北京大学海洋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海洋研究中心召开首届学术年会。
近年来,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报告了各自海洋相关研究的进展。18场精彩报告分别涉及现代海洋观测与测试、过往海洋历史、数值模拟、实验室训练实验、海岸带开发、岛屿权益等,展现了北大海洋研究的最新成果。地空科学学院陈永顺教授介绍了我国首次在西南印度洋进行的海底地震仪阵列探测实验结果及其重要科学意义。何涛副教授作了《海底热液的传热与流体特性》的报告;李教授研究组通过对青海德尔尼铜矿床的研究,揭示了超慢扩张洋中脊硫化物矿床的典型特征。物理学院胡永云教授报告了模拟太阳系外行星海洋环流对其气候调节作用的最新结果。杨海军教授通过模式计算揭示了不同时空尺度下海洋与大气经向热传输过程中海洋与大气的互补关系。特约研究员魏军报道的海气耦合模式,为模拟区域洋流变化和海洋大陆反馈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位地球科学领域的老师报告了古海洋研究的结果,时间跨度很大。成环学院特别研究员许利用海洋沉积物中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重建了冲绳海槽南部近2700年来的海水温度变化。通过分析化石微壳的元素特征,地空所黄宝琦副教授研究了420万年以来西太平洋底层水性质的变化。副教授刘建波、特约研究员沈冰展示了通过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4-6亿年前地质时期古海洋特征的成果,深入探讨了华南早奥陶世碳酸盐沉积体系的转变和伊迪卡拉冰期古海洋氧化过程。
对南海及中国周边海域的研究也引起了与会师生的浓厚兴趣。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胡敏教授通过对海上、海岛和空气中采集的样品进行检测,并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探讨了东亚地区空气污染物的跨境传输及其相互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物理学院特聘研究员傅宗梅重点研究了大气-海洋界面有机物的交换过程,提出了三层膜模型的新观点。理工学院的吴晓蕾教授介绍了近年来南海表层和柱状沉积物样品的微生物分析结果。他希望与其他学科的专家探讨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微生物的生物地理分布及其在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卫生部药学院林教授将南海底栖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应用于抗肿瘤和抗艾滋病活性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沈星海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的研究成果,该成果在海水提取铀方面的潜在应用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周丽平教授报告了他的研究团队与物理学院刘可欣教授合作研究南海深海过程演化重大研究计划的最新实验结果,并展示了用放射性碳同位素方法示踪南海深海环流运动的潜力。成环学院许教授根据多年的研究,对高强度的沿海开发对海洋的影响及其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法学院李红云教授从国际法和外交规则方面梳理了如何解决钓鱼岛问题这一热点话题,引起了与会师生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