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诗
吴本兴
吴本兴(1965438+2003年6月30日-2004年4月20日)出生于湖南安化。原名吴丽华,笔名长芒、功曹。1933考入北平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就读于现代、新诗、申报?《自由谈话》和其他报纸发表了诗歌。1936年6月,他和李创办了诗刊。抗战时期,我在广西、贵州、四川工作过。解放后,任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1957年被划为右派,被发配到徐州师范大学,带着帽子教书。1982年平反回国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著有《春焰》、《黄昏》、《鸭绿江之歌》(与人合作:1951年,北师大出版系)、《城市是一片死海》(1988,丽江出版社)、《奔跑吧星集》(18)。倡导新诗的现代化和民族化,也是鲁迅研究专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顾问,全国鲁迅研究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学会理事,江苏省作家协会顾问。
你离开了,
没有留下地址,
只留下一堆笑容,
在夕阳下;
你离开了,
没有告诉任何人,
只留下一双眼睛
在露水中;
你离开了,
没说去哪里,
只留下一排阴影
在河里。
你离开了,
微笑融化在夕阳中,
在露水中摇摆的眼睛,
影子在河中摇摆。
到处都是日落,
到处都有露珠,
到处都是河流,
你离开了,离开了整个你!
指出
他们离开的时候,并没有透露心中的秘密,只是把美好的回忆留在了心里。诗人以害相思病者的心来看待事物,充分调动了联想的手段,与景物感同身受,用“融”、“湍”、“摇”,把“笑”与“夕阳”、“眼”与“露”、“影”、“河”说得非常贴切。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于是自然爆发了最后一段:“有夕阳的地方,有露珠的地方,有河水的地方,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你”已经完全融于自然,你永远和“我”在一起,可见诗人无尽的眷恋。
在这首诗的前三节中,通过“你走了...也只有留了下来……”,二重唱的艺术就形成了。虽然你屡次离去,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由此可见诗人对离别亲友的深情。这样结构就完整多样了。
陈(1917-1989),四川乐山人,九叶诗派著名女词人。笔名蓝冰、程辉、文古、墨工等。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当旁听生,自学中外文学,发表散文和新诗。1938在成都参加中华全国抗敌协会。1948参与《中国新诗》编辑。1956,就职于《世界文学》编辑部。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莺莺集》(1948,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交响乐集》(1947,上海兴群出版社)、《陈选集》(诗集)、《老去的时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范元集》等。
珍珠和珍珠发现者
陈
珍珠在蛤蜊里,它需要等待。
它知道最高的幸福是
付出,而不是埋头苦干。
许多阳光灿烂的日子,许多月光明媚的夜晚。
也有偶尔掀起白浪的风暴。
它已经接受了这一切。
在它的成长中,它已经成为它的
全部。在一个紧密的蛤壳里
它倾听四面八方的脚步声。
有些人很着急,有些人犹豫不决,
那些被堆积起来的台阶。
经过时,它紧紧抓住自己的
光不会在不适当的时候闪烁。
然而,它有一个等待。
它知道采珠人要去哪个方向。
带着怎样的真诚和憧憬?
向它走去;那它就会被揭开。
藏纱,庄严地生活
展开,把自己投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摘自《陈文选》四川人民出版社6月版1983)
指出
这首诗写于1948年春天,诗人在黎明前夕的上海。经过艺术升华,诗人把对人生成长过程和价值的思考上升到哲学高度。陈以现代人的复杂意识,通过珍珠与寻珠者的联系,为她的诗歌世界建构了一个复杂多样的整体。《珍珠与寻珠人》在珍珠与寻珠人两个意象的关联中,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来探索生命之思。前三行指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珍珠在蚌里,它有等待/它知道最高的幸福是/付出,而不是痛苦。”而等待是一个不断扩充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而耐心的过程,等待的过程就是寻找的过程。它“在一个紧密的蚌壳里”,关注外界。“它听着四面八方的脚步声/有的是急促的,有的是犹豫的,/而那些脚步声一个接一个地堆积起来。”"它执着于自己的光,/并不在不适当的时候发光."朱正在等待一个属于自己的机会。只有当寻珠人“带着怎样的真诚和渴望走向它”时,它才能“庄严地向生活铺开,投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界中”,珍珠历尽艰辛,终于获得了期待已久的奉献权。这首诗象征着诗人深沉美好的心情。珠子和采珠人成了寓意深刻的象征意象。在这两个意象的联系中,诗人隐含着个人与时代、个人与伟大事业的关系。她宁愿“付出”也不愿意“努力埋葬”。她知道这种“给予”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而是要认识到真正的价值。一个人最大的价值,就是在这种毅然决然的选择之后的“投资”中实现的。
诗人以哲学为基础写珍珠的心理过程,诗人深刻的哲学思考在这个情节中得以实现。珍珠和寻珠人的关系是确定的,但两者的形象内涵是不确定的。可以写爱情,可以写生活,可以写时代和人的哲学思考...简而言之,这是诗歌朦胧美“赋予”诗人权利的象征。也许这就是珍珠和寻珠人的艺术魅力。
敬凯恩
普希金
作者简介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诗人。我从小就喜欢文学。我是1811进入黄村学校的。在黄村写的数百首诗中,我热情讴歌了自然、友谊、爱情和人间的欢乐。1817年从黄村学校毕业后,普希金在外交部工作。在此期间,他写下了《给恰达耶夫和国家的自由颂》等歌颂自由的诗歌,以手稿的形式在各行各业流传,引起巨大反响。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问世后,受到了被誉为当代第一诗人的茹科夫斯基的称赞。他给普希金的照片上写着:“落选的老师给了获胜者的学生”。
普希金赞美自由的诗歌被送到沙皇手中,沙皇于1820年将他流放到俄罗斯南部。在此期间,诗人写了浪漫主义的长诗,如《高加索的囚徒》、《土匪兄弟》、《茨冈》。这些诗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旧世界的反叛。这位诗人最终因冒犯上司而被解职,俄罗斯当局将他流放到普斯科夫州,即他父亲米哈伊洛夫·斯科耶的领地。他写了一组现实主义作品:诗化小说《尤金?奥涅金的主要篇章,悲剧鲍里斯?戈杜诺夫的长诗《伯爵努林》和90多首诗。后期,普希金写了《戈柳新村历史》和《贝尔金小说集》。他把小工匠、小官吏、破落农民等“小人物”带入文学,为后来的作家开辟了文学创作的新领域。以沙皇为首的“权贵”将他一步步推向前进,最终上演了决斗悲剧。他们假借法国逃犯唐太斯的名义杀死了诗人。
龙记得那个美妙的时刻:
你突然出现在我眼前,
像一个转瞬即逝的幻觉,
像一个圣洁美丽的仙女。
当我忍受噪音时,
当我尝到绝望的滋味,
你甜美的声音在我耳边回响,
你美丽的脸庞让我梦想着爱情。
岁月流逝,激情如飓风,
驱散那些过去的梦,
忘记,你甜美的声音,
忘记,你迷人的脸庞。
被囚禁在一个荒凉黑暗的地方,
我曾经沉默了很多年,
没有神性,没有灵感,
没有眼泪,生活和爱情。
灵魂正在苏醒,
你出现在我眼前,
像一个转瞬即逝的幻觉,
像一个圣洁美丽的仙女。
我的内心欣喜若狂,
只是因为,哦,一切又变得生动了,
带着神性和灵感,
用生命,眼泪和爱。
(杜成南译)
简要分析
《致凯恩》是普希金写的最好最完美的爱情诗,写于1825。诗中的凯恩是普希金的女朋友。普希金1819她20岁的时候,在彼得堡艺术学院院长奥列宁的家里第一次见到了她。当时她才19岁,已经嫁给了一个52岁的将军。诗中第一句指的是第一次。当普希金被囚禁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他父母的领地1825时,凯恩来到邻国三山村探亲,再次见到了普希金。凯恩离开三山村回到里加的那天,普希金买下并交付了“叶·普加尼?奥涅金的第一章给了她,包括这首诗,日期是“1825 July 19”。凯恩曾在回忆录中记录下这一幕。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将爱情的激情与生活的激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我们知道,普希金短暂的一生充满了坎坷。21岁时,因写赞美自由的诗,被沙皇流放到南方。虽然普希金过着流亡生活,但凯恩的形象一直伴随着他。与凯恩的第一次相遇,成了诗人最美好最幸福的回忆。这美好的回忆使诗人在悲伤中感到快乐,在苦难中感到解脱。“你甜美的声音在我耳边回响,你美丽的脸庞让我梦想着爱情。”
然而,生活的剧变驱散了诗人的梦想;乡下的禁闭使这位诗人失去了作诗的灵感。凯恩的形象逐渐从诗人的脑海中消失了。诗人的心快死了。“没有神性,没有灵感,没有眼泪,没有生命和爱。”就在普希金感到心灰意冷的时候,凯恩又来到了他的身边。爱与美的力量唤醒沉睡的灵魂,一切已经冷却死亡的东西在他心中复活。诗人终于在凯恩面前回忆起了生活、泪水和爱情。
在诗歌形式上,这首诗节奏和谐,富有节奏感。比如两次重复“像一个转瞬即逝的幻象,像一个圣洁美丽的仙女。”既刻画了凯恩非凡的魅力,又反复吟唱,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我希望我是一股洪流。
佩特菲
裴多菲?桑托(宠物?Gfi Sándor,1823-1849),匈牙利著名诗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屠夫家庭。我曾经是一名演员和一名士兵。65438年至0844年,他从家乡来到首都布达佩斯,从事报纸编辑工作。1846,文艺刊物《生活场景》创刊。1848参加了民主革命的起义,为匈牙利从奥地利的解放而英勇战斗,次年7月在与俄奥联军的战斗中献出了生命。裴多菲擅长用诗歌抨击封建专制,赞美为自由而战的匈牙利人民,反映他们追求幸福生活和爱情的努力。他的创作突破了贵族文学的刻板印象,在匈牙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到现在,他的很多诗都变成了民歌,在匈牙利人中间流传。主要作品有叙事诗《乡下的锤子》、《亚诺斯勇士》、《使徒》、政治抒情诗《反王》、《为民》、《民族之歌》、散文集《游记》、戏剧《虎与鬣狗》、小说《陌生人的绳子》。
我希望我是一股洪流。
佩特菲
我希望我是一股洪流,
这是山里的一条河,
穿过崎岖的道路,
穿过岩石...
只要我的爱人
这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波浪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希望我是一片贫瘠的森林,
位于河的两岸;
我喊道:
对抗风暴...
只要我的爱人
这是一只鸟
停在树枝上啼叫,
在我怀里筑巢。
我希望我是城堡的废墟,
站在山顶上,
即使它很容易被破坏,
我没有抑郁...
只要我的爱人
这是常春藤,
绿色的树枝像手臂,
抬起我的额头。
我希望我是一间小屋,
躲在山谷里,
遭受风雨的打击,
屋顶留下了一个伤口...
只要我的爱人
这是一场熊熊大火,
在我的熔炉里,
愉快而缓慢地眨眼;
我希望我是一朵云,
是一面破旗,
越过荒野,
骄傲而疲惫地站着...
只要我的爱人
这是夕阳,
照在我苍白的脸上,
射出红色火焰。
指出
这首写于1847年6月的诗,是裴多菲后期革命与爱情的典型诗篇,标志着他革命与爱情都不应抛弃的爱情观的确立,表达了诗人对基于革命的热烈爱情的执着追求。
作品以热烈奔放的真挚感情表达了对“吾爱”的爱。全诗分为五个自然段,用五组意象来对比对应“我”与“我的爱人”的爱情关系:激流与小鱼,野林与飞鸟,废墟与常春藤,小茅屋与火,云朵与云朵。从这五组意象的比较中,我们可以触摸到诗人两种不同情感的表达:在前两组中,是雄伟高大的意象凸显了“我”;但“吾爱”只是一条在浪尖上欢快游动的“小鱼”,一只“停在枝头,在我怀里筑巢”的“鸟”,是一个依恋、依恋的形象。然而在后三组意象中,作者却换了笔锋,以悲壮的心情描绘了“我”的毁灭、创伤和支离破碎,而“我的爱”则像“常春藤”、“火”、“夕阳”一样充满了生机和热情,无疑突出了“我的爱”,由此可以看出诗人在爱情中希望平等,在为革命事业的奋斗中相互支持和鼓励的思想。
这是一首情诗,但其中有许多隐喻诗人的革命激情和奉献精神。正是这种激情和精神,引发了裴多菲最终走上了保卫祖国的战场,并最终为之献身。
除了恰当运用意象的对比,更重要的是全诗的激情表达所形成的内在魅力贯穿始终。
谢希龄、李建明主编的新版大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