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顶尖大学更重视本科教育?
坦白说,直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美国的顶尖大学这么重视本科教育。他们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真的投入了很多真金白银。在资源配置上,当研究生的发展和利益与本科生发生冲突时,毫无疑问研究生要给本科生让路;当科研与本科教学发生冲突时,科研无疑应该让位于本科教学。当然,这种状态不是天生的,在大学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激烈的争论和反复。然而,很少今天的大多数人认同这种模式和文化,并愿意在实践中遵循和执行它。
虽然美国顶尖大学之间的情况差别很大,尤其是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之间,但在如何从制度层面保证本科教育质量上,仍然有一系列的特点:
首先,从招生阶段就要严把入口关。
几乎每个顶尖大学都非常重视招生。招生办主任职位很高,有时是校长、教务长之后的第三号人物,拥有是否录取每一个学生的最终决定权。他们往往长期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从而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甄别学生的经验——哈佛大学招生办主任威廉·菲茨西蒙斯一口气干了40年。40年来,他每天只有一项工作,就是阅读各国学生的申请材料。不仅仅是哈佛,很多大学的招办主任都服务了十几年。另外,大学充分保障招生部门的人员和经费,投入巨大;招生过程极其复杂,甚至繁琐。每一个最终被录取的学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前,都会经过几轮测试和评估。
过去我们对美国大学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有一个误区——“宽进严出”。美国学生上大学似乎比中国学生参加高考容易得多。其实恰恰相反,美国学生要想进入顶尖大学,竞争之激烈,难度之大,丝毫不亚于考上北大清华的中国学生。美国顶尖大学的大门一点也不“宽”,而是极其“严”。一般来说,申请美国大学是需要申请费的。虽然每所大学的申请费不高,但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没有人会只申请一所大学。正是因为费用的限制,所有提交申请的学生经过慎重考虑后,都认为自己有一定程度的录取。从这个角度看,录取率,无论是斯坦福大学的5.1%,还是哈佛大学的5.9%,都是相当惊人的。换句话说,他们从100名认为自己可以去哈佛的学生中挑选了不到6名学生!你可以想象它的学生有多好。更重要的是,这些精挑细选的学生都符合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除了少数搞错的)——这为学生入学后的教育质量提供了第一层保障。
其次,从文化和经济方面保证教师将重点放在本科教学上。
美国顶尖大学在招聘老师时非常看重他们的教学热情。在MIT(麻省理工学院),重视本科教学是大学的核心文化。教授不仅要上课,而且他们喜欢上课。但是,光有文化和号召是不够的。老师喜不喜欢上课是一回事,能不能真正认真听课是另一回事。美国顶尖大学通过强有力的经济手段引导和限制教师对本科教学的关注。教授的工资一般只发九个月,剩下三个月的收入必须靠自己找研究课题和经费解决。所以,很多在美国大学任教的中国教授,一方面会回国工作几个月,另一方面又不能全职回去工作,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就是秘密。教授拿到的九个月工资,指的是上课的报酬,尤其是本科生。教授不上课,收入锐减,甚至没有工资;如果课程质量不高,收入也会受到影响。在芝加哥大学这样非常重视本科教学的大学,情况就不一样了。根据芝加哥大学的说法,教授的天职是教书。至于科研,属于教授个人兴趣。学校当然会支持教授的研究工作,但绝不能因为科研而损害教学的利益。很多教授的工资都是本科院校出的。教授必须按照本科院校的教学标准和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否则可能拿不到工资。经济诱因直接影响甚至改变教授的行为。这对开始重视本科教学的中国大学有很大的启示。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小班教学模式。
小班化教学是美国顶尖大学保证本科教育质量的核心手段。而且越是重视本科教育的大学,越是强调小班教学的重要性。在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核心课程中,小班教学的比例甚至达到了70%。小班教学为什么能保证教学质量?原因是最大限度的防止了师生偷懒。几百人的大班,老师和学生可能偷懒——学生可以睡觉,老师可以看课本——但十几个人的小班讨论课,他们不可能偷懒。如果学生偷懒,别说会影响成绩,老师也很容易发现;如果老师偷懒,学生就会抗议——学生交高额学费上课。如果你提供的产品达不到质量标准,达不到他的需求,他会毫不留情地解雇你。比如美国顶尖本科院校韦尔斯利女子学院,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高达6万美元,这意味着她们在学校度过的每一分钟都可以转换成相应昂贵的美元。学生当然会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此外,很多顶尖大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选课自由,但另一方面也通过学校政策对学生进行理性引导。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对学生一学期选修的课程数量和专业数量有限制,防止学生贪多嚼不烂;芝加哥大学直接规定,课业繁重、要求苛刻的小班讨论课的数量必须在学生的课程中达到一定的比例,以防止学生偷懒。
第四,我们对课程本身进行了大量投资。
一方面,每一所顶尖大学的本科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可能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倡导的整体知识观有直接关系。表面上课程是由教授主持,但整个课程体系是由专门的课程委员会精心设计的。特别是像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这样的核心课程,都是经过了大量的尝试。另一方面,学校和院系对本科的投入也不吝啬。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每年花在一门课程上的费用多则30万美元,少则6.5438亿+美元。这些资金不包括教师工资,纯粹投资于课程本身,分配给各个学生群体使用。很多学生的作品很快就会被企业发现和利用,直接转化为产品。
最后,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
美国顶尖大学非常重视教学质量的评估。但是,评价方式并不是被评价者提交的材料由评价者审核——就像我们在国内看到的那样——而是由所有利益相关者进行评价,比如同行评价、高级职员对初级职员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等,这种方式几乎无处不在,评价结果会对教师的职务、职称、收入产生直接甚至严重的影响。评价通常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有时也会采用注册但绝对保密的调查(有法律保障,泄露将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大家都会在评价中自由负责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很有良心,很专业。比如在韦尔斯利女子学院,听课是监控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教授要听副教授的课,副教授要听助理教授的课。参加完讲座后,要对他们进行评估。评价结果直接影响教师职称晋升及其收入。对于教授,学校有三年一次的评估。同时,学生要评价老师。如果学生对老师不满意,他必须当场离开。再比如,在麻省理工,很多时候同一门课是由几个老师主持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师的课程评价在网上公布,供下一级学生参考,形成教师之间的竞争。学生的评价结果影响教师的收入水平。如果一个老师的课程冷门,没有学生选课,就说明他很可能“下课”。所以,没有人敢不尽力。近年来,麻省理工学院对教师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开始以学生毕业后5-10年的发展为基础,更加科学客观。
对比以上几个方面,中国大学在保证本科教育质量方面确实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招生阶段,大学里没有人能了解被录取学生的情况,包括招生办主任;教师的收入基本与是否上课无关;教学模式还是几十人几百人的“讲座式”课堂;至于教学评价,要么是“运动式”的走过场,要么评价结果对个人利益没有直接作用,等等。乍一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基本学会了美国大学的样子,比如学分制、GPA(平均绩点)、自由选课、弹性学制、教学评价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哪一个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呢?照猫画虎是可以的。如果你真的想得到一只老虎,就必须努力,按照老虎的本质要求去做。否则只是个傀儡玩具,大学里受教育的学生就遭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