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科介绍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物理系
南京师范大学理论物理学科于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1990年授予硕士学位,2003年授予博士学位。从1996开始,理论物理学科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政府九五和十五重点学科。
自2001以来,南京师范大学理论物理重点学科建设整体运行良好,全面完成了学科建设规划任务。在学位点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实验室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或突破,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江苏省科技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位项目建设:2003年申请并获得理论物理博士学位授予权。依托理论物理,培养新的学位点,2003年申报并获得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和核物理两个硕士学位点,2005年申报并获得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学位点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2)学术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理论物理学科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整体科研实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自2001以来,已有8名博士(后)成为该学科的新成员。目前有23个学科成员,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学科成员17人。
理论物理承担了大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任务。在本科教学中,结合物理学的新发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可以开设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的高水平研究生课程和专题讲座。通过导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学科前沿。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大部分都能在国际和国家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1至今,物理教育专业本科生600余人,研究生43人。硕士生63人,博士生9人。我校80%以上的毕业生在江苏省大、中学工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3)实验室建设:2001起,“科学计算实验室”升级。微机集群由32个节点增加到64个节点(128 CPU),新建140平方米的机房两个,增加70台P-IV微机和高速激光打印机,运算能力提高了2~3个数量级。该学科还订购了20种英文原版杂志和80多种中文期刊,并可通过互联网下载6000多篇英文期刊学术论文。理论物理已经有了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平台。
(4)科研:2001以来,完成国家攀登计划子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16部、省、厅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教育部项目3项、省、厅科研项目10。研究项目总经费338万元。2001至今,已出版学术专著4部,在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11篇,如《列特物理》(phys . rev . America)、《物理修订版A-E》(phys . rev . A-E),其中“SCI”论文242篇,被他人引用800余次。
2001以来的主要科研成果如下:
(一)肖振军教授及其合作者在标准模型、双希格斯模型和最小超引力模型框架下,对B介子的弱衰变过程和辐射衰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了115 B介子衰变道的分支比和CP破坏等可观测物理量的新的物理修正。在新的物理模型下,对B→kη’的大分支比异常给出了自洽的解释。根据最新的实验数据,他们还率先限制了CKM的相角α。相关论文发表在《phys.rev.d》、《EUR.phys.j.c》等重要“SCI”学术期刊上,被国内外同行引用80余次。
(Pingalen教授和他的合作者通过引入夸克脱落定位和颜色屏蔽来考虑各种颜色结构的混合。通过定量计算,得出五夸克系统可以有* * *个振动态的结论。对于NK系统,I=0通道具有等效引力,I=1通道具有强斥力。由于近似和误差的影响,原来的实验分析是不可靠的:对于双夸克结构的θ+,定量计算表明负宇称态的能量较低,与Jaffe-Wilczek的结论不同;在Pingalen等人的模型中,菱形结构的五夸克系统的能量最接近实验结果。学术论文发表在《Phys.Rev.C》、《nucl.phys.a》等重要的“SCI”学术期刊上。
(三)童培清教授与浸会大学韩教授等人合作,研究二维XY模型(即规范玻璃模型)在强无序下是否存在相变和低温状态。这是科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将系统中的涡旋映射到库仑气体,通过数值模拟发现,系统的低能激发态可以用弱相互作用涡旋和无隙反涡旋对来描述。通过重整化群方法的线性介质屏蔽计算,发现自旋波的刚度随距离的幂次衰减。用大规模多正则Monte-Carlo方法计算了自旋玻璃的低温比热和磁化率,结论一致,因此认为系统不存在有限温度热力学相变。争议得到解决,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d)陈教授及其合作者对KMgF3材料中自陷空穴和自陷激子的结构、扩散、衰变、吸收或发射光谱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该研究对于提高KMgF3材料在闪烁性能、辐射剂量、可调谐激光器等应用方面的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陈教授、黄副教授及其合作者也对三元硅化物超导材料的超导电性进行了第一性原理研究。结果表明,这类材料中的软模对材料的超导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考虑软模的非谐性后,计算的超导转变温度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他们基于第一性原理对材料的电子结构、声子结构和电声子相互作用进行了综合研究,方法先进可靠。此外,超导硅化物材料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金属化合物超导体的超导机理,也为未来超导硅化物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论文发表在《phys.rev.b》等重要的“SCI”学术期刊上。
(e)许教授和教授在宇宙微扰理论、高阶引力理论和广义相对论中的相对论天体力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与德国德累斯顿科技大学合作,在德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建立了广义相对论的弹性理论,建立了相对论的J-V方程(即相对论弹性旋转天体的基本方程)及其连接条件。牛顿近似和不旋转与80年代著名的Wahr模型是一致的。研究论文发表在《Phys.Rev. D》等重要的“SCI”学术期刊上。
(f)袁其荣教授与国内外同事合作,利用中国国家天文台的60/90厘米施密特望远镜对附近的富星系团银铃2255进行了多色测光观测(BATC ),获得了7,000多个V
(g)根据波-波和波-粒子非线性相互作用,李晓庆教授及其合作者建立了宇宙自生磁场方程,该方程已广泛用于太阳物理学、地球极光区和天体物理吸积盘的异常粘度,其结果与实验一致。基于等离子体激元与宏观MHD之间的精细相互作用的分析,建立了一组与MHD孤立波和等离子体激元耦合的非线性方程组,发展了一种新的孤立波驱动的磁场重联理论。李晓庆教授和张航副教授从理论上证明了等离子体的横向场会由于不稳定调制而引起自相似坍缩,并分别从磁流体力学和等离子体动力学两个方面分析了磁场的演化,从而解释了太阳磁场观测到的间歇性和天体吸积盘吸积所需的异常粘性。
(h)卞郝伟副教授及其合作者利用SDSS数据研究活动星系核中心黑洞质量与其宿主星系核速度之间的色散关系。发现NLS1s不遵循正常邻近星系中发现的M-σ关系,为确定活动星系核中宿主星系核的速度色散关系以及黑洞和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他们还利用日本硬X射线卫星的ASCA数据分析了一个活跃星系样本的X射线光变化。发现光变的大小与中心黑洞有很强的相关性,NLS1s也遵循这种相关性,对X射线光变的起源给出了新的解释。研究论文发表在《MNRAS》等重要的“SCI”学术期刊上。
(5)学术交流与合作:自2001以来,学科成员参加了ATLAS国际合作组和BES国际合作组的工作,主持了2004年全国重味物理与CP销毁学术研讨会,邀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J. Steinberg教授、中科院戴元本院士、北京大学赵光大院士等4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我所访问和讲学。我学科还先后有30多人到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合作与交流。
通信工程系
应用物理系
物理教育研究所
电子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