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粮食质量检验工作
一是推陈出新,建立适合新时期的科学储备标准。
大量事实证明,储备粮的质量是粮食安全储存的基础,是满足国家粮食需求的前提。过去,在粮食供销、储存、加工过程中,在强调数量的前提下,只对重量重、杂质、水分、虫蛀、霉变等外观进行判断分析,要求水分、等级符合要求。但很少关注其储藏和食用品质及其变化,容易导致储粮食用和加工品质差,销售困难,更严重的是大量囤积或产品。因此,上述表面的质检工作已不符合储粮管理的要求和标准,必须科学分析和严格掌握粮食的质量变化,有效合理地指导轮换;应用科学的粮食保存方法,延缓粮食的老化反应,努力保持粮食的食用品质、种子品质和加工品质。
为此,我们必须改变陈旧的旧观念,以“最佳食用品质和用途”和“确保储备粮常存常新”为目标,开展粮食质量管理,逐步探索和发展粮食质量检验的内容和方法,科学、真实地发挥粮食检验的重要作用。
二、科学仓储检验工作的三项要求
1,严格控制储粮检验,注重质量。
在收购过程中,粮检过程直接决定和划分粮食的等级,这是以质说话,让质量议价的基础。入库时,质检人员必须执行进货质量标准,严把进货质量关,以“易安全储存、易轮换”为原则,采集优质粮食(多干、饱满、干净、无虫、无霉变的高档粮食),将陈化粮、“三高粮”麦芽小麦等不合格粮食拒之门外。这是有效仓库管理的底线。2.储粮检测准确、全面。
在储存期间,随着储存时间的变化,收购的粮食自然分解代谢自身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导致逐渐老化,品质相应变差。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储粮技术规范和要求,坚持经常性质量检验,全面准确检测面筋吸水率、粘度、脂肪酸值、口感评分值、油脂过氧化值、酸价等。根据不同粮食的品质判定标准,进行取样分析,根据实际结果判断该粮油品种是否适合储存,并以此作为轮换的科学指导依据。
3、定期检查,谨防储备的害虫和霉菌。
在粮食储存过程中,要进行定期和流动的粮食检查,及时观察粮食的虫霉反应,及时掌握储存稳定性的变化,这是粮食储存的基本要素。按照标准规范要求,检查粮情,特别是对仓内边缘、仓底、四角等隐患多发部位,在季节或气候变化时期,要定期增加仓检工作量,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解决;在没有霉变、结露等问题的时候,提前做好预防和预警。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粮情变化,防止陈化和连带,避免储粮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三是构建绿色储粮新体系。质量经济* * *建双管。
由于粮食种植的客观规律,农作物很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农药残留、含重添加剂的有害元素、霉变粮食的致病菌和霉菌等。这些粮食如果经常食用,必然会危害人的健康。因此,食品卫生指标的检测也是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食品安全是国家法律的要求。直属库要积极探索和发展绿色储粮新思路,有效开展低温冷冻等储粮,全力避免害虫滋生,减少熏蒸残留,达到绿色储粮要求。
对于直属库来说,粮食的质量不仅反映了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也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形象和活力。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粮食的品质很可能发生变质,这就要求我们的检验人员不断学习和提高专业检验管理技术水平,反复探索减缓和防止粮食品质老化变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以保证粮食最终优良的使用品质,使仓储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减少国家财产损失,加强粮食质量检验, 使粮食仓储的经济效益和质量管理同步发展,满足市场经济和国计民生的要求。
第四,总结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繁荣发展的新形势下,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粮食仓储垂直管理体制对我直属库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系统的要求。储备粮的质量管理需要不断强化专业标准,丰富更新检验和储存知识,改进和完善粮食检验工作,有效延缓粮食老化变质。以粮食质量指导农业生产,推广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充分适应市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