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对螺旋藻有什么影响?
那是因为发现MC是一种肝癌促进剂,低剂量就能造成肝损伤。它能激活人体内的癌基因,同时抑制抗癌基因,使抗癌基因失活,使患癌的可能性增加近10倍。
事实上,微囊藻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如果水质好,未被污染或污染不太严重,微囊藻生长缓慢,不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MC。
只有当大量未经处理的农药、农用化肥、含磷洗衣粉排入水体,导致水体氮磷含量超标,水体富营养化,且适宜的水温(20℃ ~ 30℃)和充足的日照有利于微囊藻生长时,微囊藻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产生大量MC。
由于目前大部分水体受到污染,MC已经成为一种存在广泛、影响巨大的天然毒物。据调查发现,在某些地区作为饮用水源的地表水中,甚至自来水中均可检出MC。
为此,复旦大学教授于等专家提出,要加强去除自来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技术研究,尽快制定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限量标准。
专家指出,预防MC最根本的是控制环境因素,如保持水的流动,管理污水排放,禁止磷污染引起的富营养化,防止饮用水的二次污染。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就不用担心MC污染对人体的伤害。
作为一种水生生物,有人担心螺旋藻会不会被微囊藻污染,会不会影响食品安全。目前专家已经得出结论,螺旋藻是安全的,不会含有MC,影响食品安全。
这是因为螺旋藻和微囊藻的生长环境是矛盾的。能生长螺旋藻的环境微囊藻难以存活;在微囊藻可以生长的水域,螺旋藻确实很难存活和收获。
多年从事螺旋藻研究的专家对此也给予了肯定。
从事螺旋藻研究几十年的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胡鸿钧说:他相信严格按照标准生产的螺旋藻不会有安全问题。螺旋藻在国内外已经研究了几十年。在自然条件下,国内外螺旋藻都不含微囊藻毒素。微囊藻在生态环境中无法与螺旋藻共生,螺旋藻被微囊藻毒素污染的可能性不大。
科技部农村中心副主任李定梅教授也认为,由于微囊藻和螺旋藻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同,比如酸碱度的差异,微囊藻不会污染螺旋藻。
专家一致认为,目前国内大型企业生产的螺旋藻是安全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不必担心其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