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一,职业选择概念的概述

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职业的发展,改变了职业的构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进而改变了人们的择业观念。但是,择业主体在接受新思想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过去固有观念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的择业观进行教育和引导,加强他们的职业规划,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职业是指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有报酬和专业化的劳动。择业是指通过一定的渠道选择职业。职业理想是指个体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职业和发展目标的想象和设计。青年大学生掌握职业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仅有利于他们正确求职择业,而且有利于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

青年大学生对未来的生活有美好的憧憬,对未来的职业寄予厚望,希望在未来的专业岗位上有所建树。然而,古今中外,即使在同样的背景下,有人能在岗位上建功立业,有人却碌碌无为;有些人虽然从事的是普通的职业,但却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人们的称赞。有些人虽然短暂,但最终还是被人唾弃。造成这种完全不同的结局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个是有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脚踏实地的拼搏精神。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总是以造福人类和社会为目标。造福人类、造福社会,既是一切历史上品德高尚、功绩卓著的人的根本宗旨,也是新一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的崇高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择业观念。

择业观念是大学生对择业目的和意义的稳定的基本观点和态度的体现。大学生的择业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在择业观活动中的集中体现。择业观与大学生自身兴趣和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大学生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有两个直接前提:需要和自我意识。需要是形成价值观的客观前提,自我意识是形成价值观的主观条件。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在自我意识的引导和就业需求的驱动下,在择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大学生的择业观首先来自社会。一方面,通过社会舆论和学校教育管理,引导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协调;另一方面,通过文化交流、家庭和社区活动等形式,将社会职业观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一个大学生中,促进了他们择业观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大学生在选择工作的过程中,直接受到周围人的看法和行为的影响,尤其是他们所属的青年群体。家庭成员对职业的理解和评价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电视等大众传媒,用生动的画面或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寓教于乐,不知不觉地陶冶着大学生的择业观。

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在择业观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识、评价和价值体验一旦被实践所证实,被他人或社会所认可,就会在他的头脑中得到强化,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看法和态度,即形成一种新的择业观。

择业观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择业观念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引导择业主体对未来职业进行评价和选择,做出择业决策。二、择业观念是择业的动力。它支配着择业主体对择业主题的期望、导向和选择,以及择业主体的择业行为。

因此,正确的择业观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评价职业,准确定位,合理选择。相反,错误的择业观念使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影响了准确定位和合理选择。

一般来说,择业观念形成后,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其导向和动力作用,影响大学生的择业思想和行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择业观也是社会现象的反映,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反映时代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大学生择业观转变的现实基础。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的就业方式是国家统一的,他们愿意也只能服从国家的分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劳动人事制度正在逐步改革。国有企业实行全日制劳动合同制,行政机关实行公务员制度。相应的,大学生就业制度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从统一分配到切割计划,从满足供需到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最后到国家政策引导和大学生自主就业。这些变化凸显了大学生在求职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他们推向市场,迫使他们改变过去等待国家分配单位的就业观念,增强了自主创业、竞争和风险意识。

2.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和形成起着导向作用。

由于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从业人员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部分就业人员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造成劳动力流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科技的采用,一些职业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增加了劳动力的整体流动性。因此,大学生原有的就业观自始至终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和猛烈的冲击。

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导致一些行业和职业的变化。一些行业由于管理不善、产能过剩和产品技术含量低,导致经济增长停滞和萎缩,导致就业严重困难。而其他行业由于技术先进,市场需求大,发展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劳动力需求快速增加。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一些地区、行业和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各种职业的经济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社会地位高的不一定经济收入高。相反,现在经济收入较高的人,社会地位可能并不高。这些变化促使大学生把追求事业的社会地位和声望转化为现实,即从“社会价值型”向“经济价值型”转变,把物质利益和福利待遇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3.人才市场的产生加速了大学生择业观的转变。

人才市场中人力资源的生成、调整和配置。社会求职者可以通过人才市场选择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专长、兴趣和前景的工会(用人单位),工会也可以选择符合岗位需要和技术要求的劳动者。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也自始至终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

4.社会责任感对大学生择业观的转变和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当代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成长道路充满了党的阳光雨露。祖国和人民应该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为社会做贡献,承担建设祖国的义务。这种社会责任感制约了大学生的择业动机,规范了他们的价值取向。

二、当前大学生择业观的主要特点

择业观是大学生择业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意识,是社会活动影响和制约下的价值取向的表现。大学生的择业观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择业观和新择业观在大学生的思想中错综交织,既有新旧观念的交替,也有新旧观念的碰撞。

(一)当前大学生择业观的主要特点:

1,择业的想法比较实际。

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统一的价值观,即义利统一的价值观,为广大学生所认同。然而,当代大学生所理解的“义”并不是纯粹的利他,更不是拜金,而是建立在主体意识和公民意识逐渐增强的基础上,以自主、自由、平等交换为实质内容的一种新的价值。他们没有丧失社会责任感。在选择工作时,他们希望充分发挥个人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也希望兼顾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双向选择的模式已被普遍认可。传统的“全进全出”的就业分配模式限制了大学生就业的自主权,无法满足他们的个人才能。因此,大多数大学生愿意通过就业市场和双向选择来求职。

2.激励强调自我发展。

在求职动机上,当代大学生主要突出个人才能的展示,其次是经济利益的实现。发挥个人才能成为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大学生在择业时,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而是更加注重个人才能和特长的展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但在关注个人才能的同时,希望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随着人才市场的完善和成熟,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收入这一因素,用人单位也开始利用这一因素来吸引人才。滨江、沿海等文化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可以同时满足大学生的上述两种需求,因此成为大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选。用人单位的发展前景成为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不仅考虑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经济利益,还会关注单位的发展前景,因为发展前景直接影响个人才能的发挥。

3.对职业目标的期望值很高。

他们在择业上期望值很高,希望得到高薪、高地位、高水平的工作,回避低薪、低地位、低水平的工作。

从就业地域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向往大中城市,尤其是沿海中心城市,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发展前景更好,施展才华的机会更多。有些同学认为小城镇尤其是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发挥才能的环境和机会,所以不去基层。

在单位的选择上,重点逐渐转向非公企业。随着国企改革、行政机关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和人事代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国有单位对大学生的吸纳有所下降,而非公有制对大学生的吸纳却大幅增加,迫使大学生逐渐将选择单位的重心从国有单位转移到非国有企业。

在职业选择上,大部分大学生为了发挥专业优势,愿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但更愿意从事高层管理和高薪工作,而不愿意从事艰苦行业。这种择业目标往往给择业造成障碍,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

4.求职的多向性和不稳定性。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观的主流是好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某种功利思想的驱动下,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呈现出多向性和不稳定性。

求职的多向性和不稳定性表现在“鱼”和“熊掌”都想兼得,看山比山高的趋势,求职和应聘的多向性。

选择工作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选择。大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往往存在四种矛盾,即就业岗位与就业环境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矛盾;个人职业期望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个人理想与市场约束的矛盾;活泼好胜和自我意识不成熟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在选择工作时不可避免地存在可变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的人热爱自己的专业,但又害怕过苦日子,在选择工作时无所适从;有些人意识到基层和艰苦行业需要人才,最能锻炼自己,但又怕基层条件差。如果你埋没了自己的才华,那么你在选择工作时就是优柔寡断;还有一些人,不顾自身的专业特长,把高工资、好福利作为选择工作的标准,但同时又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在选择工作时踌躇满志,犹豫不决。比如有的大学生同时接触多个用人单位。如今,他们觉得这个单位待遇不错,更符合自己的理想。明天,他们认为这样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很难在多个单位之间做出选择。甚至有少数大学生离校后匆忙选择单位,但可以到单位报到后反悔。还有一些同学在某个单位面试过,双方都满意,但又不愿意签合同,会继续找新的单位,总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单位,最后因为拖延而失去了机会。

因此,一方面,大学生求职的多向性和不稳定性对自身就业不利,择业时会左顾右盼,错失良机。另一方面,对用人单位也不好。大学生在择业上屡毁约,耽误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

第三,树立正确的职业选择观

选择工作是每个大学生面临的人生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问题解决的是否科学合理,会影响到他们知识的发挥,甚至影响到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基础。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恰当地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对于顺利步入社会、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至关重要。

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对社会职业的片面认识,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择业指导思想,在择业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出现严重偏差,必须予以纠正。比如一些大学生,甚至一些用人单位,简单的把文凭等同于学生的能力。认为文凭是能力的象征,能力的表征是文凭。所以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有些用人单位片面强调文凭,而忽略了对潜在能力的考察。少部分大学生将择业过程中的挫折归结于没有名牌大学的文凭或学历低,这都是对文凭和能力的错误认识。关于专业和专长的问题:专业知识是一个人知识结构的主干,是知识体系的主体。专长是知识结构的分支,是知识体系的延伸。知识结构的主干决定了就业的范围。虽然不提倡绝对的专业对口,但是要考察自己所掌握的主要知识的适应性和专业知识的拓展性。因此,大学生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来考虑自己的专业和求职,使自己的专业特点与专业要求相匹配,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其次要考虑自己的特长,做到专业与特长相结合,客观正确的分析评价自己,准确定位自己。一些大学生不顾自身特长和职业特点,盲目追求环境舒适、收入丰厚的所谓热门工作。这是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尤其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导致职业选择的扭曲。

(一)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大学生就业制度由以前的“一元制”转变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但也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无论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成长和成熟,还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都有一个基本的关系和矛盾,这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存在本质是社会存在,孤立的个体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同样,一个脱离个人的社会也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关系。大学生在择业时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非常重要。

2、欲望与现实的关系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有效把握自己,对人生态度、兴趣、成功理想有充分的认识。兴趣可以弥补能力和知识的不足。所以,把兴趣和职业方向联系起来很重要,切不可因为经济利益而扼杀兴趣。对成功的理解是决定事业的重要砝码。“高薪、高品味、高自由度、高个性化的工作”是中庸的传统成功思想。自我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自我的满足和认可,才是成功的本质。

其次,要正确分析知识、能力、性格、特长等各方面,确定自己最适合做什么。知识决定专业背景,能力决定专业素质,性格关系发展前景,专业影响成功。虽然你对某个职业感兴趣,也有相应的知识,但如果你的性格和能力显示你不适合这个职业,固执地选择只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3.主动和被动的关系

大学生要想顺利择业,就必须主动去积极参与,而不是被动等待,依靠自己的才能和良好的素质去争取一份理想的工作。要主动收集需求信息,了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由于国有企业管理机制的转换和股份制的建立,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和精简,以及市场和效率的作用,用人单位在选拔大学生时更加注重素质、能力和质量,即发生了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具体表现为:(1)把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放在首位,而不是完全强调专业对口;(2)考察的重点是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3)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一定的公关社交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要分析自身条件与社会要求的差距,主动提升自己,及时调整职业预期。一些大学生对当代择业就业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的传统观念上,以为上了大学就自然有工作了。所以在选择工作的过程中,不是主动参与,而是被动等待用人单位上门或者等待学校推荐。这种观念和做法是不正确的。

4、竞争与风险的关系

哪里有竞争,哪里就有风险。参加比赛难免会有挫败感。大学生在求职中做好了应对挫折的充分准备,把挫折当成锻炼意志、提升能力的好机会。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调整心态和职业目标,鼓足勇气,争取新的机会。我们绝不能因此而气馁和沮丧。

5.就业与再就业的关系。

(1)树立新的就业观念,正确面对就业。

每当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时,人们的价值观必然会发生强烈的动摇,甚至是转变和嬗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许多关系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也促进了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增加了人们职业转变的机会,丰富了职业活动的内容,从而引起了当代社会就业观念的演变。按照当代的就业观,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能的同时,在一个能够服务社会的岗位上工作,那就是就业,是一种灵活而广泛的就业。与传统的刚性、狭义就业相比,它具有更大的可变性、包容性和流动性。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职业的变化,要求大学生顺应趋势,重新审视各种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就业观呢?

(1)树立能上能下的就业思想。不要人为假设有些职业是大学生的工作,有些职业不是大学生的工作。打破这些专业框架,对于搞活大学生就业市场,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②树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甚至跨国界的全方位就业理念。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把职业作为谋生的基本手段。只要职业合适,他们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奉献一份光和热,行业、系统、地区都可以跨越。

(3)树立先就业、后择业、流动就业的思想,打破就业一条龙的观念。现代社会给人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市场经济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特征是人才流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途径是合理流动。社会不再想要专一的职业。所以,大学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到固定的“铁饭碗”,而是在流动中学会生存和发展。随着人事代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大学生流动就业创造了条件。

④树立创造性就业的理念。职业受市场经济影响。他不仅好胜,而且有创造力。因为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导致了满足需求的各种行业的产生和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大学生只要注意观察,有创意,择业的渠道就会很广。

⑤树立竞争就业的思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竞争就业”的推广和实施,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大学生应树立就业竞争的思想,依靠自己的能力就业,打破“等、靠、要”的消极就业观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饥饿素质,把自己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2)积极再就业。

在市场逐渐完善,人才流动逐渐增加,竞争加剧的今天,失业是不可避免的。有人加入这个行列,有人退出。但是,失业并不可怕。在暂时失业的情况下,大学生不应该沮丧和抱怨,而应该及时调整职业预期,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参加各种职业培训,提高求职技能和竞争力,创造条件,积极再就业。

(二)确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选择职业就意味着选择未来。每一个大学生,如果他选择了正确的职业,将为未来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选择目标的确立是选择工作的关键。如何审时度势,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必须遵守以下几点:

1.服从社会需求是选择工作的前提。劳动者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前提是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只有在社会上有就业的可能,才谈得上择业。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以社会兴趣为重,从社会需求出发选择职业。在指定就业对象时,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立足和吸纳欠发达地区明显产能广、行业硬的非国有企业,同时兼顾国有企业,用发展的眼光和长远的眼光指导择业。

2.适合自身特点是大学生就业的重点。社会上有很多种职业,不同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素质都不一样,而大学生的条件不一样,不同个体的素质也不一样。因此,大学生选择职业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同时考虑自身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大学生在择业时忽视专业特点,盲目追求“高层次、高水平”等行为是不现实的。

离开学校的毕业生将带着知识和能力步入社会和职业世界。面对人生的第一次选择,或求职或择业,或跟随他人创业,或自主创业,都是一条就业之路,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从来没有过的“铁饭碗”,所有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都应该树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远大目标,走自力更生、自主创业之路。

(三)树立良好的职业选择观念

在当前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形势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十分严峻,就业压力依然很大。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广大大学毕业生不得不在就业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要正确把握就业、择业和创业的关系,真正做到先就业、后择业、敢创业,逐步树立良好的择业新观念;

1,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

大学生高尚的职业理想应该是把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勇敢地走出个人世界。如果只从个人角度考虑问题,是非常容易走进死胡同的。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成了社会的普通劳动者。

2.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

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树立职业素养是准备步入社会成熟的标志之一。大学生是否具有职业素养,关系到未来职业生涯能否顺利,能否成才,职业生涯能否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在新形式下,职业素养成为对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新要求。因此,大学生要把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对社会和人民负责、保证工作质量、技术精益求精、能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良好职业素养作为准备就业的必要条件。

3.勇敢面对竞争的理念

(1)要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人才市场总会出现一些供需失衡的情况。往往会有更多的求职者期望得到同样的工作。如果没有积极竞争、主动参与求职的思想准备,很难顺利获得工作。

(2)培育强大的竞争实力。竞技实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竞争实力是在大学生活过程中逐渐培养和塑造的结果。在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原则下,竞争实力是个人实现择业理想的资本。

(3)要坚持正确的竞争原则。面对就业竞争,大学生应该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诚实守信,以自己的竞争实力和适当的竞争技巧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4)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有竞争就有风险,参与竞争难免遭受挫折。对于就业竞争中的大学生来说,要特别注意提高挫折后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挫折当成锻炼意志、提升能力的好机会。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主动摆脱挫折后的抑郁情绪,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职业目标,鼓足勇气,争取新的机会。我们绝不能因此而气馁和沮丧。

4、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敢于创业。

要打破一条龙,就业一条龙的观念。市场经济人力资源配置的特点是人才流动,毕业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到固定的“铁饭碗”。他们要树立持续职业流动的观念,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抓住机会。

自主创业是指以单干或合伙的方式成立公司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科技服务等经营活动,创造就业岗位并依法获得报酬的一种就业方式。自主创业为有创造力、有活力的大学生提供了一条就业、深造之外的“创新之路”。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会被职业无情地淘汰。大学教育虽然重要,但只是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阶段。大学毕业后的继续学习和重新学习,对于选择和重新选择专业岗位,取得专业成就,无疑具有同等甚至更重要的意义。

5、树立深入基层和农村的观念。

随着大城市和各大院校提供的就业机会日益饱和,农村和基层的广阔天地为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创造了条件。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和社会的号召,到基层、西部、生产第一线,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接受锻炼,接受挑战。“梅花香自苦寒来,剑锋自磨砺来”。没有艰苦的训练,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和能力的积累,很难有大的作为和前景。

6.树立既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又要注重综合素质的理念。

毕业生在择业时,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考虑专业、谋职,使专业特点与专业要求相匹配,发挥专业优势;同时也要考虑综合素质和能力,一味强调专业对口,会让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很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