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智能技术学院好吗?

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未来5-10年是我国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高速发展期。为充分发挥合肥工业大学在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的学术优势和generate的成果转化潜力,丰富和完善合肥及安徽省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打造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合肥市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了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

(一)总体思路

该院按照“省部合作、城校共建、企业合作”的原则,以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化机制为动力,“政府资金引导、政产学研合作、全球资源汇聚、创新基地建设、开放平台建设”为主要手段,以集聚创新人才、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服务业为目标,按照“1447”,即围绕“提升智能制造产业竞争优势”这条主线,重点围绕“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与制造工艺、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智能信息产品”四大领域,建设“智能制造技术服务中心、产品测试与分析服务中心、产品设计服务中心、公共计算服务中心”四大中心。形成“人才培养与引进、关键技术研发、成果培育与转化、质量检验与评价、产品设计服务、公共计算平台、产业发展智库”等七大功能,建设一流的新型产业研究院,推动合肥成为“大湖之城、创新高地”,推动合肥工业大学创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2)建设原则

坚持高起点原则。研究院紧跟国际智能制造先进技术,努力整合全球资源,不局限于省市学校现有资源条件,为全省制造企业提供关键技术,引进培养人才和核心团队服务,实现技术领先。

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牢固树立“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撑”的理念,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坚决杜绝体制回归,组建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研究院核心管理和技术人员相对稳定,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建立了科学、灵活、高效的人才使用、流动和退出机制。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加强与行业的紧密互动,建立与企业共享R&D平台的机制,以公益、准企业的方式运营。前期主要依靠政府和企业的投入以及学校自筹资金,在五年内提供成本服务。后期研究所造血功能逐渐增强,依靠产业化后的技术转移和反馈,实现自主经营发展的经营目标。

坚持全面开放的原则。创新开放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合作机构和校友资源优势,广泛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将其打造成为全面开放的创新基地和服务平台。

(3)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研究院以“服务区域经济、地方企业、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为宗旨,建设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平台、成果培育和转化平台、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平台、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型产业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引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制造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

到2017年目标:在人才引进方面,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20个,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100人,每年引进行业急需硕士、博士600人。在技术研发上,突破了50项前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承担了150项政府计划和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申请了专利,取得了200项科技成果。建立4个国家和地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立4个产业公共服务中心。在服务业方面,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企业200家,授予技术转让、成果转化、专利实施许可100项,引进、孵化、培育企业超过100家。力争成为安徽省智能制造产业加速器,使安徽省智能制造产业形成6543.8+0000亿产值。

到2020年目标:突破200项以上智能制造技术基础理论和前端核心技术;承担R&D项目1000多项;申请专利,获得科技成果500项;2000年培训行业急需1000多名硕士和博士。灵活引进200多名海内外高端人才;创建2个以上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建立国家智能制造产品设计、分析与测试、公共* * *计算中心;孵化培育了500多家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实现上市公司10家以上。推动智能制造产业成为爆发式增长源之一。2020年,全省智能制造产业将达到3000亿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