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青少年因不注意安全而受伤的例子
8月已有3名女大学生被侵害,未成年少女接连遇害,不仅让人感到痛心,也让人反思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以及今后如何防范。
被谋杀
抢劫杀人嫌犯被捕
在南京读大二的苏州吴江女孩高秋喜,812与家人失联,816家人报警。根据前期调查结果,结合高秋喜家人反映的情况以及高秋喜微博连续几天不在线的异常状态,吴江警方分析其可能被拐。8月26日,他们调查了这起拐卖妇女的案件。随后,工作民警发现王某某(男,19岁,江苏东台人,有盗窃前科)有重大作案嫌疑,并于8月27日18时左右,
据王某供述,因其在网上买彩票输钱,经济拮据,产生了抢劫的念头。大约在12,大约在14,一个路过的女孩在桃园的一条村道被抢劫杀害。将抢来的物品送回宿舍后,她又回到现场,用刀挖了一个坑,将女孩的尸体掩埋。
根据王的指认,警方于28日凌晨1在案发现场附近的小树林中发现了被埋尸体。近dna比对确认受害者为失联女大学生高秋喜。
自我检查/反省
安全意识薄弱
目前,苏州女大学生遇害案的具体案情尚未披露,但在这个黑色的八月,两起因从重庆坐错车到济南而引发的悲剧,也让很多人思考这些悲剧是否可以避免,如何避免。对此,有媒体分析称,两起案件暴露出受害者安全意识薄弱。对于女大学生这个群体,一位山东律师认为“当代女大学生多是小白兔,单纯,幼稚,没有经验,容易被骗。除了缺乏防范意识,他们也缺乏自我保护和自救的能力。”
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说,生活中有许多风险。除了火灾和水灾,刑事侵权也是一种风险,有高有低。比如在家里,风险较低,但是在外面,尤其是晚上,单身女性,在陌生的地方,风险较高。所以在社会生活中要有自我安全感。
执法力度不够
也有从社会角度的反思。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女大学生之所以被骗、被杀,与社会流动人口增多、贫富差距扩大、人心浮躁、很多人性格偏差、图谋邪恶或报复社会有关。”
有专家认为,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诸多矛盾密集爆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因此,执法部门应及时行动,加大对不法分子和行为的打击力度,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在这三起悲剧中,我们看到其中两起与非法汽车有关,而驾驶非法汽车是法律禁止的。然而,就是这种违法行为,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几乎都存在。
试想一下,如果执法部门能严格查处这些黑车,让它们无法存在,这些女生就不会落入魔掌了吗?违反者必被起诉,严格执法是执法部门的口号,但我们是否可以将执法力量更多地向潜在犯罪倾斜?甚至用法律法规来预防潜在的犯罪。
报纸综合
警方提示
女生独自搭车要注意的细节。
最近有女大学生搭车引发的问题。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安部专项行动办公室发布微博提醒女生独自外出搭车需注意的7个细节。
不要坐黑车
不要和陌生人拼车
记下车牌号
坐在司机后面。
晚上记得打开窗户
留意行驶路线。
不要暴露你的手机有没有电。
2.8月3日,河南省漯河市发生3起溺水事件;7月5日暑假至7月15日,河北邯郸发生5起溺水事故,10少年不幸死亡。不完全统计,暑假一个月内,海南已有8名学生溺水身亡;此外,湖南省一名男孩独自在阳台玩耍时摔死...
数据显示,我国儿童意外伤害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高达1.6万。记者梳理教育部近年来的通报发现,学生安全事故已由校内频发变为校外频发,且在暑假等节假日有规律地集中发生。其中,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是安全事故的高发人群。
记者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看到,11岁的留守儿童秦望(化名)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现在和叔叔带着7岁的哥哥和4岁的妹妹生活在一起。秦望七岁开始学习洗碗和做饭。在暑假,他做作业和看电视,和他的朋友在寨子里玩。
秦望的阿姨告诉记者,家里农活太多,不可能一直盯着孩子。最担心的是村里来回穿梭的车。
王正兰,13岁,麻江县杏山镇仙坝村石板岩寨留守儿童。她的父母远在深圳工作,一年才回家一次,现在她和姐姐一起和奶奶住。“放假前,老师反复叮嘱我不要在河里洗澡。溺水的风险太大了。我们女同学普遍听话,但还是有男同学不听,偷偷下水。”
谁“制造”了儿童暑期安全事故?
暑假期间事故多的原因是什么?记者调查发现,儿童安全意识差、家长监管不力、教育部门“纸媒禁令”和社会岗位置换意识不足导致儿童“被冷落”,是儿童暑期安全事故高发的四大漏洞。
首先,孩子“初生牛犊不怕虎”,安全防范意识差。学生家长吴本恒表示,孩子好奇心强,即使有警示信号,也会因为逆反心理和从众心理而视而不见,遇到危险时反应能力和防范能力较差。在很多农村,在外打工的父母基本都买摩托车,一些10岁以上的孩子节假日骑摩托车,父母管不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其次是多代教养,家庭安全意识不高。在隔代抚养甚至独居的情况下,监护往往难以到位。无论是暑期来到城市的流动儿童,还是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作为抚养孩子的主力军,年龄普遍在60岁以上,身体状况和精力都在下降。很多时候,很难“跟上留守儿童的脚步”。有监护人直言“孩子现在管不了”。
第三,教育部的“纸禁令”难以执行。鉴于暑期学生溺水事故频发,教育部于2006年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中小学生不得私自下水游泳。
今年7月,教育部对河北、山西等十省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的督导检查报告显示,学校安全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教育部给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没有得到完全落实,部分学校删减了信的内容并进行分发。
第四,社会补偿意识不足,大量儿童被“流散”。口碑好、收费低的暑期护理班早在学期中就已经被“预订一空”,剩下的都是“高大上”的课外班。
麻江县教育局副局长谢说,由于孩子们课外活动和正规游乐场的缺乏,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甚至在暑假期间,县城参加课外班和兴趣班的学生比例都很低。这两个月里,农村学生只允许做作业、看电视、干农活,大部分时间处于“散养”状态。
多管齐下拧紧“安全阀”
专家建议,通过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完善留守儿童信息、立法防止监管疏忽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家长、学生和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同时,增加适合孩子的活动场所和课外项目,多管齐下,拧紧孩子假期的“安全阀”。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军表示,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整体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包括国家、机构、家庭和法定监护人,让他们安全健康地成长。
麻江县教育局副局长谢表示,目前辖区学校正在尝试将安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校园内的安全教育课,防范孩子们在校园外的风险,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很多地方都探索把留守儿童保护纳入制度化轨道。例如,湖南作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的五个地区之一,预计2014年完成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建设。该数据库建成后,将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监管,以期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
此外,一些学生家长还呼吁,要充分利用农村的农家书屋、活动广场,增加一些适合孩子参与的设施,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设置适合孩子的暑期活动。
3.暑假来临,假期是青少年安全事故的高发期。爸爸妈妈上班了,留在家里的孩子要么和朋友去远足或游泳,要么呆在家里玩网络游戏。如果他们不小心,他们可能会有危险。暑假期间,消防部门接到的关于中小学生的报警比例较大,主要有溺水、玩火、爬山被困、电脑起火等。这个暑假你的孩子安全吗?苏州消防部门总结了几类容易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意外,提醒家长警惕。
每年夏天过后,全国各地都会上演少年溺水的悲剧。全国各地溺水事故呈现“五多”的特点:周末、节假日或放学后事故较多,农村地区较多,无人值守的河流、池塘较多,中小学生事故较多,男学生事故较多。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0000名1至17岁儿童因伤害死亡,6月至9月为意外溺水事故高发季节。部分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和救助知识,是溺水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事件回放—
6月8日下午10,江苏省高邮开发区头闸灌溉渠发生了一起悲剧:五六个16、17岁的男孩一起去灌溉渠游泳,其中一个16岁的男孩因为不熟悉水,在水中玩耍时发生意外,整个人被湍急的水流冲走,再也没有爬上岸。经过公安和消防部门的通力合作,直到9日4时30分,溺水男孩的遗体才被打捞上岸。目前,警方正在调查溺水的具体原因。
—溺水自救法—
为防止溺水事故发生,消防部门在此提醒家长,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教育孩子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学校应当在假期前开展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溺水原因,提醒学生加强防范,防止溺水事故发生。一旦发生溺水,不熟悉水的人在落入水中后可以立即屏住呼吸,放松四肢,尽量保持头部向后。只要不疯狂挣扎,身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所以口鼻会先浮出水面,这个时候就可以呼吸呼救了。呼吸时,应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子呼气,以防窒息。游泳者,如果小腿或脚抽筋,不要惊慌,保持冷静,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弯向后面,以缓解抽筋,并呼救。
营救溺水的人时要小心—
会游泳不代表会救人。即使水性很好,一旦有人落水,也不能盲目下水施救。溺水时,溺水者往往惊慌失措,手脚拼命挣扎。情急之下,难免会把救人者当成救命稻草一样抓住,让救人者出不来。许多青少年,尤其是男孩,缺乏救援技能。他们看到同伴有危险,会直接跳下去救人。众所周知,在水中挣扎的人往往力量很大,救不了别人却要了自己的命。
从后面接近溺水的人—
在接近溺水者实施救助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救助姿势,即从溺水者的背部接近,将一只手从其胸部伸入对侧腋窝,将头部紧紧夹在其胸部,另一只手划水,仰泳拖至岸边。万一被溺水者抓住,施救者可以屏住呼吸沉下去,这样溺水者会向上挣扎,本能地松手;如果从后面握住,施救者可以向外掰手指;如果颈部锁闭,立即收紧下颌;如果从正面被抱紧,首先要向上拉伸身体,然后下蹲,同时手臂要用力挣脱。
获救上岸后要做的三件事——
1,清除口鼻杂质。
应迅速解开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带,清除口鼻内的淤泥、杂草、泡沫和呕吐物,保持上呼吸道畅通。如果溺水者喉部有阻塞物,将溺水者面部朝下,在背后用力将阻塞物拍出气管。
2.控水。
常见的方法是,施救者用一条腿跪在地上,另一条腿跪着,然后把溺水者的肚子放在膝盖上,再用一只手托住溺水者的头,使其嘴朝下,可以用膝盖压住溺水者的肚子,将水排出。也可以抱起溺水者的腰腹,让其背部朝上,头部下垂倒水。遇到较轻的孩子,可以把他倒吊起来,按压腹部排水。
3.心肺复苏。
如果呼吸和心跳停止,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即人工呼吸加胸外按压。如果不能或不愿做人工呼吸,只能胸外心脏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