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

三峡大学蓝星水下机器人团队成立于2020年底。虽然只是一个青年学生创新团队,但成果丰硕。

在第七届湖北省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团队获得湖北省二等奖3项。在第十四届国际水上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三项一等奖和1项二等奖。四个队中有一个队获得第二名,两个队获得第三名。在第九届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竞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

有很多水下机器人。

蓝星水下机器人队教官金军介绍,该队的主要竞赛作品包括仿生推进水下机器人、螺旋桨水下机器人、仿生机器鱼三种。

其中,仿生推进水下机器人和螺旋桨水下机器人主要用于参加水下管道检测比赛,能够准确识别和清理水下管道外表面的异物。

仿生机器鱼主要用于参与追逐竞技项目的表演,可以实现仿生鱼踢腿、水下救援、仿生鱼表演特技等。

“外表看起来普通,里面的技术含量不低。”金军说,螺旋桨水下机器人是团队自主研发的机器人,集成了视觉识别、自动控制等技术。它要求学生具备机械设计、电路控制、计算机编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极高。

梯队传承的故事很多。

水下机器人团队创始人郑文即将毕业,已被保送至重庆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他回忆说,水下机器人成立之初,为了准备水下管道检测比赛,他经常工作到深夜,最后获得了湖北省二等奖。这个成绩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对于一个成立才一个月的团队来说,很不容易,也激发了信心。

郑文的贡献为球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的基础上,学生们学习郑文的优秀品质,开拓创新,在第14届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亚军。接力棒顺利地交到了王志哲和董手中。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王志哲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董都是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成绩都在年级前列。参加课外创新实践不仅不影响他们的学业,反而让他们更加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

一次,为了攻克螺旋桨水下机器人在水中视觉识别的精度,王志哲每天查阅各种专业书籍和资料,最终找到了最适合水下机器人的图像识别算法,大大提高了机器人的水下识别精度和效率,并成功带领整个团队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

再过几个月,二队领队王志哲和董即将进入高三学习阶段,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大学学习生涯进入了收官阶段,他们将从主力队员过渡到技术指导。水下机器人的接力棒也将移交给新团队。

在进步和创新中成长

与第一代水下机器人相比,王志哲和董率先研制出第二代水下机器人,具有进步平稳、识别更准确、浮潜更舒适等特点。

周围的同学对王志哲的评价是,他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远远超过同年级的其他同学。

董说,在备考过程中,有些知识是自己专业的专业课,但还有很多知识是自己专业之外的。超类学习、跨专业学习成为他们的绝活。团队成员现在不仅是自己专业的“学生专家”,也是其他专业领域的“学生专家”。

团队的成长和成绩也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团队采用双师指导制,由三峡大学机电学院张莉老师和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金军老师担任指导老师,为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保证了团队的延续性和创新性。

目前,该团队基于其水下机器人研发技术成功完成了企业注册,希望将自己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同时获得三峡大学2021年度“十大创业团队”称号,并获得2021年度“宜昌人福杯”宜昌赛区优秀奖。

以知识推动创新,将创新融入创业。三峡大学蓝星水下机器人团队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