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旅游微信官方账号。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青春永远是不停的错过和遇见。”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朋友,一起深入体验美丽地方的民俗文化,一起参与保护生态的公益,听起来足够吸引人,尤其是有一个“免费订购”的机会。

但仔细研究,没有什么是完全免费的,旅行者本身也需要承担作为组织提升个人形象或者提供廉价劳动力的义务。而后者的松散联系不同于事实劳动关系,缺乏安全保障。旅行者主要依靠自发形成的组织在紧急情况下互相帮助。

不涉及旅行社业务的组织者

年关将至,夏长无冬的海南成为热门目的地。

详细的行程透露出“志愿者”与“行程”的比例:第一天上午,参与者与湿地保护工作者一起出海巡逻、植树、检测海水质量;下午探索无人岛摘椰子,喝椰子汁,然后在海边的小野外豪华营地晒太阳;晚上,在海边露营。

第二天,参与者上午体验水上运动,下午参观海洋动物救助保护中心救助动物,打扫海狮住所,制作海龟饲料,晚上体验东南亚美食。第三天去雨林花园徒步,参观了热带科学院风味饮料研究所。第四天主要进行乡村骑行、帆船等娱乐活动。

“项目圆满完成后,您将获得由当地NGO国际志愿者协会颁发的志愿者证书,以表扬您在过去四天里的坚持不懈以及您在路上的汗水和努力。”

平台称,参与者打卡可获得4-8小时的时间,志愿者证由国际志愿者协会、海南世界联合公益基金会、蓝海动物救助保护中心背书。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某文化传播公司推出了3200元的海南行程和承诺复制品。刚开始问的时候,工作人员一口咬定这个项目是公司自营的,创始人实地考察过。价格差异是因为“参与项目的深度”不同。但同样,工商资料显示,该公司的经营范围根本不涉及旅行社业务,甚至不包括旅游咨询服务。当问及资质时,工作人员也表示,该社也在走与旅行社合作的路子。

“免费”旅游及其背后的商业

明确标注的“义工旅行”并不是全部。

有句常见的文案说“有时间就没钱,有钱就没时间”,最能击中大学生的痛处——现在有了一个不花钱去旅游的机会。不知道假期怎么过要不要报名?

有申请人表示,提交材料后立即收到学习当地语言的精准推销,怀疑信息泄露。也有人引用截图质疑免费的大量推广是在为付费项目铺路,因为在少数人的入选名单公布后,这些平台迅速推送可以花钱体验同样的旅行。

没有什么是完全免费的,“体验官”通过帮助平台增加曝光来交换。他们需要签署一份肖像权协议。根据协议,该平台可以发布此行期间参与者的照片和视频。另一个义务是每天完成一篇微博的游记,发布在微博上与官方平台互动。

总的来说,吕霄认为虽然行程很紧,但这不是一次走马观花的旅行。“不是为了拍个照,领个证,而是想听听当地的介绍,认真学点东西。”

同样,上海蜉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写着“旅游咨询(不得从事旅行社业务)”,杨也表示,这个问题要通过小路口的“地接”,也就是当地的旅行社来解决。

至于这类平台的商业模式,“我们微信官方账号有近600万粉丝,主要靠一些广告,比如四六级的培训,小语种的培训,会计。我们是活动平台,不是公益组织,”他强调。

新游戏和隐藏的摩擦

近年来,“义工旅行”的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非营利组织的义工项目到包括一些公益活动在内的有偿旅行,再扩展到以劳动换取免费住宿的“打工换住宿”。“志愿者”的浓度逐渐稀释,而常见的目的地因疫情从海外缩小到国内旅游景点。

当需要控制成本的青旅客栈、民宿遇到有交友欲望、愿意为住宿打工的年轻人,他们之间就会形成短期的、松散的关系,也会产生各种摩擦。

原来约定的工作内容是泡茶,接待客人。去了之后,其实就是要打扫客房和所有的公共区域,洗碗,倒垃圾,泡茶。上面说工作时间到晚上11点。“总之,阿姨请我做的事,我都得做,还得挨骂。”所以就有了廉价且没有安全感的劳动力的感觉。“别人一个月拿三四千元你拿800做同样的事情,有点亏。”

这些情况如何维护自己的安全和权益?这些年轻人都给出了类似的答案:“没办法,只能找借口离开。”

在裁判文书中,更是明确——在一些意外伤害中,当事人想要寻求劳动法的保护,为了获得劳动关系成立的判决,需要明确工作内容,确定工资待遇,并且身份被法院认定为“不同于志愿者”。

杜南速溶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