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莫振高先进事迹为主题的作文。

以莫振高先进事迹为主题的作文。

对莫振高先进事迹的思考(1)

把学校和学生放在心上,当然是一个名校长的职业责任,也是全社会所期待的。但坦白说,我相信没有人愿意把一个学校的命运和自己读书的权利寄托在一个“好校长”的“施舍”上。所以,在向这位“化缘校长”致敬的同时,我们必须明白,这绝不应该是一个理性社会悼念一位“好校长”的全部意义。

如果把观察的目光转回莫振高生前的贡献,不难发现,与《化缘校长》感人的故事相对应的,恰恰是某种令人压抑的基层教育现实——

也就是像一位前来悼念的学生回忆的那样:“一条不标准的煤渣跑道,一间平房食堂,停电的教室里点着煤油灯,漏雨漏风的宿舍……”这样更惨的场景,应该是很多人记忆中的写照,甚至是一些孩子所处的真实学习环境。

再比如,在莫振高管理的都安中学,将近一半的学生来自贫困山区。每年高考结束后,莫振高都会四处奔走,为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筹集学费。如果这些贫困生能得到制度上的支持,“化缘校长”能不能不那么难?

正是以一种近乎“施舍”的方式,30多年来,莫振高筹集了3000多万善款,帮助近2万名贫困学生实现了上学的梦想。我们在为此致敬的同时,也不要忘记NPC和CPPCC的另一组数据:2014年,全国各级财政预算安排教育经费2.4万亿元,实际支出2.29万亿元,未支出100多亿元。两相比较,不禁令人心酸。莫振高在过去30年里从救济会获得的3000万英镑拨款是否只是为了弥补制度化教育经费分配中的一些漏洞?

事实上,在中小学,校长筹集资金,扮演“施舍者”的角色并不少见。莫振高也许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而且教育经费要靠“施舍”收入,或者说不仅仅是基层校长的个人困境。就此而言,如何告别我国教育资源尤其是农村基层教育经费获取中“要钱”“要钱”的路径依赖,恰恰是对“化缘校长”最好的告慰。

没有人能否认像莫振高这样的校长所展示的道德力量和现实价值。但回归现实,一个近乎圣人的好校长只可遇而不可求,一个高效而“良心”的教育支持系统才是最可预期的制度保障。

对莫振高先进事迹的思考(下)

“莫振高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他一生辛勤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是看了以莫振高同志先进事迹为主题的报告后的感受。在视频报道中,莫振高曾经的同事和学生从不同角度再现了莫振高同志的感人事迹,聚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短短的1半小时的讲座中,莫振高主席讲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工作,投身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高尚情操,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流下了眼泪。他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优秀品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严三实”重要精神的具体体现。

我们要认真学习莫振高同志的先进事迹,因为他的感人事迹激励着干部们锐意进取、奋发向上,更坚定了我们要以榜样的力量做好本职工作,以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

对莫振高先进事迹的思考(3)

斯里兰卡人民已经逝去,他们的风采将永存。广西都安中学前校长莫振高去世三个多月了,但他的故事仍在流传。

今年3月,时任河池市都安中学校长的莫振高不幸去世。在他的葬礼上,小镇上所有的花圈都卖光了。很多校友赶回来参加吊唁,一些四五十岁的校友哭得像个孩子。莫振高对学生的爱深深感染了其他人的心灵。

“九分石一分土”是都安恶劣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都安高中每年招收的1000多名新生中,有近40%是贫困生。

2010九月份新生入学时,一个同学跟着父亲从农村来到县城高中报名。父亲身上只有30元零钱。莫校长一看,从口袋里掏出100元。他说:“把孩子给我,你就拿这钱当回家的路费。”30多年来,莫振高资助300多名贫困学生上大学,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数千万元,为大山输送了数万名优秀大学生。

都安高中助学金办公室的魏喜凤老师,因为在学校从事贫困生的建档和资助工作,与校长莫振高接触较多,经常陪同校长到农村走访贫困生家庭。“只要提到一个贫困村的名字,校长就能说出我们学校哪些学生是这个村的,家里是什么情况。”魏喜凤说,在整理贫困生数据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个现象,凡是和校长有关系的学生,即使家庭确实贫困,也享受不到学校的资助名额,而是被校长用自己的收入默默资助。

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的段姑娘卢贵妃,永远不会忘记对校长的关怀。她小时候不知道父母是谁,养父一个人把她养大。高三那年,她的养父去世了。卢贵妃说,绝望的时刻,班主任和校长伸出了手:校长说,以后学校会解决她的所有费用...陆贵妃没有退学,考上了大学。听到“校长爸爸”去世的消息,她久久不愿相信。

莫振高对贫困学生的关怀无微不至。他给贫困生生活费的时候,会特别说明他不赞成贫困生吃不好。“等你拿到钱,你就可以去食堂跟阿姨说‘我要吃鸡腿’了。不要害羞。”莫振高曾说,这些细节温暖了贫困学生脆弱而敏感的心灵。

除了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莫振高在教学上也是标杆。为了解决高考生的心理问题,2008年,五十多岁的莫振高自费赴京接受心理培训。拿到资格证后,他回到学校开设了心理学课程,这门课程成了学生们觉得永远也学不够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