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分九等十八等。如果他们想升一级,身体健康的话就得活够长。真的吗?
除了一个姓、一个师、一个太保,清朝的官职分为九类。按照正常情况,每个人的晋升时间都不一样。比如陈廷敬用了20年,柳永16。那么,从一个产品到正面有多难呢?能让这些光棍花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想尽办法升职。
清代官制
古代官职按等级划分,一般分为九级,每级又分为“正”和“从”两级,所以从一级到九级,一* * *就是九级十八级。我们从最熟悉的“九品芝麻官”可以看出,在这些官阶中,九品官是最低的,权利最少的,就像一个芝麻。所以一品是最高的。而隋唐时期,最大的官位只有右道。
这是因为三等及以下的官职都是通过“向外”公开的,所以上面是“向内”,也就是只有皇亲国戚才能获得的官职。直到明清时期,一、二等官职才逐渐向大臣开放。在古代官制中,文官中官职最高的是“内阁大学士”,称为正一品。
清代内阁制在通关时期被称为“三院”,即国史院、刺史院、弘文院,院内有一名大学士。后来不同皇帝在位期间,会有一些调整。比如顺治时期,有满、汉大学士,也是各部大臣,没有名额;康熙年间,满汉大学士用四员;雍正以前多为六员所用,大学士成绩均为正科。
清朝实行满汉双轨制。部长12人,主管2人,协办2人,六个部门16人。一个大学生的位置最多六个人,正常情况下四个人。这样升上大学生的比例是16进6或者16进4,比例在1/4以上。概率应该不低。
而且清代一品官和郑益萍官的官袍是一样的,头上还戴着东渚红宝石的皇冠。文官也以鹤为辅,武官也以麒麟为辅。但是从官方层面来说,从一等官到一等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人成为一级官员之后,就是一辈子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从一个产品到正确产品的“艰难之路”。
在行政级别上,官、户、礼、兵、刑、工六部属于同一级别,但实际上这六部也有“等级”,甚至被形象地比喻为“贵、富、穷、武、强、贱”。从实际地位来说,吏部的地位是最高的。比如明代,吏部侍郎可以和其他五部大臣“平起平坐”,享有同等权利。
换句话说,如果你从工部调到其他五个部委当部长,其实是升职,而从吏部调到其他五个部委,其实是降职。
比如康熙年间的著名人物陈廷敬,265,438+0岁中进士,后来被封为左都御史,也就是官是品。后来从工部调到吏部,再调到吏部。虽然十几年都没有提升等级,但是他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后来1703年正式拜为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等级达到一等。从时宇作都到文渊阁大学,陈廷敬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
晋升也需要资历。
按照规定,六位部长、协办人和左都时宇应该晋升为大学校长。这些一级官员属于同一级别,晋升一级官员有着相同的“起跑线”。但是,实际上,联合发起人在推广上有优先权。
而且,能成为一流官员的,大多是德高望重的人,或者有特殊成就的人。这些人除非犯大错,否则会被辞退,职位空缺。另外,正一品官员一直都是“死”的,不存在退休这一说。因此,当有空缺时,他们将有机会为一级官员“补位”,这些职位的人将优先从联合主办大学中挑选。
比如汉朝的大臣柳永,他是乾隆时期有名的朝臣。他当秀才的时候32岁,58岁晋升为左都御史,也就是一等官职。此后,他一直在左都御史、直隶总督、吏部尚书等同级职位上轮番任职。然后,16之后,柳永升上了体仁馆大学。而在柳永升职之后,甘龙一直在指责,说实在没有其他人,所以才提拔柳永来填补这个位置。
晋升也要看“持有时间”
古代科举制度延续了近1200年,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通过考试进入官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从一个官场初学者走到一生六臣的位置,是一种幸运的人生。据不完全统计,清代进士平均年龄为34岁,而尚书平均年龄超过50岁。最重要的是身体健康。
当然,这是针对普通人的,而对于满人出身,与皇室有着或近或远关系的人,也有年纪轻轻就升了大学士的。比如他25岁就被提拔为保和殿大学士,但他的孙子没有结婚,小沈阳36岁就被提拔为文华殿大学士。
因此,在清朝,皇帝们大多重用清朝的官员,而在汉族大臣中,即使是陈廷敬和柳永这样备受器重和有才华的大臣,也更难获得正一品的职位。此外,清朝的官位也取决于以上因素,尤其是出身、年龄、资历,与自身能力无关,但却是难得的机会。
所以清朝的官员很难突破从一年级到一年级,从历史到大学的距离和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