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人物经历
2003年6月8日,65438+2003年2月8日,北京大学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中国芯,心是中国——北京大学微处理器开放周”,这标志着由他们研发的、国家VLSI设计“863”计划支持的“北大中智-—863CPU系统芯片”已经成功量产,进入市场推广阶段。“中国芯”的成功,对于保障我国信息安全、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和效率的意义不言而喻。作为这个R&D团队的领导者,北京大学微处理器中心主任程序教授感到无比自豪。“让更多更好的中国‘芯’跃居国防现代化前沿和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他代表研究小组发言。
从65438到0996,程序教授开始带领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从事CPU的研发工作。不出所料,研发过程中苦难如影随形,让他们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感到疲惫。1999年2月的一天,夜深了,程序和R&D队的两位老师骑车回家。大家一路无语,情绪低落。当时国内第一个支持微处理器正向设计和独立指令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环境16位微处理器的开发已经接近完成,但系统仍有一些错误需要调试。已经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的程序,脑子里还在想:“我们整天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想着想着,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话“支撑自己的精神是‘我的中国芯’”。
第二天,程序在匾上写下了这句话。10多天后,他们的科研成果通过鉴定,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记者来到这里,看到了这块牌匾,于是“中国芯”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了全国...
相比来自外界的压力,他们对当初恶劣的工作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印象更深。虽然条件差,但科研人员报效祖国的信念和战斗精神成为战胜困难的利器。程序说,“那时候很多学生和老师经常熬夜,没有那么好的科研和办公条件。一年基本是连续轮换。从1999开始,除了今年元旦,我没有在实验室通宵过。另外四年,我在工作中带了一些同学迎接新年的曙光。”
到了2000年底,32位CPU和配套软件开发出来了,但如何进一步产业化,让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成了这些北大学子的新问题。在863计划信息领域VLSI设计项目、软件项目和计算机软硬件主题的共同支持下,他们开始研制网络计算机的CPU系统芯片和配套系统软件。2002年2月26日,65438+首台整机系统投运。2003年开始量产,进入市场推广阶段。
从当年的16位微处理器发展到现在,“中国芯”也在不断丰富自己。在以程序教授为首的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中国芯”的跳动一定会越来越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