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的历史沿革

青岛大学文化底蕴深厚,时代气息浓郁,是理想的读书学习园地。著名教育家杨振声、赵泰谋,著名学者闻一多、沈从文、梁实秋曾在此任教,著名诗人臧克家、国父罗荣桓曾在此求学。

青岛大学由原青岛大学与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学院合并而成。追寻青岛大学的办学出发点,可以追溯到四校合并前不同学校经历不同时期的历史渊源。1909,青岛特专正式开学。学校开设了法政、技术、医学、农林等学科。当时拥有完善的学制,是近代青岛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曾被当时的《协和报》誉为“欣欣向荣的青岛大学”。

青岛专修学院医学部由胶澳总督府主办。胶澳总督医院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前身。胶澳嘟嘟医院为学校的医学教育提供医学教师和教学、临床实习场所。

因战乱,青岛特专于1914停办。未从医学院毕业的学生转到上海同济大学文德医学院。校医学部的师资、教学设施、教材都留在了胶澳嘟嘟医院。胶澳总督医院更名为青岛医院。依托青岛医院,在原有医学教育的基础上,成立了青岛医学院。这所医学院后来在不同时期先后命名为青岛医科大学和青岛东亚医学院,1943命名为青岛医学院。尽管遭受了多次战争的创伤,但青岛的医学教育从未停止。

青岛专学堂停办后,当时的北洋政府计划继续在青岛兴办综合性大学,于1922派李赴青岛考察高等教育。在1923年3月提交的《关于青岛教育的考察报告》中,李认为,青岛专科学校的成功办学实践为青岛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

1924,民办青岛大学举办。私立青岛大学聘请了梁启超、蔡元培、张伯苓、黄炎培等24位国内学术名人担任名誉理事,并以“教授高深学问,培养学生知识材料以适应国家需要”为办学宗旨,设置了文、理、法、商、工、医、农林七个学科。最初的目标是办一所综合性大学。

65438-0929年,国立青岛大学在接收私立青岛大学的基础上成立,设置了文学、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杨振声校长遵循北大“兼容并蓄”、“科学民主”的办学方针。学校名师众多,学术氛围浓厚。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并很快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和学风。

1932,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谋是校长。学校设有文理学院和工程学院两个学院,设有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土木、机械等八个系。学校人才济济,师生勤于教学,成绩斐然,已成为备受学术界推崇的国内知名高等学府。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立山东大学迁至安庆、万县办学。1938停课。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

1939年4月,一位日本商人和日本海军在市立医院联合创办了青岛医科大学。1940年5月青岛医科大学转制为同仁会青岛东亚医学院,1944年6月转制为四年制青岛医学院(也称“东亚医学院”)。1945,165438+10月医学院被青岛市政法职工接收,1946,65438+10月医学院划拨给国立山东大学建医学院,校舍归还市医院。

1946,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学。

国立山东大学合并青岛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成立医学院。同时也有文理学院,理学院,工科学院,农学院。国立山东大学复学时,也计划成立师范学院。

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有大学预科班和高级护理学院。学生学习六年,学制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学校聘请教授为医学院院长,并聘请了沈、冯、齐天长、、梁福林、何森等一批卓有成就的专业教师

1949年,青岛解放后,国立山东大学定名为山东大学。华刚是山东大学的校长。魏是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到1951,徐作霞任医学院院长,沈任附属医院院长,徐作霞、潘、穆、沈、冯、陈等国内医学权威被聘为学科带头人。

1956年,医学院从山东大学分离出来,独立成立,命名为青岛医学院。65438-0958,山东大学迁至省会济南。

从65438到0978,青岛医学院成为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专业设置从单一的临床医学专业发展为多专业的医学院。此后,青岛医学院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发展成为一所学术实力雄厚、影响巨大的医学院。1985重建的青岛大学也是历史上的重要源头。

山东大学迁到济南后,青岛一直期待有一所综合性大学。1984年5月,在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原国立亚历山大教授、中科院曾成奎院士、青岛市委书记王金武等代表提出了《关于建立新的综合性青岛大学》的提案。同年8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向山东省人民政府上报了《关于设立青岛大学的请示》。山东省人民政府经研究同意青岛市关于设立青岛大学的建议,并将关于设立青岛大学的报告上报国务院。

1984 10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到青岛考察,听取青岛大学重建情况汇报。不久,胡耀邦亲笔书写了青岛大学的校名。

开幕式于2003年9月30日举行。首任校长是南开大学何院士。建校之初,青岛市领导、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对学校给予了各种支持,据说全市六百万人每人出一元钱帮助学校建设。青岛大学重新组建,以“高水平、有特色的综合性大学”为办学目标,设置了文、理、工、商等多个学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也得到了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青岛大学工商学院合并之初,叫山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山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全日制工科院校,也是山东唯一的纺织类院校,直属山东省纺织工业厅。在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评估中,它在纺织院校中排名第四。

1978 4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山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并于恢复高考同年开始本科招生,研究生招生从1982开始。1993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纺织工程学科被授予硕士学位授予权。

山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源于1950举办的青岛纺织技术培训班,先后走过了青岛纺织管理分局干部学校、青岛纺织行政干部学校、青岛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青岛纺织工业学校、山东纺织工业学校的办学时期。1978,经国务院批准,在山东纺织工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山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历史上,青岛的纺织业非常发达,与上海、天津并称“上青天”。青岛纺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山东纺织工业的发展。山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纺织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青岛师范学院起源于1951年举办的青岛教师业余进修学院,历经青岛师范学院、青岛工读师范学院、青岛师范学院、青岛师范学院、青岛教育局干部教师培训班、青岛师范学院等办学时期。1981青岛师范学院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青岛师范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作为青岛唯一的师范类师范院校,学校开设了许多教育学科,为青岛师资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青岛师范学院现在是青岛大学的师范学院,只在青岛本地招生,管理相对独立。音乐系现在是青岛大学音乐学院。1993 5月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新的青岛大学。

1994年,青岛大学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7所准备进入国家“211”项目的高校,211项目建设费用为每年10万元。同年,青岛大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正式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在学科初步整合的基础上,学校开始调整院系,设置了医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文学院、工学院、国际商学院、师范学院等六个学院。此后,通过学科的进一步融合,学校先后成立了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及其自动化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相对优化,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学校不断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体制机制,逐步实现学校计划、制度、管理、组织、财务的统一。

从65438到0995,青岛投资1.2亿元建设青岛大学。

从65438到0998,青岛大学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这是合并后学校学科建设的第一个重要成果。

“十五”期间,学校顺应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抓住机遇,扩大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第十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学校的全日制学生人数从2000年的19000人增加到2005年的34000人。

在此期间,学校不断调整学科,设立了22个学院。医学、材料科学、系统科学、经济学等学科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

2005年初,经科技部批准,新型纤维材料与现代纺织实验室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心从扩大规模转向提高质量。学校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2006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同年,学校获批成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此后,学校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包括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7门国家级特色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批准的44项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显著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学位和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眼科学和生理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获批博士学位培养一级学科;临床医学被批准为专业博士学位培养类型,实现了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学位培养一级学科和专业博士学位培养类型三个突破。

2013,13年5月3日,在合并20周年之际,青岛大学确定了校史起点和校庆日期,正式启用新校训和新校徽。学校确定校史起点为1909年举办的青岛专科学校,是学校医学院的历史起点,也是校史众多来源中最早的一个。校庆的纪念日确定为每年的5月14。同时,学校确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周日为校友返校日,与母亲节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