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对社会的历史贡献

竺可桢(1890.3.7-1974.2.7),本名莲舟,竺可桢为浙大建功立业,成就三不朽。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台上有德,台下有功,台下有言”,这是儒家确立的人生“三仙”。

哲学大师冯友兰说过,人生有三成:学、成、德,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立言、立功、立德,所以成功也有三要素:才、命、力,也就是天资、命、努力。“立德”主要看“力”(努力),“立功”主要看“命”(机遇),“言”主要看“才”(天才)。

我非常赞同冯先生的观点。很难写一本书,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几个字。要么可以洞察事物本质,揭示万物奥秘,要么可以传达人性善恶,触动众生情怀。而立功相对来说更多的是运气,俗话说“无英雄之时,将立子成名”。小岗村两年前按下的手印被点了。对于立德来说,人的天赋和能力似乎是最低的。立德人不需要高深的思想,只要一心一意,坚持不懈的努力。但人生最难的是坚持。就连老毛也说过,“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可见坚持的不易。所以王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所以古代的人把立德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

前两天去世的曼德拉,甘地,昂山素季,刘晓波等人都是立德的榜样。他们一生都建立了明确的信仰,并坚持在她身上,付出自由和生命的代价,并不容易。立德人有很强的感召力。很多时候,他们就像世俗世界里的基督和佛,能给人力量。

在我看来,竺可桢对浙大的贡献很大。总之,他把“求真”确立为浙大的校训,相信在浙大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求真”将永远像一盏明灯,为浙大校友学子照亮方向。他的两个问题“第一,你在浙大做什么?第二,你毕业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成为很多浙大学生一生探索的命题。他说,“大学最大的目标是寻求真理。求真要锻炼头脑,让大家能分辨真假。”"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以金钱为目标,而应该以服务为目标."“教授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一所大学学风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授的选择。”“根据我们的理想,科学家应该采取以下态度:(1)不盲从,不附和,凭理性。万一不听话,你一往无前,不怕强,只问对错,不管利益。(2)虚怀若谷,不武断不傲慢。(三)集中团结,实事求是,无病不呻吟,严明整顿,不折不扣。”这些思路应该是浙大乃至所有高校都要遵循的。

立功方面,抗战八年,竺可桢带领浙大师生西迁办学,坚持了七年。在物资匮乏、战火纷飞的年代,浙大不仅保存了下来,师生数量大增,培养了一批国家栋梁,赢得了东方剑桥的美誉。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

从立德的角度看,竺可桢是在关键时刻受命接任浙大校长的。一次花了十三年,如果土地不转手的话可能还要更久。他知行合一,尊师重教。他不仅把“求真”作为浙大的校训,而且一生都在践行求真精神。作为浙大的保姆,我为浙大的发展努力了一辈子。虽然战后我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在妻儿去世后,我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这是我的美德。

大四毕业后,唐永谦去美国创业。十年间十次向浙大捐款,共计一亿元,建设数学楼、化学楼和永前活动中心,受益学生数万人。朱先生每次回忆朱公都哽咽,难以忘怀。刘奎斗,大四,抗战时期两次参军,远征缅甸。之后被留在台湾省,穷了一辈子。虽然住在一个小房间里,但我不忘记朱功,挂他的像,并在正月十五崇拜他。晚年,他从拆迁中得到了200万美元,全部捐给了浙江大学,用于修建竺可桢国立教育学院大楼。后来由于资金不足,他停工了,学长们花光了所有的钱加了60万美元。这是留学生食堂,带给了无数校友美好的大学回忆。他们都是西迁时期的校友,都受到了朱功的启发。可以说,他们并没有把钱捐给浙大,而是捐给了西进时期的浙江大学——国立浙江大学,捐给了竺可桢,捐给了自己的青春记忆。今天浙大成功校友很多,比二师兄财富还多的校友也很多,但捐款人却很少,今天的领导需要反思一下。

虽然会持续很久,但是叫长生不老。竺可桢是浙大的三位不朽圣贤。今天和学长们去参观了竺可桢故居,重温了一下朱公的轶事,以表敬意。(几年前和校友参观竺可桢故居时的感受)

竺可桢全集

《竺可桢全集》主编范鸿业认为,《竺可桢日记》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名人日记之一,占全集体积的2/3。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全集才能达到现在的规模。

竺可桢的日记有三个特点。

第一,历史跨度长。写日记的习惯贯穿了竺可桢的一生。竺可桢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开始写日记,但1923年在东南大学任教时,一场学校大火烧毁了他早期的日记,1923到1935的日记在抗战西迁后丢失。所以,竺可桢的日记日期只在1936之后。现存日记从1936年元旦到1974年2月去世,历时38年。在竺可桢后来的日记中,常常出现清末至30年代初的回忆。通过这些经历,展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宏大图景,也描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

仅从组织史的角度来看,这些日记也为中国科学社、中央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在大时间尺度上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详实的史料。

有“浙大保姆”之称的竺可桢,于65438年4月至1949年5月担任浙大校长,创造了“文君西征”的奇迹。从他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为浙大的发展所做的努力,也可以看到他的科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竺可桢为浙江大学确立的“求真”校训,是浙江大学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求是”校训的确立,既是对从求是书院到国立浙江大学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历代师生优秀校风、教风、学风的提炼和升华。也是竺可桢校长领导的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奋斗、牺牲、革命、科学精神的总结。竺可桢特别赞赏王阳明“不问是非,不问利害”的高尚品格,称赞王阳明“君子之学有异同,不过如此”的思想,以及他的“历代君子以被世人所不齿者盖之,而被世人所不齿者千百年,亦求正,不必以一时之誉动其恶心”的论述。他强调,“我们的学校推动了对原始历史的深刻继承,并深深地坚持了学术的本质和特性。”求真?阳明先生的校训是这样的吗?求真?对这个词最好的诠释,就是对我们学习和做人最好的指导。"

二是涉及面广。竺可桢不仅是科教巨人,也是广泛参与各类活动的社会名人。除了气象和地理,他还涉猎数学、天文、地质和生物、国际政治、中外历史、哲学名著、通俗小说、诗词歌赋、博物学等。它涵盖了从国家大事到天气物候、拜访客人、收发信件等方方面面。

作为一名气象学家,在日记中,他总是会写下记录各种活动时天气的变化,比如有人说话时雷声隆隆,某个活动时小雨转大雨,雨停了又放晴。

竺可桢的读书笔记占了他日记的1/3。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包括小说。他读得很仔细,做摘录,表达自己的独立思考。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想尽办法找到那里的地方志,了解那里的历史人文地理环境。虽然当校长占用了太多的行政时间,但他的科研细节在日记里随处可见。

第三,笔下人物众多。竺可桢随第二批G班学生赴美留学,先后在中国科学社、东南大学、气象社、地理社、中央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等担任要职。,而他生活中接触的大部分都是时代人物。他的第一任妻子和第二任妻子都是知名人士,公婆中也有很多杰出人士,所以20世纪中国的很多知名人士在不同的时空聚集在他的日记里。近几年在老歌新转的文化热潮中不断出现的民国人物也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搞科研的人,从日记里可以看到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学者;大学师生看到的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老校长、老教育家;大众看到的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也做着普通的事,交着普通的朋友。《竺可桢日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宝库的大门,但宝石的闪光,还有待寻宝者的探索和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