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国的简历。

1982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1996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部,受聘于中国音乐研究院,任中国音乐遗产部总编辑部副主任,曾在安徽艺术研究院主持研究工作。现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早年,他学习长笛,他开创了用两个音调和和弦演奏长笛的新技术。代表长笛作品有《巢湖泛舟》(詹永明在华音音乐图书馆改编此曲,详见《中国竹笛名曲集》)、《新牛郎》。90年代以来,致力于中国古蟑螂的理论研究和乐器开发,创造了“九孔蟑螂”(国家专利)。曾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现为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学校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国家一级演奏员,硕士生导师。著名长笛演奏家,音乐史家,国家专利乐器“九孔笛”“七孔笛”发明人。在多年吹笛子的过程中,他掌握了吹风笛的独特技巧。他能在没有任何音孔和吹孔的天然空管上演奏出一系列自然的泛音和旋律,甚至能演奏出一首完整的乐曲。哪怕是一张普通的纸,在现场卷成一个筒,也能演奏出完整优美的音乐。

近年来,教学与科研并重,先后获得“安徽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刘《九孔蟑螂》简介:

“胡”是中国古代公认的失传已久的重要管乐器。多年来,刘正国先生致力于中国古胡的理论研究和乐器的发展,不仅从理论上证实了"斜吹"这一"胡"的本来面目,而且从乐器的发展上创造了一种新颖的"九孔胡"。被国内外多家媒体评价为“打破笛子永恒的神秘”、“开启当代古筝的表演艺术”(香港《大公报》)、“让被打破千年的古筝重燃香火,重现辉煌”(台湾省《省乐报》)。

2009年6月5438+065438+10月21日,刘正国九空宇首场音乐会在上海荷兰亭音乐厅举行。音乐会由中国竹笛第一代大师陆春龄教授担任艺术顾问,并邀请台湾省沁园民族乐团的林谷真先生担任指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戴鲁青先生担任指挥。中国文联主席周、长笛首席演奏员、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名誉会长石柏霖分别为音乐会题词。整场音乐会由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民乐团伴奏,专场乐队由上海江南丝竹协会中国民族乐团伴奏。这场音乐会也是上海师范大学民乐团在贺绿汀音乐厅的首场演出,他们的演奏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音乐会的曲目如下:

忙碌的布谷鸟:

这首歌是刘正国的长笛处女作,其初稿写于1975。原名《忙割麦插稻》,又名《忙春播》,创作灵感来源于作者插队定居的农耕经历。音乐以呼唤色彩的民歌音调为基础,巧妙地将名为“割麦插稻”的鸟(布谷鸟)的歌唱音调嵌入旋律中,短小明快,充满乡土气息。

田园回归:

音乐取材于皖南民歌《牛哥》,音乐取材于唐代雷震的诗词《村夜》。用七孔梆笛随意弹奏,画出一幅“草满池水,山满夕阳;牧童回去骑牛背,短笛吹无腔。”山村的小照片。

马地犬

音乐由刘森先生根据刘驰创作的二人转《穆迪》的音乐改编而成。音乐表现了牧羊人在山坡上放牧的无忧无虑的心情,歌颂了美好的生活。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末,是至今仍广为流传、深受观众喜爱的北派经典笛子。这首歌的作曲主要是改变中段柔板的音色,用“七孔笛”的附加侧孔(即六孔笛的桶音)奏出“5”,并将其变为主导音。在乐曲前后柔板和快板的衔接上,通过两个附加乐句进行过渡,自然清新,使得整个乐曲获得了之前六孔长笛演奏所无法获得的调性色彩对比。

双音牛郎:

《小牛郎》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歌舞剧。它描述了一个温暖的场景,一个村庄的阿姨向一个牧童问路,两人载歌载舞。剧中的歌舞音乐和二人转回旋曲深受民间喜爱,后被改编成长笛独奏曲,主要有南派的陆春龄和北派的刘森两个不同版本。

这首歌以回鹘民歌为基础,并创造性地改编成陆春龄版的《小牛郎》。乐曲进一步突出了江南竹丝的韵味,用作者独创的“双音”吹法贯穿柔板,在乐曲快板部分采用二度调制,用极为罕见的鼓声如“4”和“番子调”指法演奏,再转入从属键,鼓声如“1”逐渐达到高潮。《双音小牛郎》的编曲在结构和调性布局上对传统的《小牛郎》有了相当大的突破。此外,独特的“奏二声”技法和新创作的“七孔笛”的应用,使音乐更具独特性,光芒四射。

“双音弹”是竹笛演奏中一种特殊的演奏技法。它通过“气”和“喉”两种不同的音源振动笛膜,从而获得“双音”乃至“复调”的独特演奏效果。这一技法最早由刘正国先生在第六届全国音乐金像奖入围作品《孤独》中使用,并以不同形式引入台湾省及国内长笛界。《双声牛郎》是刘"弹双声"的代表作。

巢湖泛舟:

这是一支抒情笛子,抒发对山川的感情,意趣自然。全曲* * *分为三个段落,是一首具有引子和再现性的独奏曲,具有三个典型的“ABBA”结构特征。

具有“引入”自由的松散板结构。笛子以流畅颤抖的手指和自由的琶音,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山影重叠的巢湖美景图。

第一段是“如歌的行板”,是抒情主题的呈现部分。在伴奏乐队具有波动感的固定切分音的背景下,笛子唱出了抒情的曲调,表达了人们对巢湖自然美景的陶醉和湖上泛舟的乐趣。

第二段“欢乐快板”在对比中间。在欢快的编鼓伴奏中,笛子以其轻快的吐音、流畅的颤音、连续的琶音,使乐曲渐入高潮,表现了千帆不期而发、百战百胜的繁忙景象和赛船击鼓的热烈场面。

第三段“如歌的行板”,是抒情主题的再现。这是在激情过后的宁静中,笛子再次唱出了抒情的主题,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歌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首歌是刘正国先生的代表作,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安徽人民广播电台1980首播,华东六省一市播出。1982作者获得安徽省首届“大学生的春天”优秀表演奖和创作奖。1996这首歌被收入《中国竹笛名曲集》(上海音乐出版社)。早期,刘正国的1983演奏版(现存于安徽人民广播电台)被编入安徽、江苏中小学《音乐鉴赏》教材。20世纪90年代以来,詹永明的演奏版本(由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和台湾省郭纶企业公司出版)在国内外广泛流传。

《花三七》:

音乐以安徽地方戏“庐剧”的特色曲调“三七戏”为基础,其创作采用不断发展变化的方法,既保留了原有戏曲曲调的独特韵味,又融入了适合吹奏竹笛的特点,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江淮地区民间淳朴豪放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心境,具有典型的皖中南音乐风情和戏曲韵味。

晚安

这首歌是刘天华先生著名的二胡曲,改编为《七孔长笛》。在演奏上,既保留了琴弦的张力和风格(如“5”音的滑动等。),也充分展示了“七孔笛”的音域之广和独特的表现力。音乐有着丝滑的表情,有着安静而悲伤的欲望,也有着激动而充满活力的挣扎。整个音乐有强有弱,有高有低,跌宕起伏,音域达到了三个八度以上,大大拓展了原曲的风格、音域和表现力。

新的快乐歌曲:

《欢乐颂》是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其旋律委婉流畅,风格清新优美,情绪欢快热烈。它经常在节日聚会时演奏。这首歌的改编,根据“七孔笛”音域广的特点,在三个地方进行了拓展:一是在中板加入了一段温柔低沉的演奏,使之更加优雅;二是快板部分有低八度、快速优美的重复表演,增加了声区的对比;第三,歌曲结尾的结尾句延伸了一个五声音阶,让歌曲的结尾感觉像是一个不一样的高峰,突出了整个音乐的张力。

吴葛:

音乐以浙江吴剧的音乐为基础,描绘了乌江两岸的春色,表达了人们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在演奏技巧上,将循环换气和连续快速颤抖的手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更加丰富地表现了滚滚江水和欢乐人群的场面。

歌曲的大众版由詹永明先生用笛子吹奏(一曲一梆),堪称经典。此曲以詹版吹笛为蓝本,仅在一首《七孔笛》上,演绎出吹笛的音区和音域效果,时而低沉流畅,时而高亢激昂,别有一番滋味。

江南之歌

音乐以江南丝竹音乐为基础,以清新、典雅、欢快、流畅的旋律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迷人风光。原曲写于1981,是安徽已故著名长笛演奏家、教育家黄喜林先生的遗作。这首歌的改编,根据“七孔笛”的特点,在原曲的调性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把宫调的色彩改成了羽调,既不失江南丝竹的特色,又融入了南方昆曲的韵味,有了“唱”的意味。这首歌类似于著名的笛子《姑苏星》,也适合以领奏合奏的形式来演奏。

小桥流水人家

此曲改编自著名作曲家顾先生的长笛作品《水乡新歌》。音乐前有“序幕”,音乐后有“尾声”。主体分为三个部分:

1.《江南之桥》柔板,以叠桥叠水,潺潺溪水,配合极其优美抒情的民歌,勾勒出如画的江南风光。

二是中板《幸福的一家人》,以一种轻松活泼的连吐乐句,重复、多变了隶属关系的调性,表现了江南农民淳朴的形象和欢乐的心情。

三、《行云流水》,快板,以长时间的酣畅淋漓、行云流水的循环,将音乐逐渐推向高潮,结尾以激动的情绪再现演唱主题乐句,最终在宁静悠远的高音区结束整首歌曲。

这首歌,带着典型的江南丝竹韵味,充分展现了“七孔笛”的独特魅力和张力,全曲音域达到三个八度加三度,这是传统六孔笛无法做到的。这首歌的改编得到了顾先生的认可,并由他亲自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