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性心理障碍有哪些?

一个人从童年,到少年,再到成年,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可能患上各种心理疾病或性心理障碍。先说几个成年人最容易患上的常见性心理障碍。

一般最常见的性心理疾病有:自恋型心理障碍;恋物癖心理障碍;窥淫心理障碍与同性恋。这些性心理障碍的现象和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性变态。

具体来说,性倒错是指除了两性间自愿性交以外,直接引起生殖器兴奋以满足性欲的任何习惯性、成瘾性的性行为。他的成瘾有三个特点:一是满足性欲的行为是自愿性交以外的行为,包括性对象的变异和性欲满足的变异,违背了社会习俗;性变态是习惯性行为,只有少数异常性行为不能认定为性变态;三性变态行为是一种特质性行为,即个体对这种行为有一种特殊的爱好,因而乐此不疲,刻意追求。

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发现性倒错患者一般都不是性欲亢进的滥交者。他们大多性欲低下,甚至无法完成正常的性生活。也不全是道德败坏的流氓。大多数患者普遍社会适应良好,尽职尽责,性格内向,害羞优雅,道德伦理观念正常,对自己的性变态和违反社会规范感到内疚。

那么我们就来详细说说性变态的一些常见症状关于它的症状、行为和心理诊断。

有个小伙子,干部家庭出身,但只有初中学历,在单位工作表现还挺好。但是,我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我27岁了但是还没有交女朋友。有一天晚上手淫的时候,我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偷看一个女人洗澡。我三次爬进邻居家偷窥,都没能成功。

但当我最后一次偷看的时候,发现卫生间里有胸罩、三角裤等女性贴身衣物,于是忍不住去偷。摸完之后,我感觉很舒服,伴随着性快感。因此,我经常在晚上回忆起这件事,并引起强烈的性兴奋和自慰。从那以后,我只执着于女人的财物,却不愿意看到女人洗澡。晚上经常出去偷女人的私人物品。

拜物教的精神分析

从恋物癖的心理学分析可知,患者是一个通过获得异性的亲密对象来获得强烈的性兴奋和性满足的性变态者。恋物癖者多为男性,其心理和行为特征主要有:物欲、冒险性获得和矛盾行为。

恋物癖还包括对异性某一特定部位的病态依恋,即把异性非性感部位作为性活动的对象来唤起性兴奋,而把正常的性行为放在次要地位或置之不理。比如恋毛癖,是对女性头发的性兴奋;恋足癖是对女性的脚或鞋子感兴趣之类的奇怪现象。

拜物教的表现和行为

先说患者性欲的表现:一般恋物癖者对异性本身没有兴趣,他的性欲特别指向异性的对象,尤其是个人物品,如内衣、内裤、胸罩、手套、鞋袜、手帕、裙子、外套、月经纸、月经带、发夹、项链、雕像、肖像等。通过触摸、看到、闻到和亲吻这些物体,患者产生强烈的性兴奋和性满足感。

大部分患者都是冒着风险去收购自己喜欢的物品,他们自己也不会去买自己爱的女性物品。患者总是冒着偷窃和名誉受损的风险,想尽办法获取和收集自己喜欢的异性物品。如果不能成功,就会产生焦虑。

但是他们也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矛盾,盗拜前后恋物癖者的心理也是相当复杂矛盾的。在你成功之前,你常常会感到焦虑、紧张和不安。一旦你成功了。性心理虽然得到满足,但往往会因为讨厌自己的行为而产生自责、后悔、抑郁、痛苦、自卑等心理冲突。所以,往往有心可补,无招可补。

恋物癖的原因

恋物癖的成因并不太复杂。一般有以下几种观点和评论。

一、偶然事件的影响,大部分患者的恋物癖最初是和一些偶然事件联系在一起的,但反复几次之后,就变成了一种病理性的条件反射。有时候深刻的印象也会造成固定的心理阴影,多发生在青春期。

比如一个年轻人在公交车上,人很多。他的脸挨着一个长头发的女孩,她的头发碰到他的脸。她头发的香味穿过他的鼻孔,进入他的心肺,让他情不自禁,有一种猛烈的冲动。殊不知,这一次偶然的相遇激起了他的性欲,后来这个男人成了终生发瘾。

二是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很多患者的恋物癖与青春期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性经历有关。到了初中,男女接触很少,尤其是初中,男生女生很少说话,这让一些青少年把性冲动转向了一些异性的符号。

第三,性心理发育异常,恋物癖者普遍具有性心理发育异常的特征,有的性格内向,在性关系中经常扮演不成功的男性角色,产生强烈的焦虑,进而通过心理防御机制,将性冲动目标转移到女性产品上。

性知识缺乏、好奇心以及意识上的一些问题也是恋物癖的原因。青春期的轻微恋物癖一般在恋爱结婚后消失或减轻。然而,严重的恋物癖者需要特殊的治疗来纠正他们。心理治疗主要用于治疗恋物癖。总的来说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

恋物癖的心理治疗

恋物癖者的心理治疗可以采用以下具体疗法,并分步骤进行针对性治疗:

我们可以通过认知理解疗法来诱导患者达到治疗的目的。心理医生要根据患者患病的程度,分析恋物癖的起源和形成过程,以及恋物癖的性质和危害,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治疗的决心和信心,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疗法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要提高认识,即使患者意识到以女性用品的形式发泄性欲是很可笑的,是成长过程中的倒退行为。结果就是他们妄自菲薄,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有点脑子的人不应该这么做。

二是分析危害,即在患者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恋物癖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危害。如果心理医生能出示被病人偷走的女性用品,他会严肃地对病人说,“因为人的健康水平不同,别人用过的东西很可能沾染病菌,偷了也会传染给自己,让病人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可怕后果。

三是进行性知识教育,即向患者传授健康的性知识,鼓励其建立健康的性观念,从而最终使患者明白,人到一定年龄要求性是正常的,但其满足程度要符合成年人的行为特征和社会规范。

高21岁的时候,经常在女人的下体打坐,总是找机会看一下。偏偏有一个夏天的傍晚,他路过女厕所,看见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进了厕所,顿时感到紧张又兴奋,于是拼命抓住窗户往里窥视。

达到目的后,我觉得很开心。之后我就有了多看女性下部才过瘾的心理,于是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偷窥。

一天晚上,他透过澡堂外的窗户偷看女生洗澡,被当场抓住,送到公安部门拘留半个月。这几年来,他多次被抓,被打,被严厉批评,受到各种惩罚,家人也多次劝他,但他就是改不了。

对此,他自己也感到痛苦、沮丧和矛盾。无奈之下,只好来到心理诊所接受治疗。

窥淫癖的精神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窥淫癖又称窥淫癖,是指通过窥视异性裸露的身体、生殖器或他人的性交来获得性快感的一种性变态现象。

大部分偷窥患者都是成年男性,他们的主要心理变态行为有几个特点:

一种是隐蔽性,也就是说患者偷窥的手段非常隐秘,往往会使用特殊的场所和特殊的手段偷窥异性的生殖器,不容易被发现。比如偷偷在墙上挖个小洞,从门缝往里看,利用镜子的反射,甚至装扮成女人潜入女浴室或厕所。

第二,具有冒险精神。相关统计显示,95%的偷窥行为都是针对异性陌生人的,偷窥的动机主要是追求冒险和刺激。因此,窥淫癖患者对性伴侣的裸体没有兴趣,对异性的公开、公开暴露也没有明显的兴趣;但只要是冒险刺激的情境,即使异性没有全裸,也能引起性兴奋和满足。另一方面,如果环境是安全的,同样的行为也就失去了性的意义。

三、手淫,患者在偷看时往往伴有手淫,以获得性快感;还有人在回忆偷窥场景时独自手淫,引起性兴奋和满足感。

第四是周期性,也就是说,一旦形成窥淫癖,患者就会想方设法寻找各种机会窥视,甚至冒着被发现、被抹黑、被毁掉的风险。

患者的性格大多内向、腼腆、害羞,很少与社会交往。他们缺乏与女性沟通的能力,往往单身,或者婚姻失败,缺乏正常的性生活。

偷窥的原因

偷窥的原因多来自于童年的不良影响,患者多是童年时期受不良视觉诱惑或不良性经历影响的结果,阻碍了性心理的发展。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患者在童年时期看到了母亲的裸体或者偷窥了父母的性交过程,产生了一些不良的身心反应。

另一个原因是色情文化的不良影响。有些年轻人在看了色情书籍或视频后,会因为固有的性萌芽和性冲动而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兴趣,然后在看完后获得性满足。当性成熟时,你可以通过偷窥异性裸体或性行为来体验性快感。

还有一个原因是性压抑的不良影响,也就是说智力低下或者其他原因都会导致偷窥。比如因为智力低下,性知识缺乏,性自信心低,对性行为恐惧,以及一定的性功能障碍,很容易促进窥探异性裸体或其他人类行为的动机。

心理医生在治疗患者时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患者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心理医生告诉患者,偷窥是心理问题,是可以治愈的。不要着急,这样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进而帮助患者树立治疗偷窥的信心,调动治疗的积极性,对治疗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窥淫癖的心理治疗

对于窥淫癖,通常会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主要是心理治疗。

首先要通过心理支持疗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患者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并且告诉患者这个病只是心理问题,很快就会好的,让患者稳定情绪,然后调动治疗的积极性。

一种是自由联想疗法,引导患者自由联想童年场景、过往经历、个人创伤以及与窥淫癖有关的梦境,让患者自由表达自己头脑中的想法、事件和概念,不加选择。自由联想疗法的目的是找到窥淫癖的根源,发掘患者潜意识中压抑的致病情节或冲突,带到意识领域,让患者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现实健康的性心理。

第二,认知领悟疗法。找到偷窥的根源后,心理医生可以根据病因帮助患者进行认知分析,让患者理解,达到治疗的目的。比如,向患者解释正常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性心理表现,指出其偷窥心理和行为的幼稚性和病态性;要求患者仔细思考成年人性活动的特点和社会规范,进而思考一个成年人偷窥的后果,并写出书面体验,让患者真正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不正常及其与社会道德的不相容。

第三,通过厌恶疗法,引导患者想象被抓到偷窥行为,特别是让患者仔细思考严重后果,使患者对偷窥行为及其后果产生极度恐惧,进而抑制异常性冲动;当场承受人家的指责和自己内心的尴尬,指出不改的后果。并给予电击等恶性刺激,使其对偷窥产生厌恶情绪。

第四,性治疗可以通过改善夫妻关系来控制或纠正患者的窥淫癖;对于未婚男性患者来说,通过正常的恋爱、婚姻、和谐的性关系来控制自己的窥淫癖是非常好的。很多患者可以转化为潜在的偷窥者或者经过这样的综合治疗后,偷窥心理会逐渐消除,偷窥冲动会逐渐减少,行为会得到纠正,情绪会逐渐恢复正常,生活信念和自控能力会得到加强,从而能够安心地生活和工作。

有一个学医的男医生。毕业后在一家医院做内科医生,事业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可是,他年纪最大,却没见过女朋友。他的同事中也有很多才华出众,长相出众的女生,总是显得冷漠,提不起兴趣。在他心里,只对那些帅哥有好感。

他自己也说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同性心理的。他只记得自己高中的时候对美男特别有兴趣,上了大学之后更是被这样的情绪困扰。为此,他努力控制自己,努力像正常男人一样与人交流。所以他和同学关系特别好,和一个男同学好得像兄弟,有着女人爱男人一样的感情。

谁知,大学最后一年,系里让他住留学生楼,帮留学生学习。就这样,他一个人住一个房间,那个男同学经常来看他。一个晚上;男生在自己房间里,最后痛苦地诉说对男生的感情;也许是出于对他朋友的同情,男孩拥抱了他,他吻了他...从这个时候开始,已经有很多次了。

后来他读研当了医生,男孩去了一家公司上班,两人就这样分开了。之后,他总是想尽办法改变自己,但总是徒劳无功。即使他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孩,他的心里也没有一丝涟漪。但当他看到一些英俊的男人时,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他明明知道自己不正常,是同性恋,却无法摆脱。因此,他的内心非常痛苦。

同性恋的精神分析

同性恋是指同性的性欲和行为,即男女之间的爱情或性关系。据统计,同性恋患者男性约占3%,女性1%。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患者的行为有所不同:男同性恋之间的关系不固定,他们经常更换同性恋对象,除了两个人之外,很多人甚至集体进行同性恋活动;男同性恋者的性活动往往以满足性欲为中心。

女同性恋患者专一,关系固定持久;两者可以互换主动和被动的角色,有的还经常主动,行为举止阳刚甚至披着男装。

同性恋患者中,有的在思想和行为上只与同性发生性关系,而不与异性发生性关系;另一些人则处于暧昧状态,即与同性和异性都有性行为,但偏向男性,与异性发生性行为的倾向较弱,以至于往往难以建立或维持正常的家庭关系。

同性恋的原因

心理学上对同性恋的真正原因没有定论。一般来说,心理学家认为同性恋的成因可能涉及几个因素。

一个原因可能与儿童期角色认同障碍有关,因为很多患者的同性恋倾向都是儿童期角色认同障碍导致的。如果小女孩经常和男孩一起摸索,她认同男孩的行为,期望成为真正的男人。再加上大人们称她为“假小子”,周围的男生也把她当成同性恋玩伴,这更加强化了她的男性意识。因此,她的身份和她的性别角色将被混淆,她的生活方式将一步步男性化。

一个原因是家庭的性别发展有限。如果早年家庭教育方法不好,性心理和异性爱情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如果有的父母出于某种目的,确实想生个男孩或女孩,但未能如愿,结果孩子从小就经常穿异性的衣服,装扮成异性,影响了孩子性心理的正常发育;这些都会表现出一些模糊的、无意识的同性恋迹象。青春期性生理发生变化时,情况会迅速恶化,他们开始对同性产生好感,但对异性毫无兴趣,甚至反感,进而发展为同性恋。

在同性恋的双方中。只有一个人可能是真正的同性恋,另一个人可能只是为了好玩才参与同性恋活动。也可能是出于同情。也可能是威胁和强迫。对异性器官反感的男女,通常最容易产生同性恋倾向。所以心理治疗主要用于真正的同性恋患者。任何单一疗法对同性恋的治疗都不理想,必须采用综合疗法。为了让它复原。

同性恋的心理治疗

心理学家认为,对同性恋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心理治疗,因为任何单一的疗法对同性恋的治疗都不是很理想,综合疗法才能有效。常见的治疗方法大概有四种,分别是认知理解疗法、脱敏疗法、厌恶疗法和婚姻疗法。

先说这个认知领悟疗法,也简称领悟疗法,也叫中国精神分析。心理学家首先用认知理解疗法帮助患者找到性心理变态的早期原因,让患者回忆自己童年的家庭关系、性别角色经历、最有影响力的事件、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等。,然后分析这些事件和人物对患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因为很多患者的同性恋身份都不同程度上是早年的异常经历造成的。

在帮助患者找出病因,有了正确的认识后,心理医生会采用其他疗法,逐渐破坏他们已经形成的异常的动态刻板印象,建立正常的性心理和行为模式。

再来说说脱敏疗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心理咨询,主要了解患者对异性的厌恶和焦虑以及正常性行为的关键问题,然后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在放松的基础上逐渐减弱患者对异性的过敏不良反应,直至消除的行为调节方法。

这种脱敏疗法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建立对治疗的信心。向当事人解释脱敏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步骤,让患者明白自己对异性的恐惧是习惯性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消除的。

第二步是对恐惧程度进行排序。心理学家和患者一起列出一系列与异性的恐惧或焦虑有关的事件,然后将这些事件从最弱到最强排列或排序。所谓最弱的事件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距离恐惧或焦虑情境最远的事件,而最强的事件则相反,有时是恐惧或焦虑情境本身,一般可以列为15~20。

第三步,实施脱敏训练。心理学家首先帮助患者进行精神放松,即想象身体放松训练,然后让患者描述其异性恐惧或焦虑水平中最弱的事件。如果患者在回忆事件时仍然感到紧张或痛苦,心理医生会帮助他放松或集中精力想象其他愉快的经历,直到患者不再害怕或焦虑,有意识地能够应对。

当想象中的脱敏训练成功后,心理学家要鼓励患者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自己的脱敏方法来克服异性通常的过敏反应,直到能够自如地与异性交流。

另一种疗法是厌恶疗法。先准备几张能引起患者性兴奋的同性照片或图片,同时准备一小瓶氨水。当病人拿起照片或图片欣赏,逐渐产生性兴奋时,打开氨瓶塞,放在病人鼻子下。氨的气味使患者产生厌恶感,同时导致患者想象气味是从眼前的图片散发出来的,直到患者对图片或照片产生厌恶反应。

如果氨气刺激不足以使患者产生厌恶反应,我们可以尝试增强厌恶刺激,比如用录音机播放刺耳的声音,或者在玻璃上摩擦泡沫发出刺耳的声音。当患者对刺耳的声音和氨气的气味中的同性照片或图片产生厌恶反应时,停止厌恶刺激,如播放一段患者最喜欢的音乐或他最喜欢的香味,同时将同性图片换成异性图片,引导患者仔细体会美妙的情境。

如此强烈的对比体验,可以促使患者逐渐放弃与同性的恋情,转而对异性产生兴趣,最终转为正常的异性恋。

最后一种疗法是婚姻疗法,适用于那些内心矛盾明显,愿意改变同性恋身份,主动去看医生,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尤其是知识水平较高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可以补充婚姻疗法,即患者可以结婚,与异性发生性关系,形成愉快的异性体验,从而消除同性恋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