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的历史沿革
1928,浙江大学第一届化工专业学生毕业,是全国第一批化工专业毕业生。
1937年9月,受抗日战争影响,浙江大学开始了为期8年的“文学大军长征”,途经浙江建德、广西太和、贵州宜山、遵义,最终到达贵州湄潭。历时两年半,化工系跟随学校。在非常困难的时期,化学工程系逐步扩大。
1941年,经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成立了化学工程学院,成为中国第一所化学工程学院,正式招收研究生,成为中国第一批招收的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李守恒成为中国第一位指导研究生的导师。
1952,国家院系调整,浙大保留4个工科,化工系变化不大。同年,燃料化学工程专业成立。
1953,化工机械专业成立。
1956,化工自动化专业成立。
1957,成立塑料工程专业。新设化学系,原化学工程系的应用化学专业和化学教研组相应划入化学系。
1958,硅酸盐专业成立。化学燃烧、化学等专业增加国防内容。
1962无机工程转化工。
1970成立低温专业,招生1974。1978与机械系内燃机专业、电气系热能专业一起成立能源系。
1978年,文革结束,高考后第一批学生恢复入学。当时化工系有化学工程、石油化工、高分子化工、硅酸盐、化工机械、化工自动化六个专业。8月,硅酸盐专业从化学工程系划出。同年恢复招收化学工程、化工机械、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系。
65438-0980化学工程、化工自动化、化工机械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1986开设环境化学工程和生物化学工程专业。
从65438到0987,化学工程与化工自动化成为全国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成立了“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聚合工程实验室是四个分室之一。实验室于1991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批准建立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1988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投资1399万元建设石化大厦。由全国8个化工系共同主办的《中国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正式出版,编辑部设在浙江大学化工系。
1990年,国家计委批准在化学工程系建立“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
1992年3月,浙江大学成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化工系高分子化学教研室成为当时成立的三个教研室之一。同时,化工系化工自动化教研室转制为工控学院,研究生和本科教学仍集中在化工系。
1993期间,生物化学学科被批准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成为全国第二个具有生物化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从65438到0995,孙优贤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化工学科群”被列为浙江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从65438到0997,侯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进行重大结构调整,成立化学工程学院,下设化学工程系、生物化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化工机械系。
1998年5月,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合并为新的浙江大学。同年,教育部发布新的本科专业调整方案,化学工程系相应调整,设置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及过程装备与控制等4个本科专业。
65438-0999,浙大调整院系,原化学工程学院、材料与高分子系并入浙大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建制全部撤销,原化学工程系、生物化学系、化工机械系改组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原化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等院系组建成新的环境与资源学院。
2009年,浙江大学进行了院(系)架构调整,取消了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所有建制,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升格为院级系并开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