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生宿舍实行男女同校制?
为了照顾同性恋和双性恋的实际需求,美国有50多所高校允许男女生同居,也有很多名校这样做。这一看似不可思议的举动在全球引起了广泛争议。在人们质疑此举可行性的同时,选择男女同居的大学生表示,只要彼此和睦相处,性别不是关键。事实上,这一举措在美国高校中酝酿已久。早在2006年,就有大学生组织发起了“全美学生无性别运动”,希望在高校推广混合宿舍。在伍德斯托克的时代(20世纪70年代),大学男女生被允许住在同一栋宿舍楼,由此引发了“校园亲密革命”。在接下来的20年里,大学允许男女生住在同一层楼,这使得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很近。现在,一些大学跨过了最后的门槛,允许男女生同住一室。相比之前的混居一楼,终于让家长们震惊了,他们很焦虑自己“热血”的孩子可能会“做点好事”。根据一些反驳这一举动的学者出示的数据,住在男女宿舍的学生的情况是住在单性宿舍的学生的2.5倍,住在混合宿舍的学生在过去一年中有三个以上性伴侣的比例是住在单性宿舍的学生的近3倍。此外,学生对男女同校的期望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学者们说:“当他们处于那种环境中,有了那种知识,他们更有可能有更多的酗酒和性生活。”针对家长和社会的质疑,这类学校还是追求自由第一。校长之一的扬德尔曾经很轻松地说,“其实只要你住进去,没什么大不了的。”全美学生无性别组织创始人之一、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法律系学生杰弗里说:“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当然有权选择想和谁一起生活。”美国克拉克大学的一名董事丹尼斯·达瑞格兰德(Denise Darrigrand)说:“这绝对是全美大学未来的一个趋势。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要与时俱进。”从全球很多学校的宿舍现状来看,男女合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虽然很多学校还没有允许男女同房,但是住一楼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香港的大学也有这样的政策。香港科技大学的一名学生曾表示,“与内地高校严格的男女宿舍门禁不同,香港科技大学的宿舍是男女生混住的。如果你是女生,很有可能对面的你是男生。”允许高校混合居住已经成为全球轰动,涉及的话题很多:同性恋、性别压迫、年轻人酗酒和滥交等。其实大家都只是想从一个角度去解释这个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表达无数种可能性,并推崇选择这些可能性的自由。女权运动中众所周知的酷儿理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种自由,他们认为人天生面对的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说到性别划分,他们认为性别二分法还是有些霸道,女性可以阳刚,男性可以温柔迷人。具体性别如何划分,应该没有定论。日前,澳大利亚的跨性别者被法官指定为中性人,这说明现在社会上的性别二分法正面临崩溃。美国大学的新政策,无论是无性别运动还是亲密革命,都是这些独立的年轻人开始努力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择生活,公开自己的自由也是他们的权利。性别不是唯一的问题,它只是社会多样性的一个症状。人们的生活开始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人们也有了选择任何生活方式的自由,无论这种生活方式是否被边缘化,是否不可接受。我们可以想象,这些学校无疑是认可大学生成年后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他们可以选择和谁一起生活。当然,相应的后果也要自己承担。我们不能质疑反对此举的美国学者提供的数据。但是,这件事的关键根本不是男女同居的事实,而是学生的自我约束和不正确的认知。从这个角度推断,即使男女生住在一起,还是会有酗酒和滥交的现象。只是对象和地点可能在学校宿舍外。而且同性恋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公开,同性恋滥交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所以在这个自由越来越重要的时代,放宽限制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放松了原本用来约束学生的各种规则、纪律、规定、制度的同时,不能让学生失去行为准则,无节制地放纵自己。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些学校并没有强迫学生住在一起,而是把一个选择放在学生面前。学生不同意,自然可以不选择或者选择其他生活方式。所以,当人们问人格重要还是性别重要的时候,其实大家都误入歧途了:这不是人格和性别的问题,而是独立的成年人是否可以自由选择的问题。在一个多元的社会里,多种可能的出现和选择出现是必然的趋势。如何遏制,已经变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和价值了。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多关注自己,提高自己的价值取向,以一种自由的心态去掌控自己越来越自由的身心。年轻的时候可以走错路,但是走错多了就会成为这种自由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