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提高社交能力?
有些人容易自卑,甚至看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做事没有勇气,胆小怕事,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理如果不克服,会磨掉人的独特个性。
第二,懦弱
主要见于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因为懦弱,他们不敢在社交中经过深思熟虑后表达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这种心理也会被别人观察到,结果对自己有看法,不愿意成为好朋友。
第三,怀疑
有些人在社交或委托朋友办事时,容易用不信任的眼光看对方,无端猜疑,捕风捉影,说三道四。比如有的人委托朋友做事,但是自己做事的时候会问别人朋友说了什么。
第四,逆反心理
有些人总是喜欢和别人争论,以显示自己标新立异。我认为任何事情,不管其是非曲直,你说是就是坏的;你说对,我就说不对,让别人嫌弃自己。
五、游戏心理
有的人把交朋友当儿戏,不断变卦,到处应付,吹牛说好话。他们遇到一个人,会说和一个人接触了多少。这种人际交往只是表面的,所以没有感情深厚的朋友。
第六,贪婪心理
有些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是“互相利用”,只和有用的、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朋友交往,往往“过河拆桥”。这种贪财利的不良心理,会损害一个人的人格。
七、冷漠。
有些人对各种只要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漠不关心,或者误以为言辞犀利、态度孤傲、霸气十足就是“个性”,让别人不敢靠近自己,从而失去了一些朋友。
社交能力与社会经验密切相关。如果我们能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人们的日常社交生活也会得到改善。人们不仅可以减少与他人的冲突,还可以使自己与他人有更愉快的体验。
有些人认为社交技能是与生俱来的品质或属性。比如一个社交能力高的人,天生外向,善于交际。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自己的社交能力比移山还难。大多数心理学家不同意这种观点。相反,他们认为只要能够识别出能够预测社交能力的因素,就可以设计一些课程来训练这种能力。
要有效提高社交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辨别社交情境的能力,二是提高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能力。
为了有效地实现社会目标,我们必须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行为。社会环境瞬息万变,交流的对象也有不同的特点。要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人群,就要有精英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辨别环境的能力是社交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如果能够区分情境之间的细微差异,往往就能掌握社会环境的变化,做出恰当的行为来适应不同的、千变万化的环境。
这种“顺应时代”的说法,不仅仅是现代西方心理学所提倡的。事实上,在中国古籍中经常提到它。比如《中庸》说:“国有之道,* * *之言,足以兴国;国家没有办法,它的沉默就够了。”这说明谏和默都是处理事情的恰当方式,只是臣子采取哪种方式能产生更好的效果,还要看所处的国家是有道还是无道的国家。以本章开头提到的杨修为例。他是一个机智的才子,但他的主人曹操是一个多疑的人。杨修很聪明,多次说出曹操的想法,所以曹操被杀了。如果他的主人是个宽宏大量的人,杨修就不会被杀死,而是会被委以重任。虽然有人会感叹杨修生不逢时,但似乎杨修只在乎一时语速之快,而忽略了对方(曹操)的思想和性格,所以说了一些符合事实却不合对方心意的话,白白断送了一生。可见,要想成功实现社会目标,就必须对客观形势的变化做出判断,适应各种社会形势。
在一项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一些虚构的情景,然后问受试者在这些情景下会有什么反应。其中两种情况是:
(1)你害怕看牙医,但现在你不得不去那里补牙。
(2)您在一栋公共建筑中被一群武装恐怖分子扣为人质。
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都可以选择仔细观察周围的危险信号。比如第二种情况,可以关注恐怖分子有什么武器。他们也可以试着从一些会让他们紧张的危险信号中转移注意力。当然,在看牙医的情况下,主动监测危险信号只会让你更紧张,肌肉更紧绷,痛苦更大。但是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注意危险信号可以提高逃生的机会。在被测试的人群中,有些人能够更好的区分两种情况的区别,在看牙医的情况下选择分散注意力,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选择观察环境。有些人的辨别能力明显较低,在不同情况下也会选择观察环境。
我们的研究还表明,辨别能力越高,社交技能越高。当他们与父母、老师、朋友和不喜欢的人交往时,能更好地达到交往目的,增进友谊。
还有证据表明,辨别能力高的人会遇到更愉快的交友经历,他们也会更少抑郁。
需要强调的是,“顺应时代”并不意味着盲目地跟随形势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也不意味着盲目地遵从对方的意志。
辨别能力高的人不一定是社会变色龙,只知道一味的附和。他们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些目标也可以是利他的目标(比如为一家医院筹款)。鉴别能力高的人,在追求这些目标的时候,懂得审时度势,既能帮助那些一开始不愿意捐献的人,又能让他们捐献后感到快乐。这就是辨别能力的应用目标。
洞察他人的心理状态
洞察他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社交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人看到别人的行为,在做事情的时候并没有试图去了解自己的处境和感受,就立刻从别人的行为中判断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种重判断轻理解的取向,是社会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向受试者描述了一个人的行为,然后要求他们将这个人的信息传递给另一个受试者。在报道过程中,有的人自发加入一些对故事人物性格和道德的判断(比如“他是个婊子”),有的人主动加入对故事人物内心世界的分析(比如“因为想取得律师资格,所以对有权势的人做的坏事视而不见”)。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还测量了受试者与他们的父母、老师、朋友和他们不喜欢的人的互动结果,发现人们越倾向于判断他们的个性和道德,他们的社交能力就越差。另一方面,人们越倾向于进行内部分析,他们的社交能力就越高。
既然积极的人格判断和道德评价阻碍了社会能力的发展,而试图理解人的内心感受有利于社会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减少前者的倾向,加强后者的倾向呢?
我们的研究指出,一个人对人格和道德的看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些人认为怀克和道德是不可改变的个人品质,认为每个人也有固定的道德水平和品格。所以在与人交往时,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从对方的言行中推断对方是什么样的性格。也有人认为人格和道德是变量,一个人的道德和人格是可以改变的。所以这些人在社交场合并不急于判断别人的性取向和道德水平。相反,他们会更关注一些可变因素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比如他们会更关注环境因素的变化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的变化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在一项研究中,我们问了受试者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比如“A在旅游的时候给了同样的事实一些纪念品,大概是因为——”。或者“B把一盒橙汁倒在一个同学的图片上,大概是因为——”。认为性格无法改变的人提出了“甲是善良的人,乙是流氓”等更多的解释。相反,相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往往会提出“甲想讨好同事,乙嫉妒同学”等解释。
可见,相信自己的性格无法改变的人更注重评价他人的性格和道德,而相信自己的性格可以改变的人更注重他人的行为动机和做事的情绪状态。
也有研究表明,认为自己的性格无法改变的人,与认为自己的性格可以改变的人相比,更喜欢评判别人的行为。在看到别人做了某件事之后,他们有更大的倾向立即评价这个行为是好是坏。因为他们专注于评价行为本身的好与坏,更容易忽略行为的背景和行为人的心理状态。
倾向于评判他人行为品质和道德品质的人,不仅容易忽略他人的心理状态,还容易因为对人做出太多偏颇的评价而产生偏执和偏见。有研究证据证明,在美国相信性格无法改变的人,比相信性格可以改变的人,对社会上少数族裔的偏见更深。在香港,我们也发现相信道德不可改变的人比相信道德可以改变的人更歧视内地人。比如他们认为内地人负面特征多,正面特征少,也认为内地人在香港犯法应该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可见,人品道德观不仅关系到社会技能,还关系到社会中的族群能否得到公正平等的对待。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一方面要提高对自己和他人的需求、想法和感受的洞察力,另一方面要仔细观察不同的情况和人,分辨其中的差异并加以理解和分析,从而加强对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的把握。虽然心理学家认为社交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但是真正提高社交能力并不容易,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取决于一个人的动机、决心、努力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