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会善待他人?

猜疑是一种心理疾病,不仅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一定要学会消除猜疑,善待他人。

人生有一条亘古不变的原则,你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

一个年轻的女大学生曾经不满地看了她宿舍的一个同学一眼。原因是那个同学收拾书,在她床上堆了一堆满是灰尘的书。那个同学没看到其他同学在做自己的事也没注意,但是她盯完之后,马上就后悔了,四处张望。就像一个女生抬头看她,很担心,怕同学说她小心眼。“他们一定知道我的不满,这么点小事,我为什么要这样对她?他们肯定会怪我。”这一天,她关注别人的反应,没有出去学习。碰巧看她的同学又问她:“你今天下午为什么不出去学习?”她以为是让她去说她刚才盯着看的东西。晚上大家都去吃饭了。她回来的有点晚,其他人都有说有笑的,没理她。她以为别人真的不理她了。果然,放书的同学晚上很早就睡了。“她一定是生我的气了。”她以为第二天来到教室,发现别人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它坏了。他们一定告诉了全班同学。现在全班都知道我小心眼了。后来她来到教室,听到同学在笑,以为是在笑她;坐在教室前面,她担心别人在背后说她的坏话;坐在教室后面的她以为前面的人只会回头看她一眼,然后给她讲笑话,这让她整天坐立不安,睡不着觉,害怕睡了以后别人说她的坏话。不久他患上了失眠神经衰弱,成绩下降。

这种心理在我们很多年轻人中广泛存在。这个年轻的女大学生毫无根据地怀疑别人说她的坏话,无视她,这都是她性格不好造成的——怀疑。猜疑的特征是极度紧张和偏执。他们似乎有一种超然的意识。他们总觉得别人的眼睛好像有特殊功能,一眼就能看出自己的缺点,或者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然后就开始渐渐相信了。他们似乎觉得自己一定是别人关注的中心,并且相信别人总是在说自己。别人好像在做对自己没好处的事,做有损自己名声的事。有些人总觉得自己有毛病。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怀疑是一种不符合事实的主观想象,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心理。多疑的人往往是先主观假设某个观点,然后通过所谓的“合理想象”把许多不相关的现象拉到一起,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甚至可以凭空制造一些现象。越猜越怀疑越怀疑。

首先,妄想症的出现与一定的情境条件和社会、个人因素有关。要消除它,首先要了解原因。

可疑的内容是我们非常在意的,比如人物、事件、声誉等等。因为我很在意自己的名声和别人对我的看法,所以我特别注意别人的言行和别人对我的看法,我也认真研究。自然我想的更多的是不好的方面。

其次,因为一些真实的或想象的缺点,我们会失去我们所爱的东西。如“我无能,这些人肯定会看不起我的。”“我小心眼,他们会不理我的。”

最后,家庭环境的影响。如果父母任何一方有多疑的性格,使子女模仿他们的行为,或者由于父母对子女的多疑态度,子女就可能有多疑的性格。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生气等于惩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