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摘要:我国16% ~ 25.4%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G641文献识别码:A文号:1674-9324(2014)24-0175-02。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的暴力、自杀、休学、辍学现象屡见不鲜。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数字,我国有16% ~ 25.4%的大学生存在焦虑、神经衰弱、抑郁等心理障碍[1]。因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01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心理行为的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社会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大学生毕业后去人才市场,供需满足,双向选择,人才的市场化机制趋于成熟[4]。一方面,这种就业制度的改革当然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就业渠道和机会;另一方面,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也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当前政府机关裁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下岗职工分流、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经常处于压力之下[4]。
2.家庭因素。家庭教育不当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温床。比如(1)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过分溺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像伞一样照顾孩子,让孩子没有挫折,一切都在父母的保护下。这样的大学生依赖性极强,缺乏同情心。遇到挫折时不知所措,缺乏自制力和自信心。(2)父母放纵孩子的行为,很少约束。这样的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家庭教育,不懂得尊重他人,任性妄为,难以适应集体生活[5]。
3.学习因素。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面对大学学习充满了向往和憧憬,希望继续保持高中的学习优势,一路领先,学习最好[6]。但是大学的学习和中学的学习,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法,都有很大的区别。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正确面对和接受,逃避和否定现实,就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6]。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学课程和讲座。在高校开设心理学课程和讲座,有利于大学生更好、更全面、更广泛地了解心理学知识,使大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能够从容应对困惑,而不是盲目从众或无端怀疑,这对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分有利[7]。
2.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除了经常性的值班辅导外,教师还应设立心理信箱,开通咨询电话,使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学习、人际交往、恋爱、情感、性格、性别、职业选择、家庭等方面的问题或心理障碍时,能及时得到咨询教师的帮助,避免心理困扰的发生或心理障碍的加重[8]。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育队伍的素质。因此,有必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重视对班主任、辅导员等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和教师的专业培训[9]。
4.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德育中。在道德教育中,除了坚持以往的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更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 * *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还要分析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健康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组织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健康生动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学习竞赛、名家论坛等活动,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以活动为纽带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人格自我完善,使学生健康和谐。
6.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社会,认识现实,认识人民,有助于淡化大学生心中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重新调整自己,理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有助于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12]。
参考资料:
李江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J].改革开放,2010,(8): 124-125。
[2]教育部。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J]。思想教育研究,2001,(4): 13-15。
[3]邓明星,郭念锋。咨询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
[4]齐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改革开放,2010,(4): 120-122。
[5]温永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48-51。
[6]张怀民,万晓华。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1): 7-9。
[7]姚本贤,陆璐羽毛球运动员。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7,30 (2): 485-488。
[8]王运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140-142。
[9]宋·,_ _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 (4): 205-207。
杨丽萍。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J].广西金融学院学报,2000,(6): 59-62。
江涛。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指南,2012,(5): 85-87。
[12]魏远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 41-42。
作者简介:魏思明(1971-),男,博士后,副教授,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医学教育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