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现代教育体系
一、义务教育
德国最初的学校教育与宗教改革运动密切相关。首先,德国的宗教改革使得新教教派在德国(尤其是北方)占据了绝对优势。从路德到虔诚者,都因为新教势力扩张的需要,非常重视教育。受路德思想(1483-1546)的影响,决定了中国各州从16世纪中叶开始颁布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使德国成为近代西方国家中第一个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1559年,维廷堡颁布了《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在每个村庄设立小学,并强制父母送孩子上学。1580年,萨克森州也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619年,魏玛的教育法规定,所有8岁到12岁的孩子都要上学。在众多颁布了义务教育法的公国中,普鲁士的教育法最为突出。普鲁士在1794年颁布的民法典中有关于学校教育的条款,明确规定各级学校(包括大学)都是国家机构,管理和教育青少年是国家的责任,学校要给学生有用的知识;设立学校必须经国家批准;所有的公立学校都必须接受政府的监督,政府可以随时派人对学校进行检查和监督。《民法》还规定,即使是仍受教会管辖的学校,或受政府和教会管辖的学校,也必须按照国家制定的立法行事。如有争议,由政府做出决定。《民法》虽然不是专门的教育法,但在德国被普遍视为普鲁士世俗教育的“大宪章”。此外,普鲁士几任国王多次颁布教育法令,详细规定了国家在办学、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学校经费、教师和家长责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措施。这些法令虽然很多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但却显示了近代德国教育的世俗化特征。
二、文科中学和实用学校
17-18世纪,德国中学的主要形式是文科中学,相当于英语文法学校或公立学校,17-18世纪是文科中学古典色彩最浓的时期。文科中学是充分体现贵族要求的学校。只有贵族的孩子才能上这所学校。它的主要任务是为深造做准备,使贵族的子女能够成为社会上层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牧师和官员。文科中学和小学没有直接关系。早在17世纪前,就形成了这样一条不成文法。接受小学教育是劳动者子女的义务,而在文科中学读书是王公贵族的专属权利。只有文理中学的学生才有进入大学的权利,所以文理中学和大学有直接的关系。文科中学的任务是为大学培养新生,为政府培养普通官员。
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8世纪初,德国出现了与文科中学相对的实用中学,并逐渐发展起来。实用中学的发展,是因为德国虽然资本主义发展比较缓慢,资产阶级比较弱小,但是工商业还在发展。贵族独享中等教育的现象,对资产阶级的成长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极为不利。而且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文科中学根本无法适应和满足工商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实用中学就是为了满足这种社会需求而诞生的。它们兼具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性质,是一种新型的学校。1659年,虔诚的信徒弗兰克(1663-1727)在哈勒开办了一所民族学校,以实用的内容和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后来又创办了一所科学学校。1708年,虔诚的希姆莱(Christopher,1669-1740)创立了“数学、力学和经济学院”,包括数学、物理、机械、天文、地理、法律和绘画等。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利用绘画、图表、标本、模型等直观教具,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1747年,赫克(1707-1790)在柏林开办了“经济与数学学院”,这是德国第一所正规的中学。在这所学校,学生先在预科班学习,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个专业,如几何、建筑、物理、商品制造、贸易或经济学。学校成绩斐然,还附设了手艺班和师资培训班。此后,德国实用学校一直延续,并在19世纪逐渐成为德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用派的出现拉开了文理中学与实用中学斗争的序幕,也反映了新自然学科与旧古典学科的较量,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封建生产方式的斗争,加强了科学与教育的联系,也对文理中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在整个18世纪,实用中学的实力要比文科中学弱很多,社会地位也比文科中学低很多。
第三,泛爱教育
从65438年到70年代,德国出现了一场以泛爱主义为宗旨的“泛爱派”教育运动。“泛爱派”创始人巴萨多(1724-1790)提出教育要培养学生博爱、节制、努力等美德,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实用性和儿童的兴趣,反对压制儿童发展的经院哲学和古典主义教育,强调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增进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幸福,培养健康和知识。像卢梭一样,泛爱主义者认为孩子天性善良。他们要求教育者爱孩子,让孩子自由发展。他们也重视运动,认为健康的身体是孩子心智发展的必要基础。因此,户外活动在泛aitis开办的学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巴西还提出了教育与游戏相结合的进步教育理念,呼吁社会捐款帮助学生。在教学中,泛爱主义者重视发展理性和现代语言及自然科学知识。1774年,巴西在德绍创办了“泛爱学校”,实践了他的教育思想。泛爱学校招收6岁到18的学生,对那些准备培养成教师的学生免收学费。这所学校虽然只存在了19年,但对改变德国的封建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它的阴影下,当时德国还开设了其他的泛爱学校。这些学校主要教授实用知识、母语、外语、体育、音乐、舞蹈和其他科目。在教学过程中,他们采用“顺应自然”的方法,以直觉原理为基础,通过对话、游戏、参观等方式培养孩子的智力,让孩子主动学习。
为了宣传他们的思想,泛爱主义的教育家们也撰写和出版了一些教育著作。在1770-1774期间,巴西出版了更多的小册子“初级读物”。这是一本类似夸美纽斯的《图解世界》的图解儿童读物,在当时受到好评和欢迎。在此期间,他还编写了《教育方法手册》。此外,后来创办泛爱学校的萨尔斯曼还在1774-1881写了三本普及教育的书,分别批判了当时教育的弊端,阐述了新教育和师资培养的要求。这对泛爱学校的发展和资产阶级进步教育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四,洪堡的教育改革
19世纪是德国社会和教育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1806年普鲁士战败,促使德国进行各种改革。在新人文主义的推动下,德国对教育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和重组,进而对各级学校进行了重组和改革。洪堡(1767-1835)在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是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时任德国教育部部长。他根据新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制定了包括学制、课程、考试、教学方法、学校管理和教师培训在内的一系列改革计划。
第四,洪堡的教育改革
19世纪是德国社会和教育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1806年普鲁士战败,促使德国进行各种改革。在新人文主义的推动下,德国对教育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和重组,进而对各级学校进行了重组和改革。洪堡(1767-1835)在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是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时任德国教育部部长。他根据新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制定了包括学制、课程、考试、教学方法、学校管理和教师培训在内的一系列改革计划。
在初等教育方面,他认为初等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理性,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宗教情怀,为进一步深造做准备。在学科内容上,他减少了宗教神学课,增加了实用知识科目,如自然历史、地理、自然知识等,使学生能够学到广泛而有用的文化知识。在教学方法上,要废除体罚和死记硬背,采用面向对象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洪堡还特别重视小学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改进和提高教师培训。一方面,他从瑞士请来裴斯泰洛齐的学生席勒(1774-1847)在普鲁士办师范学校;另一方面,他派遣18教师到瑞士向裴斯泰洛齐本人取经,以发展师范教育,培养德国的小学教师。在此期间,赫尔巴特和去瑞士拜师裴斯泰洛齐的福禄贝尔都从不同的角度寻找改进教育的方法。18世纪初,德国建立了师范学校。去瑞士留学的人回国后,按照裴斯泰洛齐的方法开办了许多师范学校。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的师范教育在裴斯泰洛齐的影响下有了很大的发展。斯托慧是德国直接接受裴斯泰洛齐思想,建立师范教育的著名教育家。在此期间,德国师范学校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师范生的学科范围很广,包括德语和文学、数学、地理、历史、自然、物理、教育(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以及神学,并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些积极的方法。师范教育的发展为更多的小学教师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促进了小学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在中学教育中,洪堡的改革极大地提高了文科中学的办学方向、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乃至教师素质。1810年制定的中学教育计划,减少了文言文科目的内容,以语文、数学为基础课程,增加了地理、历史、自然科学等科目。这样教学内容从单纯的古典主义变成了多面性,古典中学更贴近现实生活。此外,洪堡在改革中规定,任何人想当中学教师都必须通过国家考试,通过考试的人被授予中学教师的称号。考试由国家委托大学进行,考试的科目和要求以大学为培养中学教师而开设的课程为依据。这改变了文理中学教师只能由神学家和牧师担任的现象,打破了文理中学依赖僧侣的局面,因为在此之前,文理中学教师一般由大学毕业准备走上牧师岗位的神学家担任。
在高等教育中,洪堡提出了学术自由原则和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1810年,洪堡在一些同事的帮助下创办了柏林大学,并采用了新的办学理念和规划,注重先进的专业研究和科学学术水平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应开设讲座而不是死记硬背,重视教授的演讲,提倡师生自主研究及其成果和对学术的贡献。在此基础上,许多新的大学相继建立,如波恩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原来幸存的大学在新的大学之后也尽力做一些改变。洪堡所倡导的大学办学方向,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改善和提高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