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宣传片解说范文
学校宣传片解说1地处天然资源之宝的蒲河东岸,人杰地灵的辽河平原上,有一所美丽而青春的学校,老官坨九年义务制学校。雨露滋润,阳光灿烂,时光飞逝,百折不挠。
胸怀宽广,坚毅刚毅,自强不息,兼收并蓄的华英。
学校成立于1968。老官坨中学自初创以来,走过了40年的风雨历程,培养了10000多名优秀毕业生,为辽宁中部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自2007年6月建校并入九年义务制学校以来,品牌形象显著提升,管理质量显著提升,师生面貌大为改观。
学校现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67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6360册,电脑144台,全部宽带接入,投影仪15台,电视等教育设备齐全,现代化教育设施在全县一流。有阅览室、琴房、画室、舞蹈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科学实验室等15个专用教室,3个德育活动基地。截至2008年9月,学校共有6个教研组,在职教职工108人,其中专任教师68人。初中教师毕业率78.95%,小学专任教师毕业率83.33%。学校现有27个班级,学生1113人。
学校重视突出教育的人文性,着力塑造和谐统一直观的校园文化。像教学楼里挂着的“求知、博学、争第一、感恩”的校训,各种建筑的名字体现着办学方向;科普展板和走廊壁画不拘一格的内容,带给学生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标签和散热器上的格言是
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为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整体优化的校园环境让人一进校园就能感受到学校特有的氛围。无论是一树一花一砖一瓦,都装点着学校环境育人的高级情怀,都渗透着打造优秀品牌的良苦用心。
以规则立方圆,以改革求新生,以创新求发展。
为丰富新时期我校的角色内涵,以全新的姿态向名校目标迈进。以杨连涛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一直重视学校的日常教育,确立了新时期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德育为先,以教书为育人之本,以创新为发展之源,以科普为强校之路。从而进一步明确领导者要树立三个理念,即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理念、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理念、打造品牌特色的战略理念;教师应树立五种意识,即服务意识、开放意识、全局意识、竞争意识和实践意识。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敦雪,焦度,再创新;修身养性,培养新人。
学校积极关注教学工作,以提高教育质量的精神,努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走在前列,争得桂冠。学校高度重视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努力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成绩。它要求教学工作紧紧围绕三个“主题”,即以课改精神为备课主体,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体,以评价为全面发展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四个基本要素,即因材施教、层次清晰、方法多样和师生互动。逐步建立学生成绩档案和成长记录,实现信息化管理和科学评价。学校还举办了校长走进课堂、教师公开课等教学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交流经验的舞台。在历年的中考和市县质检中,我校教学成绩一直很优秀,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认可。
所谓树德,就是以诚信和品质为基础。在德育工作中,学校注重德育的立足点和时效性,注重以维稳办、德育处、少先队团结协作为基础的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突出不同年龄、不同家庭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目的,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德育新模式。同时,要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德育中,实现德育常抓、安全常知的有利局面,注意把安全的理念铭刻到师生心中,使德育多元化、健康化、和谐化。
问渠何处如此清,因有源头活水。为了保证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确立了优化师资、净化师风、改革师德的总方针。在优化师资结构方面,学校制定了“以老带新、以优补贫、奖勤惩懒”的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教师自主学习,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引进先进教学理念,观摩支育恒、魏书生等名师名课,实现教师整体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学校还开展师德讨论、师德演讲比赛、家长论坛等活动,净化教师心灵,提高师德教学水平,树立师德尊严、为人师表的职业标准。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办学特色教育,打造个性化、现代化的学生群体,从而突出科普为主要办学特色。通过举办科普知识竞赛和课外科技小组活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勤于思考、动手实践的科学实践精神。我们的学校和城市,
县科协密切配合,使我校成为全县唯一一所具有科普特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2007年6月,11,县科协在我校正式举行科普进校园启动仪式。县领导和协会主席列席了会议,对我校的科普工作和科学氛围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计划于2008年举办科普棚车进校园和机器人实验室建设。就其他特点而言,艺术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引导他们塑造自己的形式美、行为美、语言美和心灵美。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树立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
成绩来自努力,丰硕的成果来自努力。“十一五”期间,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也是喜人的。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与教学、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实践研究等国家级课题3个,市级科研课题2个,70%的中学教师拥有科研课题。有研究课题的小学教师比例为61.2%。。“十一五”期间,学校教师获得市级以上论文证书28篇,位居九年一贯制学校前列。
一年多来,学校先后获得沈阳市平安校区、沈阳市爱国卫生运动先进单位、辽中县科普先进单位、辽中县德育先进单位、辽中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先后接待了几批市县领导的考察调研活动,采访了数百名来我校参观学习的兄弟学校领导教师。他们对学校的环境、文化氛围、日常管理和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辽中县人大主任张同志参观我校后说:“老官坨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是全县同类学校的典范。希望这所学校再接再厉,成为离岸教育皇冠上的明珠。”原辽宁省委书记林升同志高兴地为我校题词:“离岸人才的摇篮。”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也非常高,认为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学习是他们最正确的选择。
天上一只鹤出云,给千家万户带来诗意。历史悠久,教育管理严格,办学特色鲜明,质量追求强烈,师资一流。有杨连涛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抓得细,有全体教师勇于奉献、改革创新、认真为人师,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官坨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学校宣传片解说2一、走进校园
进入21世纪,飞速发展的经济和日新月异的生活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民族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是重中之重。贵南民族中学是海南民族教育领域备受瞩目的明星,崛起于冉冉,正在用自己的力量插上新时代的翅膀,搭建成功的桥梁。每个学生都进入了桂南。
辽阔的木格滩下,蜿蜒的河流沿岸,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着灿烂的民族文化。
贵南县民族中学创建于1976,位于贵南县,美丽的茫拉河畔。是一所全日制民族寄宿制学校。建校之初,只是一所简陋的小学,7个老师,40个学生。经过30多年的艰苦曲折发展,现在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校园面积57.5亩,校舍面积5915.44平方米。布局合理,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划分清晰。漫步校园,大道宽阔,一尘不染;春风吹来,青松萌新;春花烂漫,绿草如茵;鸟儿聚集在一起,被碧波环绕;红砖青瓦,建筑宏伟。教学设施齐全,有宏伟的教学楼、干净卫生的餐厅、整洁干净的学生宿舍、智能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系统、设备齐全的标准实验室、平坦宽阔的田径场、安静优雅的校园。鸟瞰校园,楼群错落,气度不凡,树荫摇曳,花团锦簇,风和日丽,水波荡漾,天高云淡,鸟语花香:多么生机勃勃的晶晶校园。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校园里,学生们像雄鹰在天空中搏击,放飞他们的理想。早读教室里的书,专心教学,在教室里伏案努力学习;体育课充满活力,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水锤三千,冲天而起”,意气风发的学子们踩着青春的节拍,与年轻人一起飞翔。
?第二,发展之路
在贵南人当中,爱生是出发点,严管是主要策略,育人是主要目标。以德立人,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一种优秀的教育传统。提出“学校无小事,事事能育人;学校里没有空地,到处都在教育人;学校里没有闲人,大家都在育人,员工闲着也总能育人。”利用学校优势,拓宽德育途径,大规模开展各种艺术活动。比如德育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氛围,时刻陶冶、启迪、激励着学生的身心。
学校领导班子由校长领导,下设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校工会、学生会等。大家团结一致,采取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使学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老师们的团结协作和兢兢业业的奉献,感动了学生和家长;营造了温馨的生活学习氛围,令师生陶醉。学校的发展蒸蒸日上,气象万千,逐渐壮大。在民族教育的跑道上,他像一个身姿矫健的年轻人,迈着矫健的步伐在奔跑。
学校有一套完整的教育管理制度。“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是最基本的办学原则,也是对家长最基本的承诺。在学校要对学生实行全方位量化、全过程监控,实行制度化与人文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学习生活中,学校实行人性化管理,精心指导和关爱每一位学生,用宽容和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尊师、守纪、勤奋、自主”蔚然成风。中国人都知道,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根本。强化制度,从制度入手。
管理方面,先后出台了《学校管理办法》、《贵南县民族中学管理考核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毕业班和非毕业班教学质量奖惩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继续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加大财务管理、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热点问题的透明度。参与评审的教职工职称都是经过严格量化和评审的,做到真正的公开、公平、公正。在教学、教研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考勤、评课制度,颁布了考勤、评课细则,建立了领导日常随机考勤制度和学生信息反馈制度,力求雷厉风行。严格要求教师研究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提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的思想。在塑造教师人格风格方面,鼓励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结合教学经验,形成符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风格。
组织学科带头人、毕业班门卫、后勤管理人员到循化、华龙等兄弟学校参观学习。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渠道,拓宽了教师的视野,激发了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热情。实践证明,这些教师已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不断让教师接受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形成前瞻性的现代教育理念,使教师努力将现代教育的新理论融入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激发自身的创新欲望和潜能,以适应新的挑战。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里每个人都文明礼貌。在班里,学生守则和规范,校规校纪都挂在最醒目的地方,时刻提醒学生,督促学生严格要求自己。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举办“辨荣辱,爱中国”校园歌唱比赛。举办校园锅舞比赛;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举行一次无线电演习比赛。学校各种社团协助学校,定期开展活动,积极组织各种比赛。美丽的校园充满活力。
建设法治校园。聘请法制副校长讲授法律安全知识和交通安全知识。邀请县公安局的同志来我校宣讲法制。还组织学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和实战演练。广泛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育、艾滋病预防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反对邪教迷信,提高学生法制意识。
为了检验教育教学效果,学校严格执行月考制度和周练制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
30年风风雨雨,30年春风风雨,学校以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为己任。* *自成立以来,共培养初高中毕业生2765人,自1995年以来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升学率达90%以上;2003年至2006年,高考升学率连续三年位居全州第一,2008年高考成绩优异,名列前茅。
三、名师魅力
学校拥有一支专业素养深厚、教学成果显著、爱岗敬业、热爱生活的教师队伍。目前,* * *拥有教职工77人,其中高级教师11人,87%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三十年来,学校形成了“敬业、爱生、求实、创新”的教学精神。这些老师关爱着家里的每一个人,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换来丰硕的成果。书桌上,整齐的排列着认真复习过的作业,是一份整洁而有创意的教案。“三尺讲台,莫问荣与死在岁末;我两袖清风,回首只闻桃李。”学生成才了,头发白了,背弯了,人民变强了。就这样,贵南人民中的教师们正以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和饱满的育人热情,书写着贵南民族教育的壮丽篇章。这群爱岗敬业的教师为国家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学校荣获省、国家级“文明单位”;州级“优秀党支部”、州团委“青年文明号”;县级“教育先进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巾帼文明示范岗”、“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3人受到国家教委表彰,5人获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称号,13人获国家级“优秀教师”称号,66人获县级“优秀教师”称号,多名学生获省、州、县三级“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第四,放下希望
_ _年初,根据贵南县教育项目建设计划安排,学校扩建工程于7月初开工建设,计划于_ _年8月竣工。项目总投资1763万元,总建筑面积11458平方米。学校建成后,将新增教学楼一栋、计算机教室两间、学生公寓三间、语音教室两间,相关配套设施总投资21.2万元。新建的食堂、开水间、澡堂都将应用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学校建成后,教学规模将达到58个班,学生人数将达到2846人,其中寄宿生2591人。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教育资源整合后2846名学生的基本需求,也为贵南民族中学今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雄伟的昆仑山见证了贵南民族中学的艰辛。团结务实的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今天的辉煌,我们更加坚信我校将承载无数人的梦想,破浪前行,奔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春天的萌芽,夏天的热情,秋天的从容,冬天的积淀,在四季的轮换中,经历过风雨的人们奏响了一曲凯歌,峥嵘岁月铸就的不屈品质和精诚团结的精神将继续传承。
学校宣传片解说3
命令
雅鲁藏布江风起云涌,龙江春意浓。
厚重的黑土文化,丰富了龙江大地。这里文风正盛,教育兴。职业教育——一簇簇崭新的城市名片,绽放着耀眼的光环,映照着美丽的龙江。
龙江县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保就业、惠民生、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作为让每个人都享有发光发热机会、创造更大人才红利的有效途径,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铺就一条希望之路。
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抓经济必须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的理念,将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职业教育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年,龙江县被列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县委书记王兆贤在调研中指出:“职业教育要成为龙江的亮点”;县政府刘延东提出:“要充分发挥县的力量,做好试点县创建工作”;分管教育的县长何亲自参与了试点县创建方案的讨论。用国家专项扶贫资金10万元,县政府专项资金建成了6300平方米的职教中心校综合实训楼。
抓住“黑龙江省两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财政投入300多万元,各类培训达3万多人次,增强了农村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
年,龙江县被市政府列为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地县。县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八大改革内容之一,建立了“政府主导、行业引导、部门合作、企业参与、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办学机制。成立了由财政、农林、人社、教育等32个部门组成的职业教育领导小组,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将职业教育纳入对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的考核。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CPPCC领导多次到职业教育视察调研,现场指导工作。
县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城市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逐年增加;专项资金由30万元增加到50万元;按普通高中标准及时拨付生均经费。
自_ _ _年以来,已拨款40多万元支持职校教师外出培训学习,* * * 70多人参加了国家级和省级教师专业培训,1名教师被派往德国深造。
将文化教师纳入全县教师招聘计划,划拨专项资金为职业学校招聘专业教师。
县财政承担费用,建立了由农技推广、水利、畜牧、林业、企业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教育局加大职教中心学校招生力度,将招生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和目标考核内容。县教育局局长张诗琪深入小学宣传。
职业教育招生政策;严格执行普通高中招生“三限”政策,确保职业教育学校生源。
根据省市要求,教育局已下发文件,在全县初中一、二年级开设职业指导课,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才观、价值观。
职业教育像一阵清风,打开了学生的心扉;像一轮朝霞,映照着园中五颜六色的桃李;像一首强劲的歌,唱出激流的铿锵乐章。
乘东风扬帆,锦上添花。
_ _ _ _ _年以来,县财政投入81.2万元,用于职教中心学校学生宿舍、食堂、教学楼、实验楼维修,新建锅炉房、学校周边河道、运动场,征地7500平方米,拆除校园高压线,设施设备先进,校园环境优雅。
校园主楼全部白墙覆盖,教学楼雄伟壮观,实验楼先进,“酒店式”宿舍楼温馨舒适,学生食堂干净整洁。校园内鸟语花香,蜜蜂飞舞蝴蝶,小桥流水,绿油油的地板,郁郁葱葱的树木,既有江南韵味,又有独特的东北特色,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走进校门,一座花园般的校园映入眼帘。宽敞笔直的道路,引领学生走进学习的殿堂;永路两旁绿油油的草坪充满了蓬勃的生机,花草间的招牌默默规范着师生的言行;造型新颖的路灯整齐矗立;永路北侧是平整的运动场,南侧是标准的人造草坪足球场。穿过足球场,有宽敞的篮球、排球、沙滩排球场。怡园和覃逸给人以美的享受。夜晚的霓虹灯把人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学校周围的河流涓涓细流,鱼很浅。
各功能室的设施设备先进完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全县建立了规模大、设备齐全的实训基地。畜牧兽医专业投资654.38+0.2万元,拥有3个省内同类学校最先进的标准化实验室。计算机专业投入100万元进行设备升级,更新计算机100台。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这使得教学方法更加现代化和多样化。
自_ _ _以来,各乡镇综合中学每年都拿出10%的教育经费,投入近50万元购置专业实习设备。利用村小学、党员之家和村民活动室建立了村成人文化学校。综合中学和村成人文化学校成为普及巩固义务教育、技术培训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阵地。
职教中心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前厂后校、半工半读、产教结合、产业带动,实现入学教育与就业培训并行、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技能培训与弹性学制并存、初、中、贯通培训互补的多元化办学格局,产生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依托中粮、国能、盛远等企业,采取“定向招生、委托培养”的方式,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坚持“以特色引领产业,以产业促进特色”的发展道路。依托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成立剪纸实业公司,研发生产剪纸产品,传承地域文化。以现代农学专业为基础,创办了格润食用菌有限公司,建立了包括示范培训、企农合作、产品升级、品牌营销在内的完整食用菌产业链,辐射农户450户,年经济规模达654.38+02万元。
入职教学组增设现代农学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实现了中高职的贯通培养,打开了学生升学和就业的大门。
在“循序渐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我们探索出了“实践导向法”、“模块教学法”、“三边教学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课堂教学模式。
近年来,职教中心学校教师得到及时补充,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有16名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教师、最佳教师;市县两级49人。学历达标率95%,“双师型”教师占65.7%。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学者型、科研型、创新型教师队伍。
奋进的脚步,超越的呼唤,掌声的交响,成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最强音。
职业教育就像一个枝叶繁茂、果实累累的桃花园。
职业教育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龙江县先后获得“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县”、“农教结合先进县”、全市职业教育系统先进单位、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
职教中心校成为集职业高中、成人中专、电大、短期培训为一体的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被定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基地、“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全市扶贫培训基地和再就业培训基地。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从建校初期的1100发展到现在的3626人。20__年,在校生1354人,比20__年多607人;20__年后将达到1.5万人,实现历史性突破。固定资产由500万元增加到13万元;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分别由6.8万平方米和0.55万平方米增加到7.535万平方米和6.5438万+0.37万平方米。
职教中心学校共培养毕业生9875人,其中986人考上大学。高考升学率保持在100%,本科升学率达到40%,就业率达到98%以上。考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赵旭,20__年创办了大庆世纪卜式科技有限公司,年收入300万元。邢海波,考入哈工大,现任比亚迪汽车采购部F6、S6、G6项目总监。畜牧兽医专业的田鹏,毕业后自主创业,成立了“利康动物诊所”,几乎覆盖所有乡镇,年收入20万元。
职教中心学校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的引领作用,农村综合中学和村成人文化学校工作成效显著。社区、企业、合作社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在城乡建立了6个社区教育活动中心和10个老年活动站,满足了居民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需求,有107名专兼职社区管理人员。
追求质量、发展、梦想,让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硕果累累。
尾巴
“帆满海天,浪更静。”龙江县的职教教师睿智有才,成就了辉煌的人生。如一只视野开阔、振翅高飞的雄鹰,站在巅峰之巅,手持长运之势,以学教之优走出一条成功之路,谱写了现代职业教育绚丽多彩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