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独家冠军菲尔普斯

菲尔普斯因为颠覆“菲利普斯”获得了完美的回报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预测被称为“一项高度不精确的科学工作”,但一些最聪明的人总是愿意推测各种可能性。在汤姆森科学基金会过去四年列出的1 8位候选人中,只有两位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在过去的两年里,哈佛每年最乐观的三人中只有一人获奖。菲尔普斯获此殊荣,也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芝加哥大学有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4位,麻省理工学院3位。继菲尔普斯今年问鼎榜首后,哥伦比亚大学也有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本报记者王慧清发自上海。

皇家瑞典学院在颁奖典礼上说,埃德蒙·菲尔普斯的研究工作帮助我们加深了对经济政策短期和长期效果之间关系的理解。他的贡献对经济研究和政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复旦大学经济学副教授郑松说:“菲尔普斯是继凯恩斯之后最好的经济学家。他做了大量工作,为凯恩斯主义提供了微观基础,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事实上,菲尔普斯对经济理论的贡献是多样而杰出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许多研究成果至今仍被频繁引用。

解释凯恩斯之谜

整个20世纪60年代末,菲尔普斯试图弥合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的差距。

20世纪60年代末,菲尔普斯将基于预期的微观经济学引入到就业和工资决定的动力学中。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凯恩斯理论留下了两个未解之谜:一是为什么在经济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非自愿失业仍然存在;第二,“有效需求”的减少为什么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也就是为什么货币工资和物价不能马上下降来防止就业的减少?挑战在于如何在传统经济学的框架下解释这些问题。

在费尔普斯的“微观-宏观”模型中,实现市场均衡(即市场参与者的预期与其行动一致)并不能消除失业,甚至是非自愿失业。他在1968的论文中建立了劳动力转换模型(t h e l a b o r t u r n o v e r m o d e l),强调劳动力转换工作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因此薪酬必须是一种能够降低员工转换工作的频率并努力工作的“有效率薪酬”,高于均衡时的薪酬,从而解释了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在1969的论文中,费尔普斯建立了“岛屿模型”,解释了即使劳动者对自己所在“岛屿”的工资水平不满意,在离开自己的岛屿前往工资更高的“岛屿”的过程中,仍然处于失业状态。

这些模型的重要发现是非均衡的存在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对工资和物价的错误预期会影响失业率。例如,在“孤岛模型”中,如果劳动者的预期平均工资低于实际平均工资,那么一些劳动者可能会接受低于实际平均工资的工作,并停止寻找这些工作,因此失业率会下降。

对凯恩斯困境的一种解释逐渐浮出水面:“有效需求”未被察觉的增加推高了货币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但企业并没有预期到这种增加,因此就业会减少。换句话说,如果实际价格和工资水平的上涨超出了预期水平,那么“有效需求”的增加就会增加失业率。这其实涉及到一个信息不完全、不完美的世界。1969年6月的一个周末,菲尔普斯在宾夕法尼亚州召集了一次非正式会议,讨论这个正在冒险探索的领域。与会的经济学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会后出版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的微观基础》论文集掀起了对宏观经济学这一新分支的第一轮研究。

修正菲利普斯曲线

这些模型还包含了对传统经济学的另一种偏离。这些模型通常假设失业率的均衡只取决于非货币因素,因此与通货膨胀率无关。对货币和通货膨胀保持“中立”大大简化了经济分析。这意味着,一旦预期随着经济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央行的通胀目标就无法影响失业率。因此,通货膨胀不会影响长期失业率。

这在逻辑推理上并不稀奇,但它挑战了凯恩斯主义和菲利普斯曲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认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稳定的权衡关系,也就是所谓的“菲利普斯曲线”。根据这一理论,降低失业率将付出通货膨胀上升的代价。

菲尔普斯第一次在理论上对菲利普斯曲线产生兴趣是在1966年夏天,也是在同年秋天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后的最初几个月。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批判和发展也是菲尔普斯最知名的学术贡献。费尔普斯通过建立一系列模型并不断修正模型给出了政策建议:今天的低通胀导致对未来低通胀的预期,因此对未来的决策有帮助。

在20世纪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菲尔普斯研究如何从理论上证明,如果每个经济人都能做出理性预期,那么对均衡的偏离只能是货币上的。他认为,如果工资和价格的决定是异步的,那么即使在理性预期下,偏离均衡的情况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消失。这项研究推动了所谓“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费尔普斯进一步发展了非均衡分析,提出如果每个经济参与者不采用相同的模型和方法形成对就业、物价等经济变量的预期,非均衡的存在时间会进一步延长。

成长

菲尔普斯于1933年夏天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埃文斯顿,当时美国正处于大萧条的谷底,父母都失业了。当时也是凯恩斯主义形成的时期,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含义:通过政府干预拯救经济萧条成为最流行的做法。

菲尔普斯1951进入阿默斯特学院。大学第一年,他就爱上了柏拉图、休谟等人,并对哲学产生了兴趣。但在学经济的父亲和学家政的母亲的影响下,第二年开始接触经济学课程。在大学的经济学学习中,菲尔普斯逐渐显示出他独特的聪明才智。

作为初学者,他敏锐地感受到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的差距,并对如何相互交流产生了兴趣。正是这种兴趣促使他将微观经济学引入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经济学,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的领军人物。

因为当时耶鲁大学在经济研究领域正在崛起,可以提供诱人的奖学金,菲尔普斯选择了它。在那里,菲尔普斯师从他仰慕已久的詹姆斯托宾。

在此期间,托宾、托马斯·谢林、阿尔特若昆等著名学者,因其卓越的智慧和孜孜不倦的教导而受益匪浅。一些中欧经济学家对菲尔普斯也有影响,这些经济学家所重视的预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耶鲁大学获得文学和哲学博士学位后,菲尔普斯于1959年6月来到洛杉矶,开始了他在RANDCorporation的第一份工作。但是菲尔普斯很快就觉得那里的环境不符合他学习的愿望。就在这时,耶鲁大学的考尔斯基金会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学术职位,于是菲尔普斯在1960回到了耶鲁。

在此期间,他提出了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定律”,这被认为是罗伯特·索洛开创的增长路径研究的重要进展。在此期间,作为对他研究工作的奖励,菲尔普斯还被麻省理工学院(MIT)1962~1963邀请去拜访他。短短几年间,菲尔普斯已经成为一名具有国际声望的经济学家。

菲尔普斯1966离开耶鲁大学,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翻开了学术生涯新的一页。20世纪60年代末,他的学术成果丰硕。根据菲尔普斯的回忆,在他职业生涯的最初几年,他就像一个装满思想的容器。

正是在这一时期,菲尔普斯建立和发展了一系列模型,并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批判和发展。菲尔普斯第一次在理论上对菲利普斯曲线产生兴趣是在1966年夏天,也是在同年秋天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后的最初几个月。他的著名论文《菲利普斯曲线、通胀预期和随时间变化的最优就业》完成于当年冬天,次年发表,引起广泛关注。

随着第一次婚姻的破裂和个人生活的不断干扰,他的学术生涯也进入了低谷。1971年秋,菲尔普斯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这是他人生中第三次通过换工作,重新开始新的阶段。他在那里呆了八年。

在那里,他遇到了他的第二任妻子薇薇安娜·蒙特多,并于1974年结婚。在他的个人生活再次安定下来后,菲尔普斯开始进入一个学术高产的时期。

在此期间,他对经济公平、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刚性、理性预期下的货币政策、不一致的工资或价格设定、非对称信息下的隐性契约以及理性预期本身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菲尔普斯开始想用一本入门教材来记录他所思考的重大经济问题。1985年春,他的《政治经济学:导论》教材出版。65438年至0990年,费尔普斯整理了自己多年积累的对宏观经济研究现状和进展的认识,出版了《宏观经济思想的七大流派》一书,也被视为其学术研究成果的总结。

60岁时,菲尔普斯写了一本自传,对自己的工作做了一个清算和回顾。回顾自己过去的成就,让他欣慰,看到这些成就能对别人产生影响,更让他满足。他觉得他的事情已经进入了一个平静的阶段。

在他看来,学术影响力并不是他个人成就的主要部分,而来自其他方面,尤其是来自工作本身的回报才是最重要的标准。知道了这一点,他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而不是来自外界。

郑松说:“自从卢卡斯1995获得诺贝尔奖以来,菲尔普斯一直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最热门人选。虽然知道他的人不多,但他的学术成就远远超过曼昆等知名经济学家。”

相关链接

寻找“中国曲线”

本报记者宋磊发自北京“人们普遍认为菲尔普斯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2004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也是研究宏观经济学的。”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金融中心主任张海宇表示,宏观经济学是当前世界经济学研究的热点。由于微观主体的情况日益复杂,宏观经济领域迫切需要开拓性研究。费尔普斯因在这一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获得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创始人”的称号。

评价菲利普斯的宏观经济研究,张海宇认为,首先,他的研究触角广泛,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储蓄、公共债务、税收、代际公平、物价、工资、微观主体行为、资本形成、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他最成功的领域——经济增长。此外,菲尔普斯的思考可以超越“宏观”本身,将微观主体行为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合起来。“这突破了以往宏观经济研究的思维模式。”张海宇说。

然而,这种研究方法在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研究中是缺乏的。张海宇认为,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研究还停留在数据分析和经济预测上,没有深入研究,会导致宏观决策缺乏基础,从基本经济事实到宏观政策选择缺乏系统的解释。

在社会和经济变革的形式下,中国需要开创性的宏观经济研究。可以借鉴费尔普斯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建立模型研究中国宏观经济,包括工资曲线、消费曲线乃至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曲线,不仅可以预测经济增长是过快还是过慢,还可以研究经济处于什么阶段,找出“微观”与“宏观”联动的原因和规律。

2002年,菲尔普斯在人民大学做了一次演讲。张海宇对他的感性印象是,他非常活泼,他对经济现象的描述生动而简单。

埃德蒙·菲尔普斯

●1933,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埃文斯顿,当时美国正处于大萧条的谷底。

●1955,获得美国阿姆赫斯特学院文学学士学位。

●1959,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诺奖得主詹姆士·托宾教授。

●曾在耶鲁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

●1971以来,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他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联储学术会议专家、美国财政部和参议院财政委员会顾问。

●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和“影响经济学进程的最重要人物之一”

●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在罗伯特·索洛之后,分析了经济增长的动态优化路径,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

受访者:华海010-学者三级10-10 10:49。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就业与增长理论的著名代表埃德蒙·菲尔普斯,以表彰他在跨期宏观经济决策领域的研究成就。“纵观近几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特点,可以归纳出五个获奖领域:一般均衡理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跨学科研究和经济分析新方法。

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大部分颁给了宏观经济学。这次也不例外。在评奖结果公布的同时,国内经济专家、中南大学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小红教授在诺奖委员会官网上得知了这一消息。

贡献在于一条曲线和一个模型

简而言之,菲尔普斯的经济增长黄金律回答了人们关于劳动力和资本如何匹配的问题。这在当前国内劳动密集型和大规模对外投资的背景下,对于经济预测无疑是有用的。“陈小红教授评价说,菲尔普斯对宏观经济理论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一起,独立提出了修正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被称为‘弗里德曼-菲尔普斯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菲利普斯曲线代表了一种重要的宏观经济关系,即描述了货币工资增长与失业率长期稳定的关系。

菲利普斯认为,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这就是联系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但是菲利普斯曲线并不能很好的解释未来的价格调整。如果将价格调整的预期因素加入到菲利普斯曲线中,当预期通胀上升时,菲利普斯曲线会上移,从而形成一条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这奠定了费尔普斯在宏观经济理论中的杰出地位。费尔普斯的另一个理论贡献是建立了工资和价格定价的非合作模型,以研究自然失业率、隐性工资契约、滞后效应和失业等重要问题。

菲尔普斯的理论贡献也是他著名的“黄金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曾提出平衡增长理论。费尔普斯利用这一理论提出了“经济增长的黄金律”,并进一步探讨了劳资关系。实际上,“黄金律”通常指的是均衡增长路径中的劳资最优配置,即把劳资比例视为最重要的经济关系,通过调整劳资比例可以确定一个可预测的经济增长。

陈小红认为,费尔普斯的理论对今天的中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中国经济无法避免失业、通货膨胀和提高投资效率。比如投资过热会对中国的就业产生影响吗?是否会对我国就业和经济增长产生中期影响?结构性因素如何影响中国的就业和增长?国外经济繁荣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当前的经济过热和投资过热等等。这也是她关注菲尔普斯获奖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济学奖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关注最新科学前沿不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不仅要达到最高的专业水平,还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也是经济学奖候选人普遍为业界所熟知的原因。陈小红教授说,过去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发时间一般比成就奖晚10~15年,甚至更晚。比如1999的获得者曼德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项成果,其实早在60年代初就有了,并最终被两件大事所验证:一件是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另一个是1999年初欧元正式启动。这也意味着,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理论的价值需要时间来检验,这也能体现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严肃性。

“目前国内经济学家还处于学习和解释西方经济理论的阶段。在市场经济国家不成熟的阶段,中国经济学家更需要创造经济学。”陈小红说,中国人的诺奖情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沉重。但是,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建国57年,没能敲开诺贝尔奖殿堂的大门,这是一个遗憾。正如欧元之父蒙代尔所说,谁能研究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谁就能获得不止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

她认为,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相当成熟,当它只需要长时期的修复和完善时,经济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并不存在实践前提。中国不是。艰难推进的经济体制的变革和重建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它的“体量”如此之大,它的内容如此之丰富,它的旧的和新兴的新经济形态如此富有“中国特色”。按理说,这里应该是培养中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得天独厚的“沃土”。

现代西方经济学,诺贝尔奖的主要对象在中国处于主流地位,目前还处于引进、介绍和初步研究阶段。因此,我们应该正视中外经济学发展和成熟程度的这种巨大差距。只要我们勇于实践和探索,树立信心,中国学者未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大有希望的。

响应者:肥死蚁-见习魔术师三级10-10 10:51。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菲尔普斯

埃德蒙·菲尔普斯

埃德蒙·菲尔普斯

●1933,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埃文斯顿,当时美国正处于大萧条的谷底。

●1955,获得美国阿姆赫斯特学院文学学士学位。

●1959,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诺奖得主詹姆士·托宾教授。

●曾在耶鲁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

●1971以来,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他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联储学术会议专家、美国财政部和参议院财政委员会顾问。

●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和“影响经济学进程的最重要人物之一”

●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在罗伯特·索洛之后,分析了经济增长的动态优化路径,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