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京大学校训的思考
大学的灵魂是什么?是它的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创新意识、自由思想、科学和人文传统等。,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没有这些,一所大学就会失去灵魂,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由于历史、地域文化、学科的差异,不同的大学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和精神,比如北大的自由民主,南大的淳朴坚毅,这些都是* * *以外的大学的特色和个性。最能体现一所大学传统和特色的是校训,因为它是学校制定的对全体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对办学传统和办学目标的高度概括。校训对激励全体师生发扬传统,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进取具有重要意义。南京大学校训:清正威严,学以致用“清正威严,学以致用”不仅简洁、朗朗上口、易于传诵,而且凝重、深刻、富有哲理。“诚、朴、宏”原本是中央大学的校训,“好好学习,好好走路”是我从中国古代先贤的名句中选出来的。“劝学”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经常出现。宋真宗写了一首名为“鼓励学习”的诗来鼓励人们努力学习。“敦行”见于《礼记·曲礼》:“有识而退让者,君子也。”结合“清廉雄壮”、“好好学习”这两个字作为今天南京大学的校训,既体现了我校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也体现了理想的办学追求和实现方式。八字校训独立、重点突出、相互联系、融为一体,涵盖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品格培养等多个方面。“淳朴”是南大传统精神中最自然的东西,这两个字出现在我们学校历史上的大部分校训和校风中。“诚朴”就是真诚、质朴,其中“诚”是核心,是基础。“诚信”是维系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老实人是真的。诚实的对立面是欺骗,真理的对立面是谬误。诚实就是真诚,不做作,真诚。“老实朴素”要求人要有独立的人格,得势不霸道,不欺软怕硬,失意不媚俗,不跟风。“诚信”是个人和社会一切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基础。如果个人和社会都不注重“诚信”,那么任何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个人声誉乃至整个社会的根基都会动摇。大学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地方,也是教导人们诚实、真实和善良的精神家园。如何做人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正如著名教育家、我校校友陶行知先生所言:“教千事,教人求真,学千事,学做人。”在学习上要“诚实”,就是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勤奋的学习态度,不把学习当成升官发财的途径和获取文凭的工具,要真诚,要求实,不作弊,不投机取巧,不贪图利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人才和学习,并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壮丽”就是宏伟、伟大的意思。做人和学习,要有远大的志向,要有“做大事”的决心,要培养崇高的精神,要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个人奋斗的目标和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胸怀宽广,胸怀大志的人,才会超越自己,永远不满足于自己取得的成绩,才能不断进步。要实现远大抱负,就要有天不怕地不怕、不畏艰难、坚毅自强、开拓进取、敢争第一的精神和气度。一百年来,南京大学能够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取得辉煌成就,靠的就是这种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传统精神。毫无疑问,南京大学在新世纪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精神。如果说“诚与宏”体现的是办学的理念和目标,那么“努力学习”则强调的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鼓励”就是鼓励和鼓励。“勉励”即鼓励师生努力学习,要求学者勤于自我勉励,刻苦磨练,注重知识学习,提高素质,塑造品格,超越精神,净化心灵,创新思维。“敦”是催促、奋斗的意思,“敦行”是努力去做,强调动手能力、实干作风、道德践行。坐着说话,只说不做,只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作为一个学者,不仅要志存高远,更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学识和品格。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行动,我们才能实现我们的远大抱负。只有采取认真踏实的行动,在行动上勇于开拓创新,才算完美意义上的人,才算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因此,“诚实辉煌,奋发图强,奋发向上”的校训既继承和体现了南大百年来的优良办学传统,又面向未来,体现了更高的办学追求,同时阐述了实现远大目标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