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理念
1910年,徐志摩满14岁时,离开家乡,来到杭州。经叔父沈钧儒介绍,考入杭州市附中(1913更名为浙江省第一中学,现为杭州高级中学、杭州市第四中学的前身),与郁达夫同班。他热爱文学,在校刊《朋友》第一期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小说有益于社会,“应尽可能提倡”,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部作品。同时,他也对科学感兴趣。并发表了《镭锭与地球的历史》等文章。
1915年夏,徐志摩毕业于浙江一中,后入上海浸会学院、神学院(沪江大学前身,现上海工业大学)。同年10月,他被家人安排与上海罗甸县首富张润之的女儿张幼仪结婚。
1916年秋,生性好动的徐志摩没有安心读完浸会学院的课程,离开上海,前往天津的北洋大学。
图片徐志摩(12)(天津大学)预科学法学。
1917年北洋大学法律系并入北大,徐志摩转入北大。在北方读大学的两年,他的生活增加了新的内容,思想注入了新的因素。在这所高等学府,他不仅学习了法律,还学习了日语、法语和政治学,涉猎了中外文学,点燃了他对文学的兴趣。在这期间,他交了很多朋友,认识了很多名人。他经张君劢、张公权引荐,拜梁启超为师,捧着老师送的大礼。梁启超对徐志摩的一生影响很大,在徐志摩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徐亮虽然是亲密的师徒关系,但两人还是有思想上的差异。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徐志摩不顾一切地放下身段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争取婚姻爱情的自由。
他在北方读大学时,亲身经历了军阀混战的场面,目睹了对无辜百姓的屠杀。他痛恨这个社会,“在西山涂抹了一天黄昏的紫色,也涂抹了这个人变成野兽的耻辱”(徐志摩:《人变成野兽》第二战歌)。他决心出国留学,寻求改变中国现实的药方,实施他的“理想革命”。
1918徐志摩带着“学以致用,用以指导我国”的爱国热情离开北大(1918八月14八月徐志摩《开始美国之旅》)同年八月14离开上海赴美留学。留学第一年,进入美国赫斯特克拉克大学。他进入历史系,选修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课程,为的是将来做一个中国的“汉密尔顿”。入学十个月后,我以学士学位和一等荣誉奖毕业。然而,他对此并不满意。那一年,他转学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进入经济系。徐志摩获得了广泛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学知识。
1919,五四革命运动的浪潮也波及到了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在爱国主义的驱使下,徐志摩参加当地学生组织的爱国活动,经常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与此同时,他的学习兴趣逐渐从政治转向文学,于是他拿到了文学硕士学位。
1920徐志摩在美国已经两年了,但是他已经厌倦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的疯狂、贪婪和物欲。他被英国哲学家罗素吸引,终于摆脱了哥伦比亚博士学位的诱惑,买了一艘船横渡大西洋。不料罗素的个人生活意外变故,使他未能实现向罗素学习的夙愿。结果他“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待了半年”,想换个方式的时候觉得很无聊。这时,他认识了和他的女儿林,又因为的介绍,他认识了英国作家戈斯沃斯·狄金森。
1921由于狄金森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特长生的身份进入了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政治经济学。在剑桥,我受了两年西方教育和欧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诗人的影响。开始写新诗。
剑桥大学[2]
徐志摩也在英国住过两年。他在英国的生活,尤其是在剑桥的生活,对他一生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他思想发展的转折点。在剑桥,他深深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和谐在这星光与海浪的默契中意外地淹没了你的灵魂”(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剑桥)。徐志摩迷恋康桥,沉迷自然,是因为他认为现实社会是丑恶的,生活是痛苦的,只有自然是纯洁美好的。治愈这个社会和人,以及目前生活的尴尬,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堕落的文明,回归自然的质朴。只有走近自然,才能恢复人类的童心,缓解社会症状才有希望。
他在剑桥接受了资产阶级贵族教育,接受了“吸烟文化”。他非常崇拜英国,非常喜欢牛津和剑桥。他喜欢和英国名人交往。他广泛涉猎了各种世界名著,也接触了各种思想流派。在这一时期,他的政治理念和社会理想得到了培育,他的自我意识——理想主义诞生了。他自己想成为一个“不受教育的个人主义者”。剑桥的环境不仅促成并形成了他的社会观和人生观,也激起了他的求知欲,引发了他的创作想法。他开始翻译文学作品。他翻译了英国作家曼斯菲尔德的几部短篇小说,德国佛古的长篇小说《漩涡小子》,中世纪法国吴加让和倪阿兰的故事,意大利作家达农·武雪的《死城》,伏尔泰的作品《甘地德》。同时,他充满诗意,写了许多诗。他的《精神革命的狂怒冲刷在你迷人的河两岸》(徐志摩:《再见康桥》)最为经典。他的偶像不再是美国的汉密尔顿,而是英国的雪莱和拜伦。他改变了方式,进入了诗人的行列。[1]“新月”课程
人们看徐志摩和他的作品,总会联想到新月派。他们视他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称他为新月派的“领袖”。这是因为新月派的形成和消亡都与他密切相关,他参与了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他的作品反映了新月派的鲜明特点。
从新月社成立到逐渐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新月派,大约用了十年的时间,徐志摩在其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922年回国后,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诗歌。
1923年春天,徐志摩在北京开了个社团,编剧演戏,开年会,灯会,逢年过节唱歌。
徐志摩故居
诗画,徐志摩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本诗集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一词作为俱乐部名称,故名新月俱乐部。同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一起创办《现代诗评》,并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翻译的。
1925之前,徐志摩本人不仅写诗,还联系新月社成员搞戏剧活动。1925 10,徐志摩编辑早报副刊。同年,北大教授赴欧洲,游历了苏联、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国。
4月1926,1,晨报副刊在北京编辑。此时闻一多已从美国归来,并参与了诗集的编纂。除了闻一多主编的第三期、第四期和饶孟侃主编的第五期之外,所有期都是徐志摩主编的。徐志摩还写过《诗歌杂志》和《诗歌杂志假期》。刻诗家们致力于中国新格律诗的创作和诗歌艺术的探讨,因此《晨报诗刊》的创办标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新月诗派的宗旨是“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都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俞渝《志摩诗》)。同年移居上海,先后在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南京中央大学(1949更名为南京大学)任教授。而胡适、闻一多等人创办了“新月书店”和“新月杂志”。
1927年春,由于政局变化等原因,新月社部分成员聚集上海。这个时候,徐志摩也和陆小曼结婚,搬到了上海。徐志摩到处走亲访友,联系闻一多、胡适、邵、梁实秋、余、久等人,在上海环龙路环龙山庄创办了月牙书店,胡适任董事长,余尚深任经理,久为接班人。同年,徐志摩还出国旅行,到过英国、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
1928年3月,徐志摩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任教授,同时创办《新月》月刊。同年10月6日165438《告别剑桥》第一期1928 12 10,《新月》月刊,卷1,署名徐志摩。《新月》出版了四卷四十三期。
65438-0930任中国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当选英国诗歌学会会员。同年冬天,他到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 65438+10月20日徐志摩、陈、邵、等。另办季刊《诗刊》,徐志摩当选笔会中国分会理事。第四期,1931年9月,陈从《晨报诗刊》、《新月月刊》、《诗刊》中选取了十八位诗人的新诗八十首,编成《新月诗选》。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月诗派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徐志摩的作品像孙建平。
193111109上午8点,徐志摩乘坐中华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专机从南京北上,他要去参加林当晚在北京协和礼堂为外国使节举办的中国建筑艺术讲座。飞机到达济南南部的党家庄地区时,突然大雾弥漫,难以辨别航向。为了找到准确的航线,飞行员不得不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山(现济南市长清区古云湖街道办事处)后立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全部遇难——两名飞行员和徐志摩。除了林的直接原因外,他的死因还与陆小曼迟迟不同意北上、大雾的影响、主机工程师王前一天深夜忙着筹备女儿的婚事以及飞行途中精神不佳有关。蔡元培为他写下挽联:说话是诗,行动是诗,终身行为是诗。诗的意义渗透了,有了自己的天堂;可以坐船死,可以坐车死,可以躺在隔间里死,不小心死了也不用怕路。
徐志摩去世后,新月派以梁实秋、胡适等人为主。到6月1933,《新月》出版四卷七期停刊。《新月》出版期间,不仅出版了新月派成员的作品,还出版了郁达夫、巴金、丁玲、胡也频等具有进步思想的作家的作品。然而,这是新月派活动的后期。后期虽然成员不同,但就其整体政治倾向而言,日益反动。但新月派从事诗歌创作,似乎这条研究新诗的“主线”并没有中断。
综上所述,从新月社的建立到新月派的形成及其主要活动(尤其是文学活动),徐志摩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他的确是新月派的代表,对新诗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影响作用。但他们过分追求形式和格律,误入歧途。特别是徐志摩后期的思想和创作出现了危机。他感叹:“一年又一年,新月看起来圆,圆看起来不完整。”(爱的启示)[1]图集来源:徐志摩记忆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