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科学的北极探险。

英国人在通往中国的西北航线上苦苦寻找了几个世纪,基本以富兰克林的失败告终。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枚金牌落入了挪威人手中。

1872 16年7月,阿蒙森出生在挪威,挪威的一半国土位于北极圈内。甚至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就树立了超越北极的雄心。1897年,他中断了医学院的学业,作为大副加入比利时舰队考察南极,并在那里度过了冬天,这进一步增加了他对极地探险的兴趣。1899回到挪威后,他把目光投向了北极。

1903年6月6日午夜,还下着毛毛雨。为了躲避债权人的恐吓和阻挠,他和六个精心挑选的伙伴悄悄离开奥斯陆码头,驶向茫茫大海。8月20日,他进入拉卡斯特海峡,两天后,他登上了富兰克林过冬的岛屿。然后,我在威廉国王岛度过了我的第一个冬天。富兰克林的探险队就是在这里全军覆没的,但他们要幸运得多。他们不仅捕猎驯鹿,还结交了许多爱斯基摩朋友。

1905年8月26日,他们终于走出了加拿大北极的岛屿和冰山迷宫,进入了广阔的波弗特海。突然,一艘船出现在地平线上,这让他们大吃一惊。这是一艘来自旧金山的美国捕鲸船,隶属于白令海捕鲸船队。这意味着人们奋斗了几个世纪的目标终于实现了。找到西北航线终于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一年后,1906年8月的最后一天,阿蒙森随着一声长啸驶入阿拉斯加西海岸的诺姆港,宣告了他历史性航行的最后胜利。北极之外的梦想由来已久。早在1527年,一位名叫托尼的英国商人写信给亨利八世,认为有必要找到一条通过北极到中国的路。后来,威洛比试图通过1553的北极,1596的巴伦支和1607的哈迪斯找到一条通往中国的路。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却为商船开辟了一条新的航线。

200年后,出于同样的原因,莫佩斯在1773年再次尝试穿越北极,在1806年穿越斯科勒斯,在1818年穿越博坎,在1827年穿越潘瑞,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捷径。后来是美国人改变了这个过程的初衷。先是格蕾丝,然后是皮里,把向北极进军当成了一场纯粹的体育比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第一次试验失败后,皮里在1905向北极发起了第二次冲击。这一次,他带了200多只狗和几个爱斯基摩家庭,男女老少都有。男人可以运东西,女人可以缝衣服,小孩可以调节气氛。虽然这一努力也失败了,但它到达了北纬87° 06 ',离北极只有273.58公里。然后,在1908年7月,皮里向北极发起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冲击。这时,所有的赞助商组成了一个“皮里北极俱乐部”,帮助他解决所需的资金问题。这次一共22个人,包括队长、医生、秘书和一直跟着他的黑人助手亨森。还有59个爱斯基摩人,养了246只狗。9月初,“罗斯福”号抵达北极海域,把所有东西都运到了哥伦比亚角的陆地基地。2月的最后一天,1909,* * 24人,133狗从基地出发,踏上了漫漫远征北极之路。零下五六十度的严寒造成了严重的冻伤,风卷着飞雪,迷住了人们的眼睛。起伏的冰山撞毁了雪橇。后来,他们遇到了一条很宽的裂缝,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六天后,冰缝终于闭合,他们可以继续前进了。4月1日,他们旅行了一个月,* * *走了450多公里,距离北极214公里。这时,皮里送回来最后一批支援人员,只带着亨森和四个爱斯基摩人做最后的冲刺。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好几天的好天气。1909年4月6日,他们终于到达了最终目的地,北极就在他们的脚下!后来证实他们当时的位置是北纬89° 57′。人们追求了300多年的东西,他们只用了30多天就把它变成了现实。1926年5月9日,美国极地探险飞行员伯德和他的同伴贝内特驾驶一架三引擎飞机从斯皮兹伯根群岛的王湾出发,在北极上空盘旋。虽然他自称飞过北极,但他不敢着陆进行任何调查和探索,因此不仅他们的成功被认为毫无意义,甚至他们是否真的飞过北极也被怀疑。

两天后,5月1926+01日上午8点50分,挪威的阿蒙森、美国的埃尔斯沃思和意大利飞艇设计师诺布尔从同一地点出发,驾驶可操纵飞艇诺加。经过16小时40分钟的飞行,他们顺利降落在北极,这一行动使阿蒙森成为第一个同时到过南极和北极的人。然后经过72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于5月14日早上降落在阿拉斯加的一个小村庄。这也是首次从欧洲穿越北冰洋飞往美洲的航班,全长5460.3公里。

此后,人们仍然围绕地球之巅北极大做文章,创造了许多第一。比如1937,两个俄罗斯人第一次坐飞机登陆北极。1958年,美国的核动力潜艇首次从冰下穿越北极。1959年,美国潜艇斯科特号首次突破坚冰,在北极浮出水面。1968年,一位美国探险家自皮里以来第一次乘雪地车到达北极。1969年,一支英国探险队乘狗拉雪橇从巴罗出发,也到达了北极。1977年,苏联破冰船北极号首次破冰破浪,驶向北极。植村直己

1978年,日本勇敢的单人探险家直村(Naokimura)独自驾狗拉雪橇,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独自到达北极的艰难旅程。到目前为止,他也是唯一一个独自到达北极的亚洲人。六年后,他又一次独自登山探险,再也没有回来。他终于结束了探险生涯的旅程,长眠于阿拉斯加麦肯齐雪山的冰峰下。1947期间,重庆大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代表中国参加巴黎国际文化教育会议,后在当时中国驻挪威大使馆临时代办雷的帮助下,独自一人进入挪威北极圈内开展调查工作。回国后,他写下了《我在北欧看到的北极光》。重庆解放前夕,冯先生被国民党威胁要带家人去台湾省,于1962年逝世。他是第一个去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中国科学家。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高教授1949-1951受聘为加拿大联邦政府大地测量局工程师。期间,他带着几名助手进入加拿大北极圈内的一片无人区进行大地测量。当他们走到布西亚湾和布西亚半岛附近时,突然惊讶地发现,他们罗盘上的磁针就像一条领带,不能像以前那样左右移动。再看纬绘仪,原来他们的位置是北纬71,西经96,在地球北磁极!找到北磁极是难得的运气!因为北磁极总是绕着160公里的圆运动,所以让人着迷。幸运的是,刘冉从高空进入了北磁极。到1985,北磁极已经“跑到”北纬78,西经102,水平方向将近800公里。

另外,中国人进入北极最早的记录是:1958 11。10月,新华社驻俄记者李楠乘坐苏联直升机,前往北极冰盖上的苏联6号和7号浮冰进行实地采访。在这次旅行中,他从空中经过了北极。1993年,香港摄影师李乐诗乘飞机降落在北极。作为第一个到达极点的中国人,她在地球的顶端展开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到了90年代,北极的局势变得和平,开始接纳所有对它着迷的人。此后,高、魏、等一批科学家相继进入这一领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中国科学家也通过各种渠道参与了相关国家的北极考察,或在当地现有条件的支持下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

自1991以来,lasg与挪威北极研究所和斯瓦尔巴特大学合作,在斯瓦尔巴特群岛开展天气、气候和大气物理研究。

1992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部分科研人员应邀加入英国、挪威、德国的北极地质考察。

1993以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基金会等机构合作,开展北冰洋生物和海冰变化研究。

65438-0993,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合作开展加拿大北极岛屿冻土水文与冻土环境变化研究。1994年3月以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与美国阿拉斯加北坡政府合作,开展了1000以来阿拉斯加北坡气候与环境变迁的调查研究。65438年5月至1994年5月,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与美国阿拉斯加州北坡自治区政府合作,对波弗特海浅水区的鲸类种群和生态习性进行了调查。

65438-0995,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与挪威北极研究所、斯瓦尔巴大学合作,在斯瓦尔巴群岛开展冰川学研究,先后有3人参加野外考察。

1996年4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与香港极地科学促进中心合作,在格陵兰开展测绘研究。北极通常指北极圈以北(66° 33′n)的区域,包括北冰洋大部分水域、格陵兰岛、冰岛等岛屿,以及欧亚大陆和北美北部地区,总面积约21万km(平方),其中陆地近800万km(平方)。有学者以最热月份10℃的陆地等温线和5℃的海洋等温线作为北极地区的南界,总面积约2700万km(平方),其中陆地近12万km(平方)。

北极的土著是因纽特人,总人口近500万,包括拉普等19个分支,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属于蒙古人种。

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始作俑者”之一,海冰、洋流和气团的变化直接导致全球变化或异常跳跃。苔原地带位于北极,面积为65,438+0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封存地。在过去的200年里,该带向北收缩了300-480公里,导致大量的固碳氧化进入大气,加剧了温室效应的节奏。近100年来,北极苔原带平均气温上升了2-4℃,对周边地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北极脆弱多变的自然环境使其成为全球变化的重要“指示器”。极光、哨声、磁暴等有关太空对地球作用的信息,只有在极地才能捕捉到,这不仅为研究日地关系,也为空间科学提供了天然的“试验田”。人类历史上三次大规模进军北极,不仅形成了独特的冰雪文明,也提供了人与自然互动的典型范例。尤其是在人类面临生存与发展这一共同命题的今天,探索和分析北极地区的人地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北极的酸雨、雾霾等环境污染已经开始向中低纬度蔓延,中国也受到了它的侵害。研究其分配机制和路径,可以为21世纪中国人居环境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将是新世纪的重要资源,尤其是能源基地,北极资源的开发必然会引发许多环境问题。研究环境的脆弱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国际北极科学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几乎涉及所有学科。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也有少数科学家以各种形式参与了一些调查研究项目,但我国正式的团队考察是从1995开始的。3月1993,10由中国地理学会等7个全国性学会发起,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筹备组”成立。6月24日,孙枢、周秀吉、马宗晋、陈云台等科学院院士和相关极地专家全面论证了筹备组提出的北极科学考察和全球变化剖面研究的计划和设想。一致认为应将其作为中国北极科学研究的长远规划,目的是开展北极和全球变化研究,为21世纪中国生存环境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1994年2月24-26日,筹备组召开了首届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研讨会,孙洪烈、周秀吉、马兴元、李廷栋等科学院院士及相关极地专家参加。审定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优先领域和重点项目,拟定了1995和1996两阶段科学考察路线、项目和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经过相关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反复酝酿,即围绕全球变化这一核心,形成了首次北极科学考察的工作内容和实施方案。开展冰雪、海洋、环境、遥感、生物生态等方面的研究。,所有的选题都是在大量国外同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并没有穷尽,而是着眼于现有条件下可能孕育的生长点。

1995 65438+10月19 -27,在东北松花江冰面上进行封闭模拟训练,检验全体预备队员的身心状态和仪器设备的操作性。之后,各级论证会对项目的实施方案和承担者的能力进行了详细的审核,并在主管部门的认可下完成了团队。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是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一次大规模海外考察。它是在政府支持和私人筹资下运作的,得到了新闻界、科学界和企业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考察队共25人,除1人来自香港外,其余来自国内7个部委,涉及18个单位。

65438+1995年3月31,队员全部出境,经美国前往加拿大哈德逊湾进行举重滑雪和狗拉雪橇训练。4月22日,7名科考队员从加拿大北极群岛康华里岛的莱索勒特基地(74 N)出发,沿冰面以80 W从88 N向北极进发,穿越北冰洋两大重要体系波弗特海环流区和极地洋流带,于北京时间5月6日10: 55抵达北极点。* * *采集各类样品542个,获得上万组观测数据,拍摄典型样品图像数千幅,大量文字和电视记录。此次科考任务的圆满完成,填补了我国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空白,证明了我国科学家有能力深入北冰洋腹地开展科考观测和采样。部分科研成果和野外实施已提交199565438+2月21日在美国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北极科学大会,为我国加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奠定了基础。不久后,首次北极探险让近400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1995联合评为中国十大科技新闻。

本次调查期间开展了冰雪化学研究,在亚北极区内不等间距布点,从北纬88度到北极点间距为10km,并在各点进行了雪坑、海冰芯钻探和气象要素的观测取样。在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查明了北冰洋表层冰雪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征及其环境意义。与亚北极地区地表冰雪的化学成分相比,现代环境污染不仅在亚北极地区和北冰洋腹地浓度较高,而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冰雪中储存的环境信息也表明,北极地区的温度近年来一直在上升。与南极地表冰雪研究结论相比,北极地区不仅表现出人为环境因素扰乱自然过程的现象,还具有对人类活动敏感度降低的特点。

由于本次科考海域覆盖着浮冰,传统的海洋学研究只能通过在站点钻冰来实现。设5个站,1站分别设在82°和84 N。在每个站,用100组/米的数据密度观测温度和盐度深度,用100-500组/米的数据密度观测海水的流速和方向。在0m、30m、100m和200m间隔采集水样,初步揭示了波弗特涡旋区流场的分层特征、剖面特征、剪切特征和水平衡。全面了解该区的温盐特征,划分水系和水团范围。研究了海洋微循环及其垂直稳定性和对流特征。通过对水体中营养元素和化学元素的分析,揭示了该区重金属元素和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水中的化学元素对北冰洋环境具有重要的示踪意义。极地冰动力学的研究主要包括冰漂流和冰厚。观测期间海冰的平均拉格朗日漂移量是通过每天晚上露营前和早上出发前的反复位置测量确定的。研究表明,在北纬89°附近,跨极洋流与波弗特海涡旋的交汇处,海冰的漂移速度最大。海冰厚度的测量采用小尺度观测和大尺度观测相结合的方法,距离中心点100米以内为1-10 m,大尺度观测以小尺度观测为基础,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基本掌握了极点附近海冰的漂移规律、冰厚分布及其与往年的差异,配合海洋学研究,

讨论了北冰洋海水和海冰的热力学过程。

考察队还调查了北冰洋沿岸地区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采集了各种沉积物剖面和树木年轮样品,收集了有关观测站的资料,结合实验室分析,全面了解了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结构和演化过程;在北冰洋地区,记录每日气象要素,采集表面冰雪样本,分析人类活动对极地海洋的影响。收集大气气溶胶样品,分析不同地区气溶胶的特征;不同地理单元的重金属元素组成反映了二战以来全球工业发展对北极地区环境的影响强度和变化过程。寒冷地区环境自净能力存在明显的地带性差异,这将是极地可持续发展中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对沉积物的研究表明,现代北极的气候有变干变暖的趋势。与其他地区相比,北美北极似乎具有时间提前和振幅放大的特点,是全球变化的重要预警区。

考察组调查了苔原带和苔原-沙漠过渡带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地理分布,并对植物群落的CO2代谢进行了测定。监测生态环境因素的近期变化;调查土壤样方,采集各种土壤样品,分析极端环境下的地球化学过程;对不同地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因子的调查揭示了极地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极地生物多样性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为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