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大学名称

是的,但是比中国严格。在一些单位,职称对一个人的声誉和前途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尤其是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不能晋升到更高一级的职称,就等于失去了前途。有人主张中国的职称评聘制度应该向国外靠拢,那么国外的教授是如何确定职称的呢?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华裔教授袁讲述了他在国外的所见所闻。

在美国,有顶尖的哈佛和耶鲁大学,其他大学分为三个等级。某个州的地方大学的正教授就是不能和哈佛大学的正教授持同样的观点,这是市场经济竞争的结果。名牌大学和普通大学的教授工资可能相差好几倍。虽然都叫教授,但由于单位不同,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差别很大。这并不是说二三流学校的教授比一流学校的教授差。一般来说,名校的教授以科研为主,而所谓的二三线学校要求教授以教学为主,但本科生会得到教授的直接授课。无论如何,这种制度符合市场经济的现实,极大地鼓励了竞争,促进了社会进步。

有没有各种学校,各种评判教授的标准?不完全是。美国大学所做的事情,非常注重与自身情况相似的标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做得更好,提升自己,这样教授就会被优胜劣汰。这是另一种充满良性竞争的机制。那么,在一个学校里,教授是如何晋升的呢?评价标准有三条,也就是说教授要在三个方面积累自己的资本:教学情况(综合每学期期末学生匿名填写评价表反映的教学情况)、科研情况(大专院校要求每年至少在比较著名的期刊上发表一两篇文章,以科研为主的大学要求更高)和公共服务情况(包括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一般情况下)。教授可以报销一年参加学术会议的大部分差旅费和住宿费,如果做学术报告或者在学术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每次参加会议都会额外给予一笔补贴。美国评职称的制度是一环扣一环,并使之良性循环:(1)让教授等人,一个萝卜一个坑,优胜劣汰,而不是一群和尚争一碗粥;(2)我和自己较劲,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也不能怪别人,只能努力达标;(3)由于终身教授全部参与评价,这个过程透明度高,其次鼓励被审计单位和教授建立五六年的健康人际关系;(4)评委范围广,层次多,杜绝了走后门和人脉关系。

世界各国报纸和通讯社的体制不同,记者和编辑的工作系列、工资和报酬也有很大差异。第一,英美没有统一的职称规定,报社、杂志社、通讯社都有自己相应的制度。一般来说,编辑分为主编、编辑、助理编辑、初级编辑四个等级。初级编辑下面有实习生,不是编辑。“初级编辑”在中国相当于编辑,“助理编辑”有发表权。记者分为三类:“高级记者”(即“资深记者”)、“记者”、“助理记者”。记者比编辑低,有些高级记者甚至可能相当于助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