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建立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是什么?
帝国大学
创建于1898年7月3日,在戊戌变法中,是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创办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前身)。史静大学堂是当时全国最高学府,也是最初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治理全国教育。
1898年7月3日,清朝光绪皇帝正式下令建立史静大学堂。原校址位于北京景山东街(原马庙)和上海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史静大学是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创建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是西学的总教师。《史静大学章程》是梁启超在清光绪皇帝批准下制定的,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大学章程。章程提出了“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认为“两者互为需要,缺一不可,身无准备,方能成大器”,强调大学堂的核心是培养人才,以“培养未来之用的非凡人才”作为建立大学堂的宗旨。
同年,史静大学堂图书馆大楼建成,这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化新图书馆之一。1900年,史静大学堂先遭义和团袭击,后被八国联军的德俄侵略军占领为兵营。校舍、书籍和设备严重受损,大学礼堂被迫关闭两年。1902年,战事平息后,清廷下令恢复史静大学堂,图书馆也于同年复位,官修大臣张百熙被任命为管理大臣。张百熙先办速成班,分为官学堂和师范学堂。1862洋务运动时期创建的史静文同堂也被并入大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