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加拿大留学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去加拿大留学的利与弊

劣势

1.学校很少。加拿大的大学不超过100所,学院只有200所左右。看看美国,唉!别说话了。。。但是不要怪加拿大,毕竟人少,人口是美国的十分之一,多一点!为什么需要这么多学校?。。

2.申请学校很难。不仅对高中成绩和考试成绩有一定要求,有些高校还看重高考成绩!如果你想上大学,如果你没有取得好成绩,那真的是希望渺茫。而且雅思基本都是6.5,双录取不是所有学校都有的。

3.加拿大研究生数量少,本科生很难进名校。研究生这个阶段,所有名校都很难进。本来学校就少,研究生就少,适合你的研究生专业就更少了。

4.签证申请比美国签证申请难。加拿大是世界上学生签证拒签率最高的国家,所需文件数量简直多的离谱。不注意就会被拒绝。更何况你会在18开始全面采集指纹。

5.申请奖学金很难。加拿大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公立的。没有大财团的支持,很难申请到奖学金。加拿大大学提供的本科奖学金机会较少,硕士和博士奖学金机会较多,但大部分人都去读本科。

6.加拿大排名掉了也不错。主要是竞争对手太强了。有人涨就有人跌,加拿大几所名校就被挤出来了。但是国内一些公司都盯着排名!

7.回应总是半拍。加拿大是出了名的二流子,慢到想打人。只是新闻变旧闻,美国各种大学排名,评选,统计都搬不动了。让我们看看加拿大。哪些信息找不到?可能是n年前就发现了,有时候是模棱两可甚至矛盾的。

8.把所有的学校都列出来并不容易,有时候学校招生的负责人对于是否需要HKCEE的成绩,高考成绩,GPA要求,预计录取多少人,语言达不到最后怎么办都很茫然。

9.太多中国人相信我,不说英语也能在加拿大生存。很多同学感叹,来了之后,英语没有太大提高,却说着666的粤语、东北话、河南话、山东话。

10.学校宿舍有限,基本只招大一新生。加拿大的炒房导致租房难,房租贵,房子少。留学生几乎无家可归。而且留学生越来越多,人数增加了,宿舍供应跟不上。

11.在北方气候寒冷的地区,有半年是冬天。怕冷和韩志的南方女孩仔细想想,下大雪的时候还要上学。对于车主来说,冬季必备的健身项目就是“挖车”。另外,我昨天穿了短袖,今天可能会穿羽绒服。。。

12.看看乡村相对于中国繁华的夜生活,再看看加拿大,就是乡村。平心而论,只有加拿大才是唯一有资格被称为村庄的地方。除了三大城市,其他地区都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如果加拿大留学的地方那么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留学生挤着要去?因为去加拿大留学有很多好处!

1.世界级名校整个体系是加拿大教育最厉害的东西。有三所名校连续多年排名世界前50,分别是达瓦、麦吉尔、UBC,都是留学生梦寐以求的地方。也有很多大学排名世界前200,教育水平均衡,没有文凭作坊生存的土壤。

2.教育质量检验一所学校能否合格的唯一标准是教育质量。宽严相济并不总是坏事,最重要的还是要学真本事。加拿大的学校要么会把录取卡做的很严,要么会用超残酷的淘汰法来逼你进步。

3.成本低重要的说三遍,加拿大的教育性价比最高,学费远低于其他热门国家,有时只有美国的一半。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UBC大学、滑铁卢大学都是公立大学,公立大学有政府补贴,所以收费会相对便宜。

4.教育体系适合中国学生。英国和澳大利亚相比,本科三年,硕士一年,博士三年。加拿大属于北美教学体系,更适合中国学生无缝衔接高中和大学,学位也是全球认可的。

5.英法双语的魅力是很大的。英法双语在加拿大的魅力倍增。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可以让你的生活更有可能,更精彩。英语能不能进步,全靠主观努力。为什么印度学生英语那么差却很活跃?因为人们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

6.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可以在学校工作,毕业后可以拿到三年工作签证。无论是毕业后找工作,还是以后申请移民,都需要积累重要的工作经验。

7.真正的移民机会很多小伙伴都是来留学移民的,加拿大也愿意接受留学生移民。国家和省提名的机会很多,其中技术移民和省提名移民更适合留学生。安大略省、BC省、阿尔伯塔省难度都差不多,曼尼托巴省相对简单。

8.社会治安政治稳定每天被恐惧压得喘不过气来怎么好好学习?这样一来,就有必要让敢让你出国留学的父母怀疑你有没有付出。加拿大的低犯罪率是有根据的,而且有很多外国人,所以谁也不应该歧视任何一个是外国人的人。

9.惊心动魄的自然美景如何展现自己,捕捉流动的北极光,呼吸班夫纯净的空气,感受雄伟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在风景优美的国家公园散步、露营、冲浪、漂流、滑雪?比朋友圈晒几个包的风格高几个层次。

10.有很多好吃的,可以吃到正宗的中国菜。中国菜在其他国家味道不好。如果你想在国外吃到正宗的中国菜,你必须在温哥华或多伦多。另外,加拿大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直接体现在饮食上,比如正宗的中餐、日本菜、法国菜、意大利菜、墨西哥菜等。吃货们唯一要担心的就是自己飙升的体重。

详情请戳大连学为贵订阅号(dlgui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