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昆曲的历史
北方昆曲,简称“北昆”,是中国古代戏曲昆山腔的一个分支。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和河北中东部地区。因长期与易腔(高腔)联合表现,故称“坤易腔”。辛亥革命后,曾被称为“莱文昆曲”,但在建国后的今天改名。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昆曲已经传到了北方。清初,江苏的昆曲社和艺人不断北上献艺。清政府曾称昆曲为“雅布”,并将其移至故宫。乾隆、嘉庆(1736-1820)以后,被称为“花部”的秦腔、徽调、汉调相继入京,昆曲逐渐衰落。道光光年间(1821-1850),民间没有纯粹的昆曲社。一部分回到南方,一部分隶属于徽班与皮黄艺人合作,后来发展成为京剧中的“京昆”派。另一方面,昆曲与彝剧(高音)同台演出,发展到河北中东部,与当地民间艺人融合,逐渐形成北方昆曲的一个分支。同治初年(1862-1874),醇亲王伊欢在府中设了一个安庆班(后改名为班),也唱昆曲和伊。光绪十六年(1890),春亲王驾崩,恩荣班解散。大部分艺术家回到家乡,在家乡活动,教了一大批幼儿。民国初年,虽然政局混乱,但北方昆曲也有很大发展。当时,著名的昆曲演员,如王益友、朱一正和郝,仍然表演两种昆曲,但昆曲比彝剧多。1917年,著名昆曲艺术家侯一龙、马、韩世昌组成社来京演出。演员中有郭蓬莱、陶仙亭、陈蓉晖和朱孝义。后来王一佑、郝、、侯玉山、魏庆林也加入进来,阵容比较整齐。而且,由于荣庆社是专门表演昆曲的,并由著名作曲家、北京大学教授吴梅、赵协助,经新闻界介绍,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韩世昌也因此获得了很高的声誉。1919五四运动后,荣庆社南下上海等地演出。此后,他们以荣庆学会和青香学会的名义在京、津、沪、宁等大中城市巡回演出。1924年,因天皇加冕,日本邀请韩世昌等人带领部分荣庆社团成员赴东京等地演出。除了原班人马,还增加了侯永奎、马祥林等青年演员。同年,白云生组建了庆生社,并在京、津、保等地演出。得到了京剧界的支持,与京剧艺术交流,扩大了昆曲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北方昆曲屡遭冲击,特别是1938年天津发生水灾,陶显亭、侯一龙等多位名家相继去世,北方昆曲损失严重。抗日战争胜利后,约见了韩世昌、侯永奎、马祥林、侯玉山、魏庆林、白、、侯炳武等。在北京,并再次组成庆生社在吉祥、华乐等剧院演出。后来由于观众少,被迫分散,有的跳槽谋生,有的随京剧演出,却难以挽回没落的厄运。建国前夕,北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