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科课程真的很水吗?

在此期间,教育部公布消息称要给大学生合理负担,不能让他们随便毕业,引发热议。

我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这是谁的大脑?在过去一年的大学生活中,非常担心如何“生存”,导致发量持续下降。王霸洗发水在日常讨论话题中只占很高的比例。在朋友圈里,经常会出现两种刷屏现象。开学了,抢不到课,到了年底,哭着要火葬场。就我身边的人来说,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充实踏实的大学生活,都希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毕竟变好了,没人会拒绝。

所以这个消息出现后,很多人都是惊喜交加,欢呼“应该是这样的”。我非常理解这一点。我的一些同学去了二本或专科。他们普遍报告说,全班分成两组,一组睡觉,一组打游戏。课程结束了,就算你再努力学习,在那种环境下也会引人注目,连老师自己都不抱任何期望和信心。任何学校都有人“混到毕业”。就算是大学,也难免有些课程枯燥、“水”、恶心。如果要毕业,通过专业课就差不多了。其中文科好于理工科。所以有网友说大学生“闲着没事干,累的筋疲力尽”,我很赞同。

经常说中文系(或者其他类似专业)是养老专业,一天三四节课甚至更少。我有一个同学入学前很担心,说一定要自己多读书,不要被抛弃。后来事实证明,很多中国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强制要求的几万字的作文,就已经叹气了。再加上一长串看不到的书,就更悲剧了。

那么问题来了,文科课程真的很水吗?

在我自己的学校,文科勉强能算国内前5。一个学生,假设一周35节课(一节课50分钟),挺多的,但是一般每节课的内容密度都不是很大。其实不是大学课堂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有用,也不是每一句都一定正确,作业量也因人而异。在我选择的课程中,每学期至少有一门课不是那么容易,甚至可以说很难完成。而且往往越难的课程学得越多,所以课程设置中最重要的不是课程数量,而是课程质量。当然,学分数必须足够毕业,一般都能达到。很多同学可能努力学习是为了展示自己或者安慰自己,但是又不想太累,所以选择了很多水课。实际上很大概率会浪费上课时间。如果你真的想专注于一门课程,你应该每周阅读数百页的书籍和扩展材料,写讨论问题,写论文,期中考试和班级小组报告。如果这门课还是英语,你的英语水平不太好,任务会更重。

文科类的课程,尤其是文史哲,很多老师都不会太严格,但是如果你真的想掌握你上课讲的内容,你需要了解、记忆、内化你讲的内容,比如文史哲、艺术、传播、教育等等,这样你才能真正的学习这个专业。所以第一节课,经常可以看到老师在ppt之间不断切换,每个ppt都有7-8本推荐书籍。不读,没人管你,这就需要你非常自律。毕竟我是大学生,我要为每一个选择负责。

文科课程一般有几种类型。一种是知识性的,硬货很多,都要背。学了这门课,好像知道了很多新的东西,在旅游或者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真的可以大显神通。另一种是思考,不要求你记住什么,但要求你在遇到案例材料时,给出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上完这种课,你的思维能力和审美素质可能会有所提高。还有一种技能型,专门训练某些能力,比如听力、写作、口语等。认真学习技巧后,一般会有所提高,比较实用。

所以,文科课程也可以很有“知识性”。教育部增加负担无可厚非,但方向不可偏颇。当代大学生都知道,只有学习没有用,只有学术,所以都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实习兼职,志愿服务,比赛。很多人熬夜工作,忙得一天都不沾地。生存的压力是巨大的,否则不会有“佛系”这个说法。

应该承认,学校有些课是“明明没人想听,却不得不上”。同时,学校的东西和进入社会后的工作需要衔接不畅也是一个问题。如果这些能够得到纠正,最终将有利于教育的整体发展。

至于文科课程没水用,这个不是本文重点,后面再说。

沙发

从开学到现在,我一直在上课,逃课换课,各种晕乎乎的操作,只为了这学期过得充实有益但又不超出我的能力。但是今天上完最后两节课,我发现我还是低估了老师可能布置的作业数量,尤其是我同时上了这位老师的两节英语专用课。

感谢阅读,有点散漫,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