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关于党组织活动的新闻稿。
2008年5月12日14: 28,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造成阿坝、成都、绵阳、德阳、广元等地重大生命财产损失。灾难的突然降临震惊了全世界。作为唯一一家距离震中最近的国家级大型综合医院华西医院,在人民财产遭受重大灾难的关键时刻,医院党委会同行政,第一时间向全院党员干部吹响了抗震救灾的集结号。快点,快点,一切为了伤员,救死扶伤,一切预案都是围绕一线制定的;人员全部聚集在一线,渠道全部向一线开放,物资全部在一线保障,充分发挥州级下属医院的骨干支撑和引领作用。在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勇敢、沉着冷静、负重前行、连续作战,全心全意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截至2008年6月12日,华西医院* * *收治地震伤员2695人,经紧急救治后分流872人,住院1823人,其中重伤员总数达1153人,手术1347人。是汶川地震医疗救援工作中伤员最多、危重病人最多、手术最多、医疗资源投入最大、死亡率最低的医院。现已成为抗震救灾疑难危重患者诊疗中心、卫生部灾后心理干预中心、卫生部抗震救灾省外医疗队后勤物资供应中心、受灾患者远程在线协同治疗中心。全院2500多名党员干部万众一心,为灾区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争分夺秒,与死神搏斗,冒着生命危险忘我冲锋在前,在鲜红的党旗上写下了* * *生产者对人民医疗卫生事业的忠诚,为党的87岁生日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沉着应对灾害。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以院长、党委书记郑为组长,全体队员为组员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和指挥中心,明确了“发挥全院力量,有一线希望,尽一切努力抢救灾民生命”的组织分工和战斗目标。
在地动山摇、房屋摇晃、通讯中断的第一时间,院长、郑党委书记和团队成员迅速赶到手术室和各业务区,亲自指挥医疗业务区各大楼的病人疏散,鼓励医护人员保持冷静,坚持病人安全第一的原则,并要求医生和护士在疏散过程中与病人在一起。医院迅速向四川省地震局核实灾情,并通报全院,要求除手术室和危重病人外,全院住院病人有序撤离病房至室外空地;院内各级干部赶赴现场,以总支、分院为单位,与医护人员一起向患者及家属汇报情况,安抚其情绪,守护救治;对于在病房和ICU不能活动的危重患者,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全程陪伴监护,尽一切努力确保患者安全;在地震和多次余震中,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压住手术台,防止移位,互相安慰,互相鼓励,冷静地坚持手术。地震后三个小时,56台手术全部完成后,他们离开了手术室。在医院近5000名住院病人的疏散过程中,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全院职工尽职尽责。整个工作井然有序,没有发生死亡和纠纷。科学有效的组织领导,在关键时刻有效保障和维护了医院的稳定。
“那一刻,我们一定会站起来”,这是华西医院全体党员在灾难面前许下的承诺。灾难发生时,肾内科血液透析病房的58名患者刚刚开始透析,巨大的恐慌导致部分患者拔出针头冲出病房。“不要慌,我们的医护人员一定和你一起安全撤离”。那一刻,目光迅速聚焦在党支部书记米旭华身上。在他的带领下,医护人员迅速对50多名患者进行了回流,40分钟后,所有患者被疏散至安全地带。年轻党员黄琴护士在护送重病患者安全离开后,迅速跑上楼,继续疏散患者。那一刻,她已经完全忘记了肚子里还有一个未出生的婴儿...血液科设在医院第一住院楼的顶楼14楼。面对着左右摇晃的病房,党支部书记牛婷那一刻迅速决定,“组织所有能自行行走的病人分批运送到楼下空旷地带。对于走不动的病人,全科室的医护人员哪怕是一个一个抬,也要保证所有病人的安全!”这时,科室里的年轻党员居民戴阳、匡普,入党积极分子刘志刚博士和研究生董天主动要求留下来照顾病人,其他医护人员护送他们撤离。“下午两点是手术高峰。很多病人都打了麻药。最基本的生命支持需要仪器来维持。怎么能丢下病人跑了呢?”麻醉科党支部书记罗超志简单地说。当时一个孩子刚做完眼部手术,躺在手术台上。在给予肌肉松弛剂后,他因胆碱酯酶缺乏而无法醒来。普通人手术后十几分钟就能醒过来,但那天他们在无数次余震中默默守护着孩子的生命。四五个小时后,孩子终于醒了,她妈妈忍不住哭了。那一刻,ICU的医护人员正在接受成都晚报记者的采访。面对仪器的突然错开和玻璃咔哒的声音,医护人员立即回到自己的岗位,第一时间安抚患者。当焦急的家属在第一时间打电话询问病人的情况,当闻讯赶来的家属冲进ICU病房时,看到病房里平静如常,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仿佛地震从来没有发生过。他们热泪盈眶,对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成都晚报记者为全体医护人员拍照。那一刻,他们选择了和患者在一起。如果大楼倒塌,如果不幸发生,这张照片就是他们的集体照...那一刻,患者们说:“地震发生时,我们很害怕,但看到没有医护人员离开我们,我们的心就踏实了;我们在楼下的时候很担心,但是看到你一圈又一圈的找我们,我们就放心了;回到病房时,我们有些犹豫,但看到医护人员都围在我们身边,我们睡得很踏实。”
通过核实灾情,医院党政立即认识到医疗救援工作的紧迫性,召开医院应急干部会议,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公布指挥中心联系方式,对抗震救灾和医疗救援工作作出紧急部署,明确了“发挥医院的力量,抱有一线希望,尽一切努力抢救灾民生命”的战斗目标;要求所有员工坚守岗位;开通绿色通道,紧急救助受伤人员;调整床位,腾出床位,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停止所有工作人员休假,为急诊科配备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手术室资源全力保障伤员救治,迅速组建由24名医护人员和6辆救护车组成的抗震救灾医疗队,准备好所需物资,于17: 00出发奔赴重灾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做好各种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准备,保证医疗救治;要求各级党组织在灾难面前切实承担起服务病人、凝聚人心的责任,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 *党员要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勇挑重担、无私奉献的连续战斗作风,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在灾区人民危难之时,在祖国需要的关键时刻,我们要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守望相助,尽最大努力打好抗震救灾这场硬仗。
第二,党是保证医疗的坚强后盾。
“生命大于天,震区送来多少伤员,我们就救治多少”,这是华西医院对社会的承诺。随着医疗工作拉开抗震救灾大幕,我院党委迅速围绕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的所有* * *生产者,把抗震救灾工作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统一全院职工的思想。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有关部门抗震救灾工作总体部署的紧急动员和快速传达;准备好了,全院党员干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及时有序落实;主动关心,注意全面收集和掌握全院家属受灾情况,及时走访慰问;密切关注全院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宣传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弘扬正气,动员一切力量,引导全院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抗震救灾的重点工作上来;关爱服务,高度重视伤员的安抚工作,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奉献爱心,在全院广泛开展为灾区捐款活动。在捐款的基础上,党员再次主动缴纳特殊党费1.2万余元,员工捐款50余万元;加强监督,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全程参与社会捐赠,加强对抗震救灾款物的监管,确保救灾款物全部用于受灾群众,发挥最大效益,切实体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受灾群众的亲切关怀。全院干部职工思想统一,精神饱满,士气高昂,行动迅速,为最大限度地接收和救治受灾患者做好了准备。日间病房的84张病床被紧急腾出,并被调整到一个独立的住院治疗单位。各科室紧急调集病情稳定的轻症患者出院,减少了入院的普通患者。5月12日,转移床位200多张。从5月13到5月22日,医院在连续救治伤员的同时,每天保持400到500张空床,其中200张左右可供伤员集中救治。集中床位由骨科管理,骨科三个病房扩大到八个。开放所有手术室,停止预定手术,手术室资源全力保障受灾伤员救治;全院各科室调整骨干,集结力量支援急诊、骨科、ICU、日间病房、手术室。同时,医院及时派出3个工作组分赴广元、绵阳、德阳、都江堰等灾区,与一线医疗机构沟通,建立危重伤员转诊机制,与成都市各医疗机构沟通,建立轻伤员急救分诊和住院转诊机制,加快床位周转,增加危重伤员救治能力。医院紧紧依靠专家团队,预见医疗需求和质量控制要素,建立科学流程,以一流的团队和精湛的技术保证救治质量,降低伤员死亡率和致残率。
在抗震救灾的十多天里,医院党委书记郑和党委委员、院长都把医院当成了自己的家。他们每天休息两三个小时,有时刚躺下,轰鸣的救护车就让他们精神奕奕地重返工作岗位。在他们心里,伤员和工人比家人更亲。他们尽力帮助解决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实际困难和伤员的一切困难,组织建筑专家免费对职工受损房屋进行评估,不能居住的及时支付房租;组织员工及时看望因地震受伤的亲属。给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发慰问信和当地的小灵通,把慰问的小卡片放在每个人的房间里,及时通知他们到原单位工作生活。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要求党支部书记关心、爱护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对灾后收治的伤员要关怀备至。在免费提供生活用品和餐食的基础上,出院时为每位患者提供一套全新的衣服和生活用品,将温暖具体落实到为伤员服务的行动中。由于灾情严重,医院一直在向国外派遣医疗队。该院党委副书记周瑞民、副书记景景自告奋勇带队奔赴一线。副书记周瑞民坚持说,我是当兵出身,战地医院经验丰富,就让我去吧。他悄悄通知家人收拾行李送医院,准备组织一声令下就出发。副书记景景坚持,作为一名* * *党员,此时此刻,废墟中伤者的呻吟声,废墟中孩子的哭声,帐篷里大批等待救治的病人,雨夜中排长队的献血者,让我无法静下心来,默默等待!我年轻,我坚持带领团队到一线。命令一下来,两个副书记手忙脚乱,副书记晶晶连包都没拿,直接跳上了开往前线的救护车。周瑞民副书记还连续三天随卫生部或单独带队赶赴德阳、绵阳、北川等重灾区;何、周、副院长、张伟副院长等院党委成员冒着连续几天的烈日高温,在凤凰山机场接诊、分诊、转运病人。渴了,饿了,太阳晒坏了全身,所以要坚持下去,因为肩膀上担负着生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重灾区汉旺的许多灾民患有与地震灾害有关的消化、呼吸和皮肤病,这始终牵动着党委副书记邓绍林的心。在确保了上千名学生的安全稳定后,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他和第一支总医疗队一起出发了。医疗队所到之处,母亲带着不到一岁的孩子来,儿子带着白发苍苍的老人来,行动不便的妻子坐丈夫的三轮车来,病危的老人被志愿者用简易担架从山里抬出来,一村一村的救援官兵也带着孩子来...医疗队的成员们顶风露宿,只为尽最大努力减轻灾区人民的痛苦。
作为一名39岁的党员、党委委员、骨科主任,裴福兴同志在这场抗震救灾的战斗中,牢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血誓,冲锋在前,为那些急需救治的鲜活生命,把自己所有的体力、健康、心血、感情都集中起来。这个被同事们称为“铁人”的战士,在灾后的十个昼夜,240个小时,14000分钟,每天小跑往返数十公里。如果肚子疼,拉肚子,吃一片;90岁的婆婆病重住院,她的病房离他所在的科室只有100米。在这十几天十几夜的时间里,他从未走出100米的距离,但他始终不忘一个* * *党员的使命,时刻为群众树立榜样,带领部门全体人员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灾后伤者中77.33%为骨科患者。短短三四天,骨科病房迅速从三个扩大到八个,床位从两百多张扩大到六百多张。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严峻考验着每个党员的党性。“医生就是兵,灾难就是命令。”这是他们在灾难面前立下的誓言...在誓言下,这个高质量,高品质,
急诊科支部书记曹宇双眼布满血丝,声音沙哑,但脚下的步伐却丝毫没有放缓。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把伤员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急诊科是家,病人是家人,伤员需要安慰,员工需要团结。党员是骨干,没有豪言壮语,但他在用实际行动践行* * *产党员的使命。“当我们有疑问和困惑时,首先想到的总是秘书,”护士们说。“她把悲伤和难过藏在心里,却把生的希望写在脸上,”伤者说。
党员邓,出生于* * *,ICU主治医师,4岁孩子,刘信义彭州人。17,忙了几天的邓医生终于回家休息了,正带着孩子去超市买东西。突然,国防部打电话来说刘信义有紧急情况。她二话没说,马上把孩子托付给超市里的店员,赶回病房,打电话让家人来接孩子。当她在百货公司营救刘信义时,她的家人打电话来说孩子不见了,因为超市的工作人员没有看着她。虽然很着急,但她还是坚持为灾区重病的孩子守在床边,让担心和牵挂的泪水在心里流淌。
在生死救援中,病人的生命至上,这是每一个医护人员的追求。正是这种无私的爱,使他们忠于党和人民。在每个人和小家的选择中,只能选择吝啬对小家的爱,亏欠对亲人的爱。这样一个自上而下的党的核心团队,以* * *产党员的带头作用,影响和带领华西医院6000名员工的庞大团队,在生命救援中书写了不抛弃、不放弃、延续生命的篇章...
第三,灾难考验党性,党员冲锋在前。
战时,在党员中做* * *制作人,意味着奉献和牺牲。和平年代,在党员中做* * *制作人,还是意味着奉献和牺牲。灾害发生后,医院第一时间派出医疗队赶赴灾区救援。在挑选外派成员时,郑党委书记铿锵有力地说,“一是从最困难最危险的地方选派党员,二是选派* * *产生党员”。
* * *党员出身的手术室护士叶纯在战地日记中写道,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考验着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和人民,也考验着我的党性...还有叶纯的战友、* *党员程华写道,”...一路飞沙走石,救护车或走或停,大大小小绕过。鞋子被泥胀得面目全非。哭声,呼救声,雨水打在帐篷上的滴答声回荡在操场上空。同事已经从一脸风尘变成一脸不修边幅。饿了,这一刻感觉真的饿了。撕开盐包倒在方便面上,摇一摇,把面掰断,干了吃。咬一口。呛死了!我干咳了一声,喝了一口矿泉水,吃了一口方便面...但是我不后悔。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因为,我是* * *党员!
* * *党员程怡娟,该院护理部主任。地震发生时,她正在北京参加护士节庆祝活动。听说家乡发生地震后,她急忙给医院打电话,却因通讯中断无法取得联系。北京和成都,宁静和地震,生与死,这一系列的选择没有一丝犹豫,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6月38+03日,当所有人都试图离开灾区的时候,她选择了最早的航班回成都,但是因为当天成都机场关闭,飞机只能降落在重庆。此时的程怡娟异常焦虑。她立即拦了一辆出租车。司机说明情况后,索要1000元。她斩钉截铁地说:“1000元我就回去!”司机怕被媒体曝光,不敢做这个生意。后来她终于和大巴联系上了,当天下午就迅速回到了成都。回到岗位后,她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连续奋战十多天,中间只有短暂的休息,但休息的地方是办公室。到目前为止,她还没来得及回家看看。“我不能离开医院,这样在我需要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找到我。只有在这里,我的心才踏实。”
在灾难面前,华西医院出身的党员,不仅仅是一个头衔,更是一种义务,一种责任。是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是面对生死考验挺身而出的勇气。在这场与死亡的赛跑中,由* * *产生的党员走在前列,由* * *产生的党员负责任,由* * *产生的党员淡泊生死的安逸,充分体现了我院由* * *产生的党员的崇高品质。面对灾难,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委员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指示,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 * *党员抗震救灾,救死扶伤。8级地震的考验充分证明了这支队伍战胜困难的凝聚力和这支队伍所向披靡的战斗力。胸前的党徽在呼唤,让我们团结一致,顽强拼搏,与灾区人民同呼吸,让党旗在灾区人民心中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