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炼的学术活动

2010:

1,2010 2月1-4,出席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北京),会后受到政治局常委贾庆林接见。

2、2010 3月15至19随钟南山佛教文化代表团访问香港,并于3月18日下午在香港佛教文化研究所举办的佛教文化论坛上发表了“钟南山佛教文化的历史地位”的演讲。

3、2065 438+00 4月17,参加由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主办,台湾省华严社、扶风县法门寺博物馆协办的“首届中国密宗国际研讨会”(Xi安)。

4.2010年5月11日,我参加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西北道教史》启动仪式暨学术研讨会。

5.2009年8月5日,参加首届佛教中的准提菩萨文化研讨会(河北蔚县),做“观音信仰的基本体系和基本特征”的主题发言。

6.2010年6月20日,参与发起、组织、出席在北京召开的“观音名家像研讨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7.2010年8月7日,出席由陕西省宗教事务局、陕西省环保厅、xi国土资源局联合主办的“走进大秦岭”宗教文化论坛,并在大会上发表了《钟南山佛教文化的现代价值》的演讲。

8.2010年9月4日,出席由陕西省环保厅、xi国土资源局、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主题为“绿色秦岭、生态华山”的“2010大秦岭生态论坛”(华阴)。提交论文《陕西历史文化资源的五大劣势及秦岭宗教文化的补偿性作用》并在大会上发言。

9.2010年9月6日,参加陕西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明代十六罗汉学术研讨会”(Xi安),提交论文《罗汉信仰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及现代意义》,并在大会上发言。

10,2010,10,10,15,参加教育部“中华诵经经典诵读行动”暨第九届中国儒商汉学论坛(北京),并就观音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启示进行讲座。

9、2010、10、16,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中国佛学院、佛教在线联合主办的“佛教护国思想与实践”研讨会,提交论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护国思想与实践》并在大会上发言。

11,201010 10月25日参加由山东省佛教协会(烟台)主办的“智者佛学教育思想”交流论坛,发表“智者佛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演讲。

12,2010,165438+10月,21参加陕西电视台主办的“2010中国祈福文化高峰论坛”(Xi安),提交论文《倾听钟声背后的智慧之声》,并在大会上发言。

13,2010 165438+10月26日在安参加由北京华夏儒商学院主办的首届华夏儒商易学论坛,并在开幕式上就《周易》与陕西的渊源及其现代意义做了演讲。

14、2010年2月2日、3日参加由《中国宗教》杂志主办,全国各宗教团体刊物共同主办,上海市佛教协会、上海玉佛寺承办的“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研讨会”(上海)。他提交了论文《论当代中国宗教媒体的社会责任》,并在会上作了发言。

2009年:

1 2009年2月6日,应邀参加Xi旅游局主办的“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城市申报研讨会”,就Xi文化资源开发和旅游内涵拓展做了发言。

2.2009年3月21日,我参加了在国家图书馆召开的《中华大藏经续编》编委会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延续中国大藏经的风格和进度计划。

3.2009年3月24-25日,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台湾省(扬州)佛光大学共同主办的“人间佛教现状与未来走向”两岸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人类佛教面临的核心理论问题》,并在大会上发言。

4.2009年3月28日至4月1日,出席由中国宗教文化传播协会和中国佛教协会(西北大学佛学院为协办单位之一)主办的世界佛教论坛(无锡),并在“佛教的精神环保”分会场作了题为“法显精神对现代精神环保的启示”的演讲。

5.2009年4月20日上午,参加陕西省委统战部召开的“文化统战工作座谈会”,被安排在第一次大会上发言。

6.2009年4月27日至29日,我在北京大学参加了由中国嵩山少林寺、中国文化研究院、中国哲学文化研究院主办的“禅中国——少林禅百日峰会”,并于6月14日作了两次学术报告,题目分别为“生命的特性与生命的关怀”和“信仰的力量”。

7.2009年5月20日,出席由全球华人华侨联合会、中国六祖寺、韩国龙华寺联合主办的“佛教六祖祭暨第二届禅宗文化全球巡礼——韩国高峰论坛”。作为中国的两位代表之一,他在会上发了言。

8.2009年6月27-30日,参加由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道观道教研究中心、陕西省道教协会联合主办的“2009问骊山”大型文化活动,并代表儒、释、道、道三教在本次大会高潮的对话环节,与陕西省社科联主席赵、华东师范大学刘中玉教授等六位嘉宾,

9.2009年7月18日,参加山西省五台山普安寺修复会议(深圳)。

2009年7月26日上午,10,组织参加由美国木鱼项目、西北大学佛学院、Xi安佛教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国际优秀青年研究生佛学参与营”(Xi安)。主持开幕式并作“印度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长安为考察中心”的讲座。来自美、印、澳、荷、德、加、法、中、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20名佛学专业博士生、7名硕士生以及3名从事佛学研究和教学的教授来到古城Xi安,与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的教授以及西北大学佛学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活动。

11,并于2009年9月19日参加陕西电视台主办的“2010盛世”文化合作研讨会,就2010新年钟声敲响,为世界祈福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12、2009年8月15日至8月16日,参加由榆林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主办、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协办的中国榆林首届关公文化论坛。在首场演讲中,他发表了题为《关公信仰的基本特征和现代价值》的演讲。

2009年6月13日、9月12日,参加由山东大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宗教系主办的“徐贤大师在现代佛教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淄博)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龚洁妙洁金刚经》。

14,2009年9月14日,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杂志社和兖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兖州佛教历史文化研讨会”(兖州),并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佛顶舍利的历史渊源》的发言。

15,2009年10 10月27-30日,参与组织并出席首届长安国际佛教研讨会(Xi安)。提交论文《长安观音名号的历史沿革与争论》,并对大会的学术交流做总结性评论。

16,2009年165438+10月22-23日,参加“和谐宗教与文明城市”(上海)学者论坛,并在大会上做了题为“西部地区的宗教结构与社会文明”的演讲。

17,2009年165438+10月26日,参加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学院、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研究部(北京)联合主办的“20世纪中国宗教学研究的方法与问题”学术研讨会,发表题为“从西方宗教的基本特征看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的方法与问题”的演讲。

18,2009年65438+2月31,出席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陕西文化产业高峰论坛”。发表论文《陕西佛教文化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发展建议》。

2008年:

1 2008年7月5日在北京参加《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编委会工作会议,就编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作了发言。

2.2008年2月29日,65438,参加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评审会。《陕西省宗教史》由省宗教局主持,李炼教授编撰。

3.3月21日至2008年3月23日,参加在四川成都召开的第二届初山少奇法师、能海法师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千手千眼观音信仰考》并主持第一次会议。

4.2008年4月16日参加“晋东南观音文化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中国观音信仰的基本体系》并在大会上发言。

5.2008年4月28日上午,参加佛舍利五塔学术研讨会并在大会上发言,提出佛舍利五塔的四大特点和“句句听话”的解释。

6.2008年5月11日至5月65438+4日,参加由应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民族新闻宗教周刊协办的“释迦牟尼塔与中国佛教”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释迦牟尼佛舍利及其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并在大会上发言。

7.2008年5月24-25日,参加“首届中国现代佛教学术研讨会”(江苏南京),提交论文《佛教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积极作用》,并在大会上发言和评论。

8.2008年10月23日至25日,他参加了由陕西省政协主办的“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并作了“重塑钟南山世界文化名山地位”的发言。

2007年:

1,2007 165438+10月4日上午参加《大藏经(中文部分)》编委会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大藏经(中文部分)及其续集作为一个重大的国家出版项目的正式启动。

2.65438、2007年2月9日,纪念太虚大师逝世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奉化溪口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余名学者和佛学院师生出席了开幕式并主持了第二届大会。

3.2007年6月65438+10月65438+10月上午,由山西省临汾市佛教协会主办,临汾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协办的法显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临汾市金海湾大酒店举行,并作大会第一次发言。

4.2007年6月5438日至10月14日至6月5438+05日,我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纪念太虚大师逝世60周年“佛教与现代化”研讨会,并作为第一次会议的评论员,提交了论文《人本主义与超验佛教及当代人间佛教的困境与出路》。

5.65438年2月8日至2007年2月8日,参加由奉化市民族宗教局主办,奉化雪斗子胜寺承办,中国民族新闻宗教周刊协办的“永辉——纪念太虚大师逝世60周年”(奉化),提交论文《太虚大师与康》。

6.2007年9月13-14日,我参加了由闽南佛学院、洪维普、厦门大学联合主办的“和谐社会与道教风尚建设2007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主题论坛”(厦门)。提交论文《当代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要素及其关系》。

7.2007年7月16至7月18,参加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中国思想史学科建设研讨会——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Xi安),提交论文《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几个弱点》

2006年:

广州:2006年2月65438召开“禅宗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论禅宗内在形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北京:2006年6月5438+2月18-19,中国宗教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暨科学发展观与宗教学学术研讨会。

武汉:2006年6月5438+2月15-17,首届中国湖北禅文化论坛召开,提交论文《明末清初禅宗的和谐之路》。

上海:“佛教伦理与和谐社会”研讨会,2006年9月28日至29日,提交了论文“关于佛教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成都:2006年9月20-23日,第三届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玄奘对古印度观音信仰的考察”。

太原:“佛教本土化与晋阳佛教文化演变研讨会”,2006年8月19-23,提交论文《晋阳佛教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开发利用分析》。

2006年5月28日至30日,广州:达摩与中国禅宗研讨会,提交论文“对达摩来华时间考证的质疑”。

2006年4月在Xi安参加“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研讨会”,提交论文《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2006年3月20-24日在云南参加“普贤信仰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普贤十愿的基本结构》、《普贤十愿的现代意义》;

2006年3月4-6日在台北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佛教大会——观音菩萨与现代社会,提交论文《古印度观音信仰的起源》。

2006年6月5438-10月15-16在泰国曼谷参加“大乘佛教:其在构建和谐与世界和平中的作用”,提交论文《大乘佛教的社会力量构成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006年6月5438+10月9日-11,参加教育部重大项目中国民间信仰与社会工作会议。

2005年:

65438、2005年2月24日至28日提交论文《参与Xi安申办世界佛教论坛的经验与体会》(渝);

2005年6月5日至2月,论文《宗教势力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提交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2005年年会(甘肃兰州)。

2005年6月5438+2月1-3日,在上海参加真禅师与当代佛教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真禅师佛学思想与实践的人文特质》、《真禅师佛学思想基本特征分析》;

2005年6月4-6日165438+2005年10月4日出席“中国宗教学会2005年年会”,提交论文《如何认识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005年6月5-438日至10月在成都参加纪念初山禅师诞辰600周年学术研讨会,提交了题为《初山禅师读经思想的基本特征》的论文。

2005年9月在河北承德参加海峡两岸人间佛教思想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佛教的人性、超越性及其与人间佛教的关系》;

2005年8月参加四川什邡妈祖与中国禅宗文化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什邡妈祖禅宗文化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基本原则和几点建议》。

2005年5月,参加Xi什邡妈祖禅文化资源开发研讨会。会议主题为“佛教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2005年5月,参加在xi安召开的“陕西汉传佛教祖庭研究与规划论证会”,会议议题为“陕西汉传佛教祖庭研究基本规划”。

2004年:

2004年6月6-7日,他参加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第一届中日佛教大会”。

2004年6月5日至10月6日,他在Xi参加了第十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

2004年9月在北京参加“西部人文资源论坛”学术研讨会,以“历史文化产业的价值判断与发展原则”为题作了发言。

2004年8月29日在Xi安参加“中日长安都市文化与韩日文化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空海在长安追法期间在语言文学方面的追求与成就》。

2004年8月14日至8月18日,参加“中国五台山佛教文化论坛”。演讲题目为“观音与文殊:悲智兼备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2004年8月5-8日参加“第二届中国净土宗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古印度观音救世信仰与净土信仰的融合》;

2004年6月11日至2004年6月65438+4日在无锡参加“人间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佛教的超越性与人间佛教》。

2003年:

2003年2月20日至2003年2月20日在广州参加“华林寺与禅宗文化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华林寺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发展建议》;

2003年6月5日至2月在Xi参加“中日长安佛教艺术国际研讨会”;

2003年6月5日至10月26日至10月24日,他参加了在Xi安举行的佛教与基督教对话国际研讨会。

2003年10月5-8日,165438在Xi安参加“玄奘法师与子格寺学术论证会”;

2003年9月26-28日参加“首届五岳佛教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从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看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的对话》。

2003年8月17日在Xi安参加中日学术研讨会“文化地理视野下的唐代长安宗教与文学”。

2002年:

2002年6月5438+015-22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参加“马来西亚-中国文化艺术交流会”;

2002年6月5-438日,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文化对话国际研讨会:可能性与边界”,提交论文《从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看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道教文化的对话》。

2002年5月,参加Xi首届钟南山佛教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印度佛教观音信仰中国化的几点思考》;

2001:

2001 11参加五台山五台山研究会年会,做“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加强实际应用研究”的主题发言;

2001年3月,在加州洛杉矶参加美国宗教学会西部分会2001年会。

2001年3月22-25日,在美国芝加哥参加美国亚洲协会(AAS)第53届年会,被安排为第143期研讨会“宗教在中国消亡了吗?”论文审稿人(***222个分类学术研讨会,2000多人参加);

2000年以前:

2000年6月5日至10月,在美国香槟市参加海峡两岸关系国际研讨会。

1999年8月在Xi安参加“中国西北大学与萨尔斯堡大学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金刚经在西天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1999年3月在铜川参加“第二届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玄奘版金刚经对罗氏版的补正》;

1997年9月,参加“第二届天台山与东亚佛教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南亚与东亚的北京教与观音信仰》;

1997年8月,参加中韩“儒释道关系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儒释道对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的影响》;

1996年9月在安参加中日“长安佛教与日本文化”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中国汉传佛教观音信仰体系》并在大会上做主旨发言;

1995年9月,参加“纪念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金刚经六种汉译本比较》;

1994年4月在Xi安参加“首届玄奘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玄奘译金刚经解析》;

1992 10参加峨眉山“峨眉山与巴蜀佛教学术研讨会”并提交论文《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

1988 10参加常熟“印度宗教与中国佛教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金刚经若干问题》;

1987年7月参加中国南亚学会第四届年会,提交论文《金刚经时间再考证》。

1986在Xi安参加“全国隋唐佛教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