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师范学校历史
三江师范学堂开办后,由于清廷对江宁藩铸铜钱数量的限制,加上铜贵钱贱,江宁藩收入锐减,无法按时拨付足够的办学经费。但安徽、江西两省多次拨款失败,导致学校经济陷入困境。后来江宁士绅不满江西省不拨付合作经费,提出减少或取消江西学生名额,引发争议。
1905年底(光绪三十一年),江苏籍士绅张謇等人提出更正三江师范学堂名称。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议,两江总督周馥也认为校名似乎有歧义,于是在1906年5月将其由三江改为两江。更名后,陆续增加了第三、四分类科目,数学、理化、农学、博物、绘画、史地等选考科目和补考科目;同时改为以培养小学师范和中学教师为目的的优秀师范学校。师资队伍中,除了选拔经过提拔、致敬、增加背景的中国教师外,还授予了修身、历史、地理、文学、数学等学科,并陆续聘请了数十名日本教师教授教育学、理化、农学、博物学、绘画等学科。1911(宣彤三年)武昌起义后,两江师范学校师生因战乱失散,仅留少数员工保护学校财产,学校停办,其校址被军阀用作兵营。
1913年6月,“二次革命”爆发,南京是南北两军的必争之地。乱兵土匪乘隙而入,学校教职员工为保护学校财产而死,学校财产被洗劫一空。在接到两江师范学校管理人的报告后,时任江苏省民政局长的韩命令江苏省教育厅“与警察总部一起封锁两江师范学校,等待重组开始”。
自1912以来,两江师范学院师生多次发起复课运动。比如1912年6月,曾有提案将两江师范大学改为“南洋大学”,但被否决后,有人提出改为“南洋优秀师范大学”,并推荐张謇为校长,但均未成功。
1914年,江苏省各校校长联名要求在两江师范学校“设高等师范学校”,两江师范学校改组,继续成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详见2004年8月30日“江苏巡使办2406号+65438”,是南京大学校史鉴定中南京师范大学与两江师范学校继承关系的公文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