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主题随笔
上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核船的故事》,是一篇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短文。其中,明代工匠王淑媛的精湛雕刻技艺令人惊叹。文章描述他可以用一根直径寸许的木头做宫殿,器皿、人物,甚至鸟兽、木头、石头,都有自己的形状。精雕细琢的核船,如同被匠人施了魔法,令人叹为观止,久久难忘。
每一次惊叹古建筑中雕梁画柱的精美,牛腿、麻雀替换、横梁、花窗的各种图案,都在透露着古代工匠对生活的认知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古建筑外观华丽,连接结构更是别出心裁。他们只用木头互相铆接甚至不用一颗钉子就能建造整个宫殿。穿越历史的长河,这些工艺被现代人视为人类的瑰宝,成为永恒。通过这些保存下来的精品,我们可以体会到每一位劳动者所付出的艰辛。可能会有一次又一次的不满,可能会有一次从无到有的失败。但这就是工匠精神,在反复锤炼中成就精湛技艺,在实用专注中不懈追求品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家都在追求创新的标签,抢占投资的热点。很多企业过分追求“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短期效益,从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工厂主等不到工程师工匠精神的开花,社会等不到工匠精神。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的重复性劳动者,是守旧的代名词。在前进的道路上,虽然很多工作可以由机器和计算机来完成,但人们仍然需要他们的“工匠精神”来为创新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服务。
截止2015年末,根据住建部发布的2015年建筑业发展统计数据,全国建筑业企业80911家。建筑业从业人员5003.4万人。企业和个人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施工质量是关键。我觉得只能专心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打磨自己的专业技能,努力做到技术无可挑剔,质量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声誉,创造九夜的品牌。
作为一名建筑工人,我来九夜已经两年了。在我身边,有太多可敬的工作者愿意走平凡的岗位。是他们感动了我,改变了我。我想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大声告诉别人我也可以做建筑,但所有的呐喊力量都要从学习中一点一滴、脚踏实地的汲取。
记得刚来安装分公司不久,领导给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整理一份工程资料。以前的图书管理员递过来的资料,真的不知道从何说起。
当我把这些资料整理好交给总包的资料员时,她对我们的资料提出了很多疑问。那一瞬间,我要求重新开始的时候有点慌,因为我之前从来没有做过工程信息,对她的提问更是一头雾水。
我不想归还我接受的工作。回到单位,我翻出图书管理员的书,把需要的内容一一勾画出来,填好原始检查记录。如果实在不懂,问问同事和领导怎么填。当她自信满满地把厚厚的一叠资料递给甲方图书管理员时,还是对我交的资料不满意,提出了需要补充的内容。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这个资料提交了五六次,对方才同意接收,最后由主管签字,范文《工匠精神主题征文》通过。这个过程说起来容易,一定是骗人的。郁闷还是自己的不专业导致的一次次返工。渐渐地,我意识到这种“工匠精神”在信息工作中尤其需要,可能因为不需要太多技术而被忽略,但在建设过程中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需要你付出极大的耐心、细心和专注。只有不断练习和应用,认真核对每张表格的内容,按照主管的要求积极准备,才能提高通过率。每个项目完成后,及时分类保存,总结分析错误,真正做好这项工作。
时间就像一眨眼的功夫。
我经常问自己,两年过去了,我收获了什么,能为公司做些什么?
要学的东西太多,要做的事情太少。
我觉得只有立足当下,即使原地踏步,也要留下更深的足迹。
普通工作呼唤更好的工作态度,专业水平的提高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这条路上,我愿意披荆斩棘,坚定地走好每一步。
工匠精神主题随笔(二)——兼论“工匠精神”
今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耳目一新。看了陈先生7月16在本报发表的《重建工匠精神》一文,深受启发,想一吐为快。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刻的精神理念。其内涵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精致单一。但当今世界,一年出几百本书的人很多,半年造一座名城的人也很多,包括百日桥、十天房。这些问题不禁让人想起过去“跑进* * *资本主义时代”的闹剧。作为制造业大国,难道我们没有工匠精神吗?还是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略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工匠精神是对科学精神的回归,是对浮夸浮躁风气的打击。马克思告诉我们,“通向科学的道路是平坦的。只有不畏艰辛,在陡峭的山路上奋力攀登的人,才能到达荣耀的顶峰。”我国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但引用率只有千分之几。曹雪芹写了一辈子红楼梦,却能千古传诵。解决方法是什么?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们有浮夸的氛围吧。我国工匠不多。说到工匠,我们国家也有很多工匠。
全世界都知道赵州桥,它是由隋代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它是当今世界上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里,尽管经历了无数次洪水,无数次风雨的打击,冰雪的侵蚀,八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清水江上。
中国古代杰出建筑师和民间工匠的奠基人鲁班。他发明了今天当地木匠使用的所有手工工具。两千多年来,他的名字和关于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
这些都是我国历史上的工匠。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我们应该以工匠前辈为榜样,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知识,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
再者,我们来看看德国的制造业。欧债危机背景下,欧洲各国经济哀鸿遍野,唯有德国一枝独秀,成为欧元区的“锚针”。“德国模式”为什么能赢?究其根源,除了德国完善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严格的金融监管,牛气冲天的制造业是其抵御欧债危机的铜墙铁壁。无论是帐篷、钟表、桥梁、汽车、火车、轮船,“德国制造”都蕴含着各地工匠的精益求精,这使得产品具备了耐用、实用、可靠、安全、精密五大基本特性。
可见,“德国制造”的光环并非与生俱来,“德国制造”之所以强大,与德国政府的“工匠战略”密不可分。正是政府政策的支持,促进了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保障了德国大量的就业岗位,形成了德国庞大的社会中产阶级,有效缩小了贫富差距,为德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甚至可以说,“德国工匠”的努力帮助国家很好地抵御了欧债危机。
回归当下,工匠精神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工匠精神可以唤醒民众,注重从小事做起,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形成讲求实效、务实不浮夸的社会氛围。即使在普通岗位,只要有工匠精神,也能有所成就。在当今这个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这种完全不吝惜时间和精力,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到极致的工匠精神,实在难得,应该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