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可以和老师谈恋爱吗?如何看待师生恋?

大学可以和老师谈恋爱吗?

近年来,发生了多起师生恋丑闻,涉及多所名校,给学校声誉带来很大影响。抛开这些事件本身,很多人都在关心一个问题:大学生能和老师谈恋爱吗?

支持恋爱的人会说,现在提倡恋爱自由,师生只是想象中的身份,真的有感情。这些根本不是问题。但不崇尚爱情的人会认为,正是这种身份给师生恋带来了很多问题。既然接受了这个身份,就要遵守这个身份的规则。否则,不要一开始就假设这个身份,也不必受其束缚。谁不是努力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

无论你是否支持师生恋,师生恋对社会造成的危害都不容忽视。举几个反映现实的例子:

1.的小说《窗外》:江爱上了一位语文老师。一开始老师很困惑,拒绝了。后来他接受了,投入了。临近高考的学生和已婚老师的关系,注定是一段面对家庭和社会道德批判的爱情。

2.日剧《魔女的条件》:一个女老师和一个男生在寒冷的早晨相撞,这是命运的开始。然而,他们的爱情受到了学校、男孩和母亲、女老师和男朋友甚至法律的阻碍。

3.瑞典电影《教室里不要爱》:一个37岁的女老师和一个14岁的男学生完全沉浸在感官刺激中。

以上是小说电视剧中的师生恋故事,但纵观当今年轻人的思想,也有几种明显错误的情感心理:

1.有些人从压抑情绪的极端走向了放纵的另一个极端。比如“让我一次爱个够”“跟着感觉走,牵着梦想的手”这样的观念,让他们对爱情绝望,当然也不在乎自己爱的人有没有家庭。

2.当代中国人的婚恋观不是单一思潮的产物。有压抑多年的古老欲望的释放,有西方一些社会观念的移植,有社会转型的催化作用。当情感和欲望突破了角色的束缚,学生和老师的身份就不再是障碍。

3.变得急功近利,目的决定行为,影响情感,所以有了目的的爱,师生恋也不例外。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幸福感受放在重要位置。

国外大学如何看待师生恋?

美国高校早就禁止师生恋了。经过30多年的不断争论和修改,师生恋无法成为常识。

另外,日本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国家,但是对大学老师的要求和监管非常严格。在日本,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非常敏感的。一旦发现不正常的师生关系,当事人将面临严厉的惩罚,学生也不敢牺牲自己的名誉与老师发生亲密关系。比如1993,京都大学教授宫野正弘因为桃色事件被迫辞去教职。他去了京都首府豆腐寺,很快就被赶出了寺庙。1996年,他不得不离开日本,被日本社会抛弃。1999年,他死在了另一个国家,命运悲惨。

在英国,由于校园性骚扰事件频发,2007年,许多大学规定,教师若与学生谈恋爱,应向学校报告,以防止教师“偏袒”或性骚扰学生。

在德国,虽然没有专门的法律明确禁止高校的师生恋,但是所谓的师生恋,或者说是超越教与学的类似关系,不仅会受到道德的谴责,而且会违反教师的职业准则。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德国教师低龄化、学生日益早熟等非正当关系事件的发生,以及师生恋的升温,德国相关机构开始呼吁尽快在联邦议会起草一部专门的法律,禁止师生之间的浪漫关系和性行为。

可见,日本、美国等一些国家,在高校师生之间或正当关系的发生上,是严格控制其他情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