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慧的大学生活。

明代高茹曾称《百汇本》、《水浒传》为“施耐庵本,罗贯中编”。这似乎足以支持施耐庵的说法,即罗贯中在写《水浒传》时帮助捉刀。后来又有一个王道生说,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那个学生给老师抓了一把刀,写了水浒传。这不是很正常吗?

但是,我认为,施耐庵写书的时候,罗贯中已经死了,不可能帮施耐庵捉刀。那么,高茹的声明呢?另外,王道生说的是真的吗?

明代著名藏书家高茹,于嘉靖十九年(1540)根据家中收藏的书籍编撰了一部书号为《百江录》的书目。其中简单验证了百会的《水浒传》。据说水浒传的母本是嘉靖五年前出版的,现在还有五本。很可能,根据这位女家长,高茹得出结论,“钱塘施耐庵书是罗贯中编辑的”。

按照高茹的说法,罗贯中没有帮忙抓刀,而是在施耐庵之后修改了水浒传。

根据高茹后来的陈述,他得出结论,施耐庵只写了前70遍,罗贯中写了30个续集,《水浒传》,是100遍。其余二十回是袁在刘星简本《水浒传》的基础上对百回本的续编。

袁的版本是《水浒传》一百二十篇,即原著七十篇加续篇五十篇。期间去了田虎和王庆,插了版破辽。也就是说,破辽是最后一部续集。

因此,即使按照高茹的说法,罗贯中也只是参与了《百会》(水浒传)的编撰或捕刀工作,还有20部舒慧与罗贯中无关。因此,目前版本的署名“施耐庵、罗贯中”也是错误的。

事实上,高茹的《百江记》存在诸多错误,对《水浒传》作者的考证也极不严谨。谁是施耐庵,谁是罗贯中?高茹根本不知道,所以下次很容易得出结论,这对后人是很大的误导。

罗贯中是不可能为施耐庵抓刀的。水浒和他没关系。

王道生撒谎,编造了“施耐庵”。我认为历史上没有王道生,所以他的施耐庵墓志铭是伪造的。这里就不多举例了,只说王道生墓志铭中的一个常识性错误。

王道生说,施耐庵写过很多书,包括《智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三穗降妖传》《江湖豪客传》《水浒传》。施耐庵占据了太多的版权,以至于江湖上没有小贩传记。后人觉得不对劲,就在《水浒传》后面加了“水浒”二字。

无论什么材料,都没有水浒的书名,可谓“口语”。口语也可以用来写墓志铭吗?

施耐庵没有写《三国演义》,这不是最明显的常识性错误。最严重的错误是王道生说《三国演义》是施耐庵写的。

罗贯中小说出版于嘉靖元年。它的书名是《三国演义》,这个版本是《人武本》。后来有几个称号,但是到了明朝,就没有《三国演义》这样的称号了。明末清初,毛伦、毛宗岗对罗贯中的原著进行了整理和修订,命名为《三国演义》。

103010的称谓只存在于清朝。施耐庵将在哪里写这部小说?

王道生在他的墓志铭中说:盖公死于洪武耿旭,享年75岁。到那时,我就可以在福建认识我的师父罗贯中了。我陪他去旅行,晚上点蜡烛,聊我老公的趣闻。

换句话说,施耐庵在洪武三年(1370)去世的时候,王道生已经是一个卑微的孩子(大概七八岁)。清朝建立于1644年。王灿道生活了200多岁,看了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

因此,说施耐庵死于洪武三年,王道生是伪君子是不可信的。所以这份所谓的“施耐庵墓志铭”一定是清代伪造的,一定是毛宗岗父子修改后以《三国演义》为题发表的。

王道生还撒了个谎:每一篇稿子都要有大师校对,尤其是罗贯中。所以《三穗平妖传》《三国演义》《江湖鹰派传》都成了施耐庵名下的作品。

“王道生”的谎言不值一驳,施耐庵的墓志铭也不可信。所以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罗贯中编的,罗贯中为施耐庵抓刀等等,都是很难成立的。

罗贯中应该是元朝人,比施耐庵年长很多。如果你仔细阅读流行的三国演义,你会发现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经过对比,我只发现其中一首是明朝的诗,其他的都和明朝无关。

如果罗贯中活到施耐庵,比如明初大学者刘伯温,写了那么多诗,为什么罗贯中看不起他们?

后来假王道生的假墓志铭继续发酵,推断施耐庵和刘伯温是挚友甚至同道中人。刘伯温曾经夸过诸葛亮,写过很多赞美诸葛亮的诗。如果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他为什么不用他叔叔的诗?

总之,通俗的《三国演义》是嘉靖年间出版的,除了一首疑似出版时加进去的诗,与明朝无关。就连《三国演义》也没有包含与明朝有关的信息,除了开篇的话引用了杨慎的《临江仙》。

所以流行的《三国演义》大概是元末以前完成的。罗贯中也高度怀疑他是元朝人,所以他恐怕没有活到明朝。

那么,施耐庵什么时候来的?在我看来,施耐庵大部分时间是在明朝度过的,他肯定不会死于明洪武三年。同时,施耐庵也绝对不是江苏兴化的石燕端。

事实上,施耐庵藏于《水浒传》之年,前70回所涉及的故事背景证明,这部伟大小说的作者一定生活在永乐十九年(1421),也就是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北京”已经在书里了。施耐庵指的是明代的北京,北宋时有著名的府邸,增头城的霍克基就是现在的北京。

在东城区,还有“霍克基街”。

古人写书花了很多时间。朱迪迁都后,施耐庵不可能马上完成《水浒传》。所以水浒传作者至少要活到1425。我甚至高度怀疑“施耐庵”就是建文帝身边的高僧傅洽。

《水浒传》大量引用流行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场景,施耐庵反其道而行之,暗示“大宋之后无汉唐”。如果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老师怎么能模仿学生的作品?如果是施耐庵指使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他为什么要反驳自己的观点,把诸葛亮写成“无用之人”,成为宋江的徒弟?

总之,罗贯中比施耐庵大得多,他们之间至少有三十年的差距。因此,罗贯中不可能为施耐庵写作,也不可能帮助施耐庵完成《水浒传》。水浒传与三国演义有关,但与罗贯中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