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马克思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也由过去的统分向双向选择、自主就业转变。由此,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热点。摘要:本文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入手,指出如何正确看待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众所周知,自教育部开始实施高校从65438扩大招生到0999的政策以来,我国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11万人,2011年达到758万人。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今天的市场越来越开放。与30多年前的市场相比,开放程度至少高出百倍。那么,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分析和看待大学生就业这一现实的社会问题?

首先,我们尝试从交往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接触是客观的。说到大学生就业,不可能不联系大学生的教育。近年来,为了给学生更多进入大学的机会,高校普遍扩招。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的配套措施,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凸显。同时,在扩大教育规模的过程中,学生质量没有得到严格控制,教学实力的提高滞后于学生数量的增长,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大学生素质的下降加剧了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

(2)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从经济发展这个影响就业的根本因素来看,虽然我国经济形势保持稳定,但从国际背景来看,金融危机等事件总是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当前就业产生或多或少的直接和间接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是高层次劳动者,就业选择有限。因此,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定时期对大学生的整体需求,并对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是否有明显改善产生直接影响。

其次,我们尝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就业。

任何事物都是永远发展的,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消亡。同样对待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会发现,在2002年之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大学生分配制度,即高校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每年对大学生的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这也使得原有的制度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当大学生分配制度不再适应高等教育招生和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的现实,当国家分配制度与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的矛盾不可调和时,客观上就对改革国家现有制度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从2002年开始,国家启动了教育改革,规定不再实行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从而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国家进行了教育改革,不再给大学生包分配。对于广大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不得不更加关注自己的就业问题,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社会总是在进步的,新的制度可以取代旧的制度。在国家包分配之前,大学的招生非常有限。我们把当时的高等教育称为精英教育。但是,教育体制改革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猛增,每年的扩招大大增加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国家发展各方面的人才,培养新世纪国家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提供了广阔有利的平台,无疑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因为中国最终会发展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集中的发达国家,而精神文明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所以,国家废除分配制度,应该更有利于提高全体公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因此,只有运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地看待问题,用发展的眼光观察社会,才能做出正确全面的判断。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和矛盾普遍性原理,不难看出,教育改革和大学生就业机制转换过程中必然存在磨合。换句话说,大学生就业难只是一个过程,经历之后还会有新的变化。

第三,我们试图从实践的角度来判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际,提出了实践第一的观点,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来源于实践,能否运用到实践中很重要。大学生应该意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运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原理,加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实践的角度引导自己提高理论储备、技能获取、实践创新的综合素质。在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和足够的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正视现实,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灵活择业。只要你做到了这一点,你就会在社会竞争中胜出,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四,也可以从矛盾的角度考虑大学生就业问题。

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基本原理,我们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这种矛盾必然会推动大学教育改革和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从而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其次,从事物是对立统一的规律出发,大学生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也有更多的机会。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学生就业难不难找取决于学生本身,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找不到工作。其实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一直过高,对求职过于挑剔。就求职者的社会观念而言,由于我国根深蒂固的“官本位”观念,这些人并没有流向企业,而是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民营经济总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左右,民营经济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近一半,民营经济带动的就业已占新增就业的75%以上。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市场,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大学生找十份工作不成问题。然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一些误区,如“在外企做文员不如在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考研”。从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来看,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和高薪部门,在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是大学毕业生的首选,很少有人愿意去西部地区工作。一项针对3000多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显示,74.8%的人更喜欢在北京工作,而只有2%的人更喜欢在中西部地区工作。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愿望是每月2000到4000元,月薪低于2000元的绝对不会做。这样,大学扩招后猛增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仍然集中在大城市、白龄阶层和管理岗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重东轻西。事实上,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战略决定了生产性人才、民营企业和西部开发人才的需求持续旺盛,而管理岗位和东部人才的需求增长很少或很快,导致大学生的预期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突出矛盾。可见,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对过剩的,这与大学生就业选择观念导致的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认为就大学生就业而言,只要大学生适当转变就业观念,以平和的心态主动去适应市场,也就是尽量用市场的发展规律去适应它,而不是让市场去适应自己,大学生就可能明白它的内在规律,这样就不会感到太大的就业压力,就业也不会比以前更难。至于有些人,总是幻想市场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满足他们以我为中心的想象中的“好工作”“好工作”;如果不去就业金字塔底层找工作,只是挤进金字塔顶端找一份,怎么解释就业机会的减少?那应该只是另一回事。

当然,针对现在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我们也应该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多管齐下。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各级政府要把就业率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是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扶持中小企业,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大学生就业空间。

二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法》、《人才保障法》、《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逐步将毕业生就业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三是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自主择业和创业,引导毕业生到非公单位、农村和基层单位就业,为到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结构性失业。

第四,为平衡国内人力资源配置,加强省际乃至国际联系,输出高层次人才,重视实施低层次劳务输出。

第五,加强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选择的教育,使他们树立自主创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根据社会需求就业、为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

六是要进一步增加社会急需专业的生源,控制长期专业的发展规模,减少或停止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的院校和专业的招生。

第七,重视高职院校发展高等教育,满足国家、社会和产业结构升级多样化对人才的需求。

(2)改革高等教育体制,调整高校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就业服务水平。

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同时,应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将高校招生指标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督促高校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招生人数和设置专业,自主协调高校毕业生就业供求关系。

高等学校应当把教学职能放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之前。要不断加强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摒弃陈旧趋同的政治化、空洞化的专业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综合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因材施教,培养合格人才,应实行转专业制度,或让学生在对专业有一定了解后,在开学第一年选择专业。

高校也要加强学生就业服务,积极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包括学校推荐、校园和社会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特别是要大力在网站、招聘会上提供就业服务,推进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定期发布新的岗位需求信息。

(3)社会应建立系统、功能、规范、高效的毕业生人才市场,促进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信息共享。我们应该公平对待大学生,降低他们的就业门槛。同时,要摆脱限制毕业生自由流动的地方保护主义制度和非制度性规定,营造没有户口、性别等歧视的就业环境,让员工对社会和企业有归属感。企业也要与时俱进,培养员工。

(四)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综合素质。

为了从容面对就业这一重要问题,大学生应该量身定制自己的社会坐标,将“高起点就业”的观念转变为“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灵活就业”、“动态就业”的观念,更加注重寻找一个适合自己、能够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

年轻人思维敏捷,敢为人先。许多杰出的人在年轻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尔?盖茨20岁创立微软,牛顿23岁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26岁发表狭义相对论,迈耶28岁发现热力学第一定律,贝尔28岁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部实用电话,爱迪生32岁发明电灯,莱特兄弟32岁发明第一架载人飞机,诺贝尔27岁发明炸药。我国执行神舟七号任务的一线科技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因此,大学生要实现深度就业,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要培养责任感,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清醒地认识到求职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委屈是暂时的,是不可避免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化压力为动力,坚信“既然上天给了人才,就让它被利用吧!”,勇敢面对竞争,包括另辟蹊径,继续深造,考研,考公务员,或者自己创业。只要我们的大学毕业生能够转变思维,充满自信,我们的就业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结论:从根本上说,我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症结在于计划体制下的高等教育规模、结构和布局与市场化转型时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不相适应。但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大学生太多了,导致找工作比以前更难了?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说虽然扩招后中国的大学生数量有所增加,但是相对于中国庞大的总人口基数来说还是比较稀缺的。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每65438+万人口中只有3611人受过大学教育,即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6%,而日本和韩国为30%,印度为16%。中国每百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只有其他发展中国家的30%。因此,针对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因于扩招,也不能武断地认为大学生就业大不如前,而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层次的原因主要在于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结构、素质和就业观念,但由于其原因和表现形式的复杂性,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