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诗书个人简介

吴师叔院士,江西宜黄县人,1923年5月27日出生于北京。1944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7留学美国,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研究生院,1951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当时父母在台湾省,弟弟在美国。然而,他不顾导师的挽留和亲属的劝阻,响应周恩来总理号召,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由于学术成就突出,年仅28岁的吴世枢博士被教育部批准为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是当时中国最年轻、最有前途的教授之一。从1952开始,他致力于建立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的事业,并于1958亲自创办了理论物理专业。从1955到1957任部门副主任,从1957到1984任名誉主任。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为吉林大学物理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吴世枢教授对原子核理论,特别是原子核多体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首先应用壳模型理论处理μ子和光核效应,取得了被学术界同仁称为“吴模型”的研究成果。

吴师叔先生是中国人民的忠诚儿子,是中国* * *产党的亲密朋友。58年前,吴世枢博士怀着高度的爱国热情回到满目疮痍的新中国,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和科学事业奉献了一生。

著名科学家、尊敬的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杰出的物理学家、吉林大学教授、物理学奠基人之一吴世枢先生,因病于2009年2月27日9时48分在长春逝世,享年86岁。

20世纪60年代,他用格林函数法推导出高阶HRPA持续时间方程,并做了费曼图解分析。还提出了“扩展构型混合法”,并给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这项研究成果(1966)在北京国际科学研讨会上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格林函数的非线性积分方程理论,指出并论证了非线性积分方程在格林函数理论中的应用及其物理意义。在1981中,应用吴诗书教授提出的非线性积分方程理论,可以解决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关于π凝聚”。他立即被邀请到联邦德国讲学和工作,并作为著名的外国学者在德国报纸上作了专门介绍。同时,他还提出了核介子自由理论。

大庆油田遇到了测井无法判断水淹油层的问题。1971年,吴世书教授组织并带领课题组开展研究,提出了通过测量高频电磁波的相位差来确定地层介电常数的解决方案,为大庆油田相位介电测井仪的研制提供了物理基础和设计依据。70年代中期,他亲自参与并组织了轻核中子反应核数据评价的理论计算,为我国核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参与制定了《国家基础科学发展规划》(1978 ~ 1985),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吴世树教授开展了原子核内介子自由度和量子强子动力学重整化的研究工作,建立了一套实用的理论和计算方法。

作为组委会主席之一,他在长春组织了三次由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学者参加的国际学术会议,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了核多体理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