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北京大学

* * *享受骑行,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是中国人津津乐道的骄傲。“* * *享受骑行”的出现,推动了“* * *享受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一时的“* * *享受”热。

然而,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几年前,普通人享受朝九晚五的自行车只是时间问题。但对于戴威和他的ofo来说,无异于一步登天的惊人差距。

看他建高楼,看他招待客人,看他楼塌。从金融危机、投资人疏远、与供应商打官司、裁员、全球业务减少、挪用用户押金、内部腐败、北京办公室收缩、戴威辞去ofo法人代表到破产重组的传闻......戴威和ofo坐牢了。

创业

戴巍,1991,安徽淮南人。作为独生女,戴威生长在精英家庭,享受着独特的照顾。不出意外,他和其他“二代”一样,可以成功继承父母积累的资源,把99%的人都杀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但他并没有走上大学毕业继承父业的道路,而是选择做一件属于自己的事。

大卫在北京大学时是一名自行车爱好者。2009年进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读本科,加入北大的第一个社团是北大自行车协会,在那里做自行车培训,去凤凰岭。

由此,我爱上了骑行。在后来的生活中,我骑过几次长途,有两次骑了2000多公里。

2014,机缘巧合下,戴威和朋友酝酿了一个“自行车事业”。他在北大校园里收集自行车,* * *享受这些车辆给学生使用。这就是ofo共享单车的雏形。

当时小黄车只是北大学生众多创业项目中的一个,并没有那么引人注目。

然而,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吹响,一股汹涌澎湃的创业热潮带着野心和欲望扑面而来。中国大陆的资本风暴开始刮起,投资者像嗜血的豺狼一样追逐有利可图的项目。

这个时候,* * *享受自行车正好成了风口上的猪。2015年6月,ofo***正式享受计划,2015年6月,10完成A论投资。从此,戴威开始了他的疯狂扩张。

庞大的商业版图也代表着巨大的财富。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胡润百富榜2017》,戴威以35亿元财富成为首位白手起家的90后,而当时戴威才26岁!

年少有为,商业奇才,一时大获成功,一波又一波来到戴威身边。

狂妄自大

在疯狂的资本驱使下,钱一博冲进了ofo的账户,足够的资金让ofo在中国乃至世界像野兽一样横冲直撞。

当时几乎所有城市都能看到小黄车的身影,报刊上充斥着文章,鼓吹独角兽的到来。

从2016年底到2017,ofo花了10万签下鹿晗做代言人,2000万冠名一颗卫星,甚至一年3000万给某媒体放广告。光是营销的费用就有几个亿。

那是ofo最不差钱的时候。黄晓汽车的广告几乎席卷了北上广的地铁站和公交站牌,仿佛“开了”。

以戴威为首的创始人都是学生,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他们不知道如何花这笔钱,花的方式也相当粗糙。

一个被资本迅速吹大的公司,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运动中显露了自己的短板,却在众人的呐喊和狂热中被忽略了。

年会上,年轻的老板戴突然当着3000名ofo员工的面,对着台上的一位资深员工喊道:

“我记得你的梦想,所以我今天要告诉你,你的梦想实现了。”

然后现场给了这位老员工一个50万的牧民,全场先是一片寂静,接着是热烈的欢呼。

紧接着,喝多了的戴威又放出了一颗炸弹,给另一位老将颁发了1万期权的o英雄奖。除了送牧民、期权和奖励,戴威还亲自给十名优秀员工颁发了“优秀员工证书”,每人多领了四个月的工资。

这天晚上凌晨一两点,戴威在尽情喝酒后,在微信群、QQ群、钉钉群轮番发红包。

这种宜人的文化氛围,就像戴巍在北大当学生会主席一样,有着浓厚的学生组织氛围。大家都很随意,很散漫,很开心,但是没有商业公司的规则,标准和规矩。

浸透了满足感和自豪感,被资本追捧,戴威也有一段时间飘飘然。

那一年,戴威成为中国谈论的商业精英。聚光灯下的阴影里,身后的资本正咧着嘴寻求实现的瞬间。

强烈的控制欲

大卫一向擅长扮演主人。小学是班长,在北大读书后也是“一把手”——从学院的组织部长到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在各种采访中,戴威的思想从未改变。

比起公司的成功,他更在乎自己的成功,宁愿让ofo死在自己手里,也不愿在别人手里发光发热。这种坚持,固执,自我,让ofo错过了很多机会。

朱啸虎牵线搭桥,戴威和腾讯的投资伙伴夏瑶聊得很愉快。腾讯投资部也已经安排好了ofo的投资委员会,很有可能进入ofoB轮融资。

然而,在ofo是否应该进入城市的问题上,夏瑶和戴威产生了分歧。夏瑶三次劝说ofo进城,但都被戴维斯拒绝了。

因为这件事,戴威认为腾讯对投资ofo有顾虑。此时,ofo的校园模式基本跑通,开始盈利,这给了他足够的信心。“不然腾讯的C轮再投,让经纬推进我们的B轮。”

但戴威拒绝腾讯后,腾讯转而参与了摩拜单车的C轮,之后又领投了摩拜单车的D轮和E轮。

错过了腾讯的投资,错过了入城的最佳时机。在竞争的关键节点,ofo把行业老大的机会让给了竞争对手摩拜单车,从而陷入被动。

这次失败后,坚强多疑的戴威选择相信滴滴创始人程维。

很长一段时间,大卫把程维当成自己的兄弟,称兄道弟。两个人一见面,戴威经常在程维的办公室里一谈就是几个小时。

戴威觉得自己遇到了良师益友。他认为自己和程维的很多理念是一致的,ofo和滴滴也很相似。

戴威听从了大哥程维的建议,接受了滴滴向ofo派遣高管,帮助ofo建立更健康的体系,以更好的成绩赢得软银的巨额投资。

滴滴高管的到来确实改善了ofo的管理。但戴威渐渐觉得自己被架空了,新的出行项目遭到滴滴的强烈反对,ofo的财务权力被滴滴牢牢钳制。

滴滴的一系列动作,在戴威看来,就是要吃掉ofo。2017,11,戴威直接迁怒于滴滴派来的高管付强。“滴滴的人都离开ofo了。”滴滴和ofo彻底撕破脸。

被程维“伤透了心”后,戴威变得更加不信任别人。他坚持自己的想法,一直坚持自己做决定。

资本的无情

让戴威惊讶的是,废弃的“ofo垃圾堆”堆积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用户抱怨“ofo的坏车率太高”,转而投向竞争对手“摩拜单车”的怀抱。

从单车大战开始,ofo的负面新闻就层出不穷。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出现了几次财务问题,大量退出海外市场,无疑印证了ofo的内部问题。迅雷的扩张已经过去了,相反,ofo正在加速衰落。

在外界看来,从去年年底开始,ofo就已经奄奄一息。供应链欠款、用户押金挤兑、资金链断裂的传闻,让风雨飘摇的ofo屡遭批判。面对困局,戴威一直在进行顽强的抵抗,但ofo的局面根本没有扭转。

但资本的无情抽逃导致ofo缺钱,ofo开始爆发资金短缺。ofo挪用押金的信息被媒体曝光其用30多亿的押金支付供应链欠款。

讨债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有穿着黑衣的,甚至还有人把坐着轮椅的老人推到办公室,嚷嚷着不还钱就睡那里。

后来ofo估值一路下降,从最初的20亿美元估值到654.38美元+0.5亿美元,654.38美元+0.4亿美元,再到654.38美元+0.0亿美元。欠款已达60多亿美元。在之前的事件中,法院对戴威做出了“消费限制令”,不允许戴威选择飞机、火车软卧、轮船。不能在星级酒店等场合消费,不能买房买车旅游。

如今,比起街上乱七八糟的车辆,人们内心的丑陋更让人失望。很多人肆意破坏自行车,丢失车座和车把,轮胎变形,车身到处破损,让人心痛。

面对强势资本的投降,强势的戴威就像一个注定要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斗士。在5月中旬的百人动员大会上,戴威说,“如果你不想战斗到底,现在就可以离开公司。”保持ofo独立是戴威的底线。

然而,面对困难,戴威自然没有坐以待毙。它开始自救。目前ofo已经推出了车身的商业广告,ofo的App也推出了广告。此外,ofo也在努力降低开支,减少自行车的购买和交付。

但相对于ofo庞大的体量,这些开源节流的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ofo目前的困局。

目前来看,如果ofo要支撑目前庞大的用户流量,那么留给戴威“烧”的钱真的不多了。坚持“不卖自己”的戴威,除了寻求资本“救命”之外,还必须时刻精打细算,否则一次不正当的融资也会成为资本势力的“傀儡”。

悲剧结局

现在27岁的戴威和他的ofo公司正在等待黑暗之后的黎明。负债累累的戴威已经完全失去了大局。

戴威在校园里的眼光是远大的,但是把校园里的竞争经历放到现实商业中的资本争夺战里,就显得有点琐碎了。走出北大校园的戴威,在强大的资本面前,完全没有任何抵抗力。

也许戴威从来没有想到,他创造的黄色汽车能以如此快的速度占领市场,但速度越快,危险越大。

但是,* * *享受一辆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自行车,也就是说它没有护城河。戴威犯的主要错误是高估了自己与巨头讨价还价的能力。

一个事实很明显:在巨头的碰撞中,ofo只是布局中的一个小拼图,是随时可以牺牲的代价。面对资本的压力,戴威选择了烧钱的方式,让ofo的困境失去了体面结局的机会。

在谈到ofo的近况时,很多人开始莫名其妙地用一种怜悯的态度看待这位年轻的创始人。他们觉得这场闹剧归咎于他的年轻,无知,不善于与资本博弈。

大卫确实年轻,但他并不无知,也没有什么值得可怜的地方。这本来可以让所有的投资者和他们自己套现,体面地离开市场,用户也不会遭受保证金的损失。今天的鸡毛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目前,从创业大潮中崛起的90后创业公司硕果仅存。面对淹没在巨浪中的人,自然只能沦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者作为“反面教材”被收入经验谈。

虽然戴威还在顽强抵抗,但结局或许是可以预料的。其实对于戴威来说,放弃不可逆转的颓势,留在青山在,远比现在拼命要明智得多。

如今,“弃子”“老赖”已经成为这个27岁青年无法摆脱的标签,而曾经美好的名字和传说却成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