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指的是哪四本书?

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南宋以前从未单独发表过。据说是孔子的弟子曾参(公元前505-434年)写的。从唐代韩愈、李敖维护正统,推崇大学(和中庸),到北宋程二以各种方式推崇和宣传,甚至称之为“大学”,是孔的遗书。后来,南宋朱继承了二程的思想,把《礼记》中的《大学》拿出来与《论语》、《孟子》相比较。

到朱写《四书句注》时,它已成为四书之一。据朱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介绍,《大学》是孔子及其弟子留下的遗书,是儒家的通俗读物。因此,朱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中庸》原为《礼记》之一,南宋以前从未单独出版。一般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公元前483年-公元前402年)写的,史书《孔子家》说子思写的是《中庸》。

从唐代韩愈、李敖推崇中庸之道(及大学),到北宋程尔以各种方式推崇和宣传中庸之道,甚至认为中庸是“一种通过孔子教心的方法”,再到南宋朱继承程尔之思想,于是把它拿出《礼记》与《论语》、《孟子》等人进行比较。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现存的《中庸》在秦时已被儒生修改,大致写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文章都和《大学》不一样。它不是把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作为题目,而是把文章的中心内容作为题目。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书。孔子(551年前-479年前),名仲尼,春秋时期生于(今山东曲阜)。儒家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复译者记录整理。《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书。

《论语》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在表达方式上,《论语》是记录散文的典范,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篇都是一章,每一章都是一章。文章和章节没有紧密的联系,只是粗略分类,出现重复章节。

到汉代,已有《论语》(20)、《论语》(22)、《古文论语》(21)三个版本。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古文论语》整理编辑了一本新书,并加以注释。郑玄注流传后,《论语》和《中国古代文学论语》逐渐消失。

《孟子》是一本记录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书。孟子(约公元前372- 289),本名玉子,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故里曲阜不远。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过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的客座公使。

因为他的政治主张没有孔子的重要,所以他回到家乡召集弟子讲学,和万章等学生一起著书,说“序诗书,解仲尼之意,写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琪在《孟子字帖》中将孟子与《论语》相提并论,认为孟子是“仿圣人而作”。

因此,《汉书·文艺志》虽然只把《孟子》作为一部子书,但在汉人的心目中,它实际上已经被当作一部辅助“经”的“传记”书了。汉文帝将《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命名为“传记医生”。到了五代末,后蜀之主孟尝君命人在《孟子》等十一部经典上刻石,可能是孟子被收入“经”的开始。

到了南宋孝宗时,朱编纂的四书被收入《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元明以后,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是读书人的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