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做一篇道德作文?
一,公德意识: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
社会公德即社会道德,是人们在日常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最普遍的关系。大学生公德意识也就是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和践行公共生活准则的观念和意识。公德意识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形成高尚人格的前提和基础。遵守社会公德,自觉履行社会生活规范,是一个人养成良好道德习惯、树立高尚道德情操的起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道德人格的完善应从公德意识的培养入手。和其他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人的道德修养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质的飞跃。因此,大学生只有培养和树立公德意识,自觉用社会公德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达到* * *社会主义道德的崇高境界。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比较低级的道德要求。总的来说,它要求的是最基本的文明行为。有人认为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应该在中小学。跟大学生讲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不是“小题大做”吗?诚然,社会公德教育早在中学、小学甚至学前就开始了。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人的大学阶段是生理心理的蓬勃发展和成熟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越来越定型。
思想道德完善的重要时期。正如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青年是“人的第二次出生”。因此,有必要深化和加强这一年龄段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为高尚品德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我国,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要求,这无疑说明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第二,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最低要求和基本标准。
恩格斯在评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发展时,曾热情讴歌“这是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最伟大、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和产生巨人的时代——思维能力、热情和个性方面的巨人,多才多艺、知识渊博”,这无疑意味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人才的成长及其特点与同时代人的要求密切相关。那么,在我国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显然,永远不会是那些没有知识和技能的平庸之辈,也不会是那些“坐在墙上有思想”、“奶妈妈”的所谓“知识分子”。人才应该是“德”和“才”的统一,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
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理想和道德。大学生的公德意识程度是衡量大学生是否有道德的最直接表现,也是衡量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指标。如果缺乏公德意识或者公德意识差,那么聪明的人也会变得阴险狡诈,强壮的人也会显得野蛮粗鲁,漂亮的人也会变得庸俗无趣。可见,德无才是庸才,德无才是害才,德有才才是真才。所以,潜心于道,严谨治学,才是合格人才的本色。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塑造“人才之魂”的基础工程,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最低要求和基本标准。
第三,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进步,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在精神文明复杂的结构体系中,道德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或者说道德是精神文明最具决定性的部分。在道德领域,社会道德因其范围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内容的一般性和概括性、结构的传统性和传承性而不同于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成为社会道德的基础。因此,社会公德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自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核心。作为年轻人中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透过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最能看出一个社会的伦理水平,也最能反映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可以说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具体指标。大学生本身也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建设者。如果每个大学生都能有强烈的社会公德意识,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将对社会产生广泛、深刻、持久的影响,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有助于形成稳定、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生活秩序,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学生能否“自保而擅天下”,能否以身作则,能否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现状,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21世纪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所以,一定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待。
二、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路径
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需要多管齐下,需要一个培育、确立、巩固、形成的过程。
首先,用他律培养和树立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决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通过学校和社会的系统道德教育和“他律”来培养和确立。
第一,优先考虑高校,进行德育。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的主阵地。高校以“两课”教学为核心,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灌输和教育。高校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集中有序的德育教育,其教育方法的特点和效果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训练有素的老师,以身作则,管教学生;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也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注重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遵守和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爱护校园的一切,爱护班里的一张课桌一把椅子,尊敬老师,对同学友好等。,在琐事中见精神。
第二,全社会都要关注* * *一起育人。在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的过程中,学校是主阵地,但学校不是万能的,靠学校唱独角戏是行不通的。学校不是远离社会的孤岛,变革时代的大学生不可能远离社会环境,保持独立。另一方面,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务实心态,也有着比普通大众更高的精神追求。因此,我们必须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培养公共道德意识的强大合力。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培养合格的大学生是全社会的责任,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只有整合并充分发挥社会道德教育的整体功能,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社会教育而言,家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源”。来自家庭的公德意识教育主要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和良好的家风来进行。目前,中国大约有1亿个家庭。如果每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还有大众传媒,如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大众传媒不仅是传播某些道德观念和道德榜样的载体,而且能以其独特的多样性、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唤起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对心灵产生巨大的振荡和感染。特别是在日益信息化的今天,大众传媒的德育作用越来越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总之,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是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多方向的。对于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有人普遍说要争取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即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教育、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公安、司法和群众团体,共同努力,齐抓共管。
第二,以“自律”强化和巩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仅靠校外和社会的道德教育是不可能的。他律必须转化为自律,才能成为心中永恒的道德法则。换句话说,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不仅是学校和社会的事,也是大学生自身的事。因此,我们必须唤起大学生的自主自律意识,加强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
道德修养是人根据社会生活和社会道德的要求进行的道德品质的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是人的主体精神的自律。大学生主动进行道德修养,就是在自己的内心展开一场善与恶、对与错、对与错的斗争,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这种内心世界的斗争和解剖过程,绝不是某种外力所逼,而是基于人自身内在的道德需要,马克思把这种道德需要理解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把它看作是自我实现需要的主要组成部分。没有人的自觉、自愿和自我行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修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必须从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角度出发,做更加深入细致的工作,变“要求大学生遵守和践行社会公德”为“我要遵守和践行社会公德”。
第三,在实践中锻炼和形成公德意识。
马克思在他的书中说:“观念的产生是与人的物质活动、人的物质交往和现实生活的语言直接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想和人们的精神交往,也是人们物质关系在这里的直接产物。”生活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必须着眼于“实践学习”和“实施”,不能脱离实践。陶行知在批判“行动是知识的开端,知识是行动的成就”的唯心主义思想时,提出了“行动是知识的开端,行动是知识的成就”的观点,并解释说,这“并不是否定闻说知识,而是承认亲知是一切知识的基础,闻说知识必须植根于亲知,才能生效”。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将外在的公德要求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公德意识。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各种活动。古语有云:“只有当你把它写在纸上时,你才能实践它。”大学生只有深入社会,研究社会,了解国情,才能认清现实。只有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见识,增长才干,才能更好更快地成熟。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汲取营养和力量,才能不断激发他们为民造福、为国奉献的热情,真正有所作为。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培养品质,锤炼意志。在了解国情民情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公德意识。
(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