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社交恐惧症?

人际交往变化下的社交恐惧

社交恐怖症是医学上的一种焦虑症,表现为在公共场所或与人交往时明显而持久的恐惧。现在很多年轻人自称“社交恐惧症”,并没有达到疾病的程度,而是呈现出一种回避和抗拒社交的情绪和状态。

为什么年轻人会回避或抗拒社交?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在社会急剧变革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年轻人,是社会方式变革的见证者,他们的人际交往也必然呈现出新的特点。易观智库和腾讯QQ发布的《中国90后青年调查报告》显示,90后青年群体已经习惯了“自我轴心”的成长,“孤独”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状态——“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童年记忆充满孤独;他们在高楼里长大,忙碌的父母照顾不了他们;钢筋水泥挡住了孩子们的社交机会,他们渐渐习惯了自己玩耍。”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多数年轻人成长在以“小家庭”为主的社会单位中,缺乏亲戚、邻居等传统社会交往的经验。例如,许多90后成员表示,由于亲戚之间的巨大差距,他们不会经常搬家:“我们很早就离开家去学习和工作,我们与家人还有一段距离,更不用说亲戚了。”

伴随成长过程中单薄的人际体验,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本身的复杂性。

场景无时无刻不在泛化和社会化。“人们可以休息,但互联网24小时运转。手机里总有无数小红点等着打开:群打卡、班级通知、朋友问候、同学邀请、社团活动...必须严肃处理。”在大三学生韩雪看来,社交总是伴随着压力。

功能混杂,到处没有社交。“我们的社交活动太多了,效率和目的性高到让人作呕。就算抢到回家的火车票,也要‘邀请朋友帮我提速’。”网友在调查中反馈。

在这样的矛盾下,一些年轻人自称“社交恐惧”青年,也是有迹可循的。“社交恐惧”这个标签更像是他们手中的盾牌。在现实而焦虑的社会困境中,我不得不拿起这个盾牌来应对无孔不入的社会压力。

“说社会退化可能有点夸张,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自我适应。”心理学专业的小婷(音译)表示,许多“社交恐惧症”的年轻人都很推崇新的“社交礼仪”,比如用微信谈论小事、不打电话、打字和说话等等。核心是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给对方一点自由和放松。

虚拟社交并不是社交恐惧的解药。

在经历社会变革的同时,技术的发展也在带来新的交流方式。从短信到QQ、微信,从论坛到博客、微博,再到Aauto Quicker、Tik Tok,不断迭代的社交软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流选择,逐渐塑造了这一代互联网原住民的社交习惯。

现实生活中,很多朋友很少见面。《城市生活中的社交障碍:“有时间见一面都是奢望”一文描述了目前的状况:同在北京的东城区人,想结识在西城区工作的好朋友,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即使对方因业务原因来他公司,也不一定能见面,因为他们手头有事。

在网络世界里,交朋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社交软件可以一秒钟“加”一个陌生人为好友。即使线下不见面,社交媒体上也有频繁的互动,看起来很热闹。“就像游戏里,人物的武力值和防御值是以不同的方式补充的,社交也是一样的。面对面聊天加的多一点,手机聊天加的少一点,但是成本小!用各种软件聊天后,我的社交价值也能被填满。”供职于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小辉,工作很忙,朋友们经常错过饭局,但他有自己的交友之道。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2000多万年轻人独居。线下独处,线上“热闹”已成常态。《2020年独居青年生活洞察报告》显示,64.83%的受访者选择通过社交软件结交新朋友,网上交友是很多独居青年缓解孤独感的“必要选项”。

然而,网络社交能成为“社交恐惧”青年的解药吗?答案可能恰恰相反。社会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Shirley Turkel)曾提出过“群体孤独”的概念:“大家都很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说话,而是分开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为了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和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开会的时候,别人在汇报,观众在收发信息。”她认为,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孤独”——我们看似在一起,实际上却活在自己的“泡沫”里。我们期待更少的其他人和更多的技术。

虚拟空间中不间断的联系使人陷入更深的孤独。要打破这种循环,只有让大家更好地“在一起”。“我们应该主动参与线下的交谈,以弥补线上交流中‘身体缺席’带来的不足,用真正的‘在一起’来治愈孤独的人,共建美好的生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斌在《关于群体孤独的思考:我们单独在一起》中这样说。

“今年春节因为疫情延长了。我在外面读书工作的时候,只能和家人视频交流。这次回家和父母打牌,泡茶,聊童年,让我感受到了更多实实在在的家庭支持。”90后女生说,有时候正是这种平淡的相处,让我们重新发现并珍惜现实中的互动和联系。她决定花更多的时间和现实世界中的朋友在一起。

摆脱惯性,突破社会茧房

当群体孤独成为舒适区,面对一波又一波新的虚拟社交浪潮,一些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走出来面对现实。

“现代人相当一部分空闲时间被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占据。每天花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在电子屏幕上,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有一种‘放不下’的感觉,留给现实生活的注意力资源更少。”这种感觉越来越普遍了。

虚拟社交因其低成本、全时的特点,正在成为规避现实社会压力的“温室”。目前,陪伴类app的增长趋势越来越明显,语音聊天室、游戏陪练等付费陪伴类app大量出现。有社交网络需求的年轻人,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购买聊天项目。

传播学中有一个“信息茧房”的概念,指的是人们在获取信息时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利益所引导,从而像蚕茧一样被困在茧房里。在社交领域,当代年轻人似乎被困在一个“茧房”里,不愿走出交友的舒适区,形成了越回避社交,越不会社交,把生活局限在狭小空间里的循环。

“在拒绝社交的两年里,我没有交到新朋友,过得格外好,但我真的迷失了自己。”网友雷一天就曾有过“社交恐惧”的经历。后来她发现,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沟通是治愈不快乐的最好良药。

“我们还是要努力打开心扉去拥抱,去接触和感知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世界。对于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来说,这有点难,但只有从孤独中挣脱出来,才能获得乐趣、人情和爱。”她说。

像雷一天这样突破社交“茧房”,勇敢走向现实社交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雪莉·特克尔(Shirley Turkel)建议,应对群体孤独感的方法是,朋友和亲戚应该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地交谈和讨论。“社交恐惧”的年轻人也是如此。逃避社交只是暂时的。只有迈出从安逸到未知的那一步,接触到现实社会交往的复杂和温暖,才能拓宽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