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理念
1,鱼缸法则——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
2、狼性法则——男生尤其重要,一定要野。
3、北风南风定律——宽容强于惩罚。
4、罗森塔尔效应——心理暗示,很重要。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以亲子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活动。是成年人按照预期目标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教育和影响孩子的过程,也是家庭成员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
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儿童的目的是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全面发展,塑造儿童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
学校教育是有序统一的,社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统一的,而家庭教育是多元个性化的。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的性格和选择差异很大。
优秀父母的家庭教育观
优秀父母的家庭教育观
你知道有什么优秀的家长家庭教育理念吗?要知道,一个优秀的孩子,和他的家庭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优秀家长家庭教育理念的相关资料。让我们来看看吧。欢迎和我探讨。
优秀父母的家庭教育观1
1,以人为本,儿童优先,保障教育,维护权益。
2.做人首先要正直,养儿育女才是心。
3.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尤其是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4.为人师表,以德为先,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5.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
6.让孩子充分发挥的方法是欣赏和鼓励他们。
7.关心不撒娇,培养不苛求,帮助不包办,沟通不指责。
8.优点要鼓励,缺点要少重复。只有用优点改变缺点,教育才能准时。
9.尊重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尊重可以导致理解,理解可以导致信任,信任可以导致教育,教育可以导致成功。
10,亲子和谐,快乐教育;亲子互动,* * *有进步。
优秀父母的家庭教育理念2
首先,父母应该勇于向孩子学习。
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将时代分为“前喻文化时代、喻文化时代、后喻文化时代”。所谓后喻文化,是指年轻人因为对新思想、新技术的良好接受,在很多方面都优于他们的前辈,而老年人则不得不向他们的后辈学习。
孩子年龄小,思维简单,思维活跃,而成年人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在创新等方面不如孩子。
第二,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社会的希望。我们的孩子出生在一个家庭,由他们的父母抚养长大。但是,不可否认,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栋梁。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无异于为祖国建设做贡献;教育不好导致孩子犯罪,不仅害人,还影响社会稳定。
第三,教育孩子在家庭教育中不要输。
家庭教育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孩子能否成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个是早期性行为。“高楼拔地而起,树人一家百年始”。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有早期的启蒙和奠基作用。
第二是长期的。父母不仅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庭是孩子最长的学校。父母的微笑、思想、品行、学识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长期的、持续的渗透作用。
第三是亲密。父母和孩子之间有种血浓于水的亲密感。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和温柔的港湾。家庭的亲密程度决定了孩子更容易受到父母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是孩子最有归属感的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励志的老师。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强的示范和感染作用。
第四,尊重孩子的人格,学会与孩子平等交流。
孩子从小就应该有很强的自尊心。父母虽然有教育孩子成长的义务,但也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不能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传统教育中“当面教孩子,背后教老婆”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这不仅抹杀了孩子和大人平等的人格,也把妻子和孩子放在了受教育的地位,没有体现家庭成员的平等地位。学会与孩子平等沟通,是孩子两代人成长的基本过程,也是家长学会掌握家庭教育方法的过程。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让孩子和家长都得到提高。
我来告诉你一个教育孩子的秘诀:父母和孩子互相给建议,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父母教育的简要思路是什么?
家长的教育理念简述如下:
1,隔代教育需要学历。
2.培养孩子的渠道很多。
3.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4.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成长的教科书。
5.提倡孩子之间互相欣赏。互相关心!
6.投资于儿童的现在,而不是未来的补救措施。
7.永远对孩子有信心。不管他现在怎么样。
8.老师和家长的魅力在于吸引学生终身学习。
9.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10,应该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取代。
11.引导孩子克服压力,不能盲目施加压力。
12,强迫孩子学习等于模仿孩子的大脑发育。
50个经典家庭教育理念
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培养儿子的经验。家庭教育理念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父母要以身作则影响孩子,培养良好的品格和品德,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为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父母应该陪孩子去寻找感兴趣的东西。儿子5岁的时候,他妈妈每天晚上陪他弹琴1.5个小时。除了春节休息几天,她一年365天坚持每天晚上陪他练琴,放弃看电视,五年做到了小学十级钢琴业余。
3.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从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两方面培养。“给孩子好习惯,不如给他们金山银山。”好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
4.培养孩子面对困难不畏惧学习的勇气。
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困难和挫折。家长要启发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克服困难,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又让孩子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谢谢!
家庭教育有哪些概念?
一、孝道观——角色教育。
孝是一种伦理,伦理关系体现的是秩序。孩子在家里只能做孩子,不能做“小皇帝”、“小公主”。父母教育孩子,天经地义。他们讨论的只是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尊敬父母长辈的习惯。为此,家长必须做出示范,树立榜样。
二、契约观念——培养游戏规则。
契约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游戏规则,体现了权利、责任、义务、平等、尊重和* * *共赢的原则。家长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积极调整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随着孩子“自由度”的逐渐增加,家长和孩子可以通过某种形式的“契约”达成* * *理解。这样既能减少很多亲子矛盾,又能表示尊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有助于孩子的社会化。把孝道和契约放在一起,并不矛盾,而是体现了一种合理的平等关系。
第三,沟通的概念——跨越代沟的桥梁。
家庭关系要体现在亲密度、适应度、沟通度三个维度。
沟通是促进前两者的重要维度,前两者是沟通的结果。好的沟通是开放的沟通,很少有问题。沟通强调为所有家庭成员创造一个无拘无束的沟通环境,孩子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父母和孩子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如果代沟不可避免,沟通可以在两代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交流才会有成果。
四、青春期教育理念——家长和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青少年性焦虑引发的心理问题具有普遍性。性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话题。孩子们从很小的时候就有性意识。男孩、女孩、男人和女人,性别角色教育是性教育的起点。个体性心理的发展和演变要经历性别角色、性取向和性价值观的形成和演变。性心理的本质是主体的身体和物质条件与社会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性心理一旦达到个体的“成熟阶段”,就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性心理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心理健康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从社会角度看,积极的性教育有助于形成健康的性心理;培养异性交往和爱的能力;提高性行为的安全性;减少和预防心理和性行为异常。
第五,感恩的观念——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孩子感恩父母很有必要。同时在这里强调,家长也要用感恩的心态教育孩子。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已经做了父母,但是心理年龄还不成熟。亲子沟通资源交换理论认为,亲子沟通类似于资源交换,不同的亲子沟通方式,孩子的发展是不同的。较低的一致性水平反映了家庭中更多的问题,而较高的沟通水平反映了父母的社会化水平。不成熟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问题。
家庭教育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家长只有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做,才能掌握科学和艺术的规律。只要你好好教育,好好学习,父母在教育孩子,让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和孩子一起成长。孩子的到来,不仅仅是上天的恩赐,更是让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真正走向成熟。难道我们不应该感恩吗?如果这些理念能够非常形象地贯穿家庭教育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拉近亲子关系,也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特征。你的孩子一定会比同龄人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父母的教育观念
第一,家庭教育最容易出错。
第一,我们的父母大多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无论我们小时候,还是长大后,恋爱结婚,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很少有人告诉我们怎么做父母。就算有人说,也只是长辈。他们可能会说“一棍子打死孝子”“不打就长不大了”吧?这需要我们反思。
做司机需要在驾校学习3个月才能拿到驾照,但是可以学3个月为人父母吗?父母不同的语言、行为、教育都会给孩子留下不同的印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父母难免会犯错。
其次,家长期待孩子成功、女儿成功的心理容易导致家庭教育出现偏差。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种天然的情感联系,尤其是母子融合,自然会产生期待。不可避免的是,求助于孩子来完成自己没有实现和没能实现的事情是不现实的。一本《哈佛女孩?q刘亦婷卖了几百万张,这是家长的心理反应。父母的过度关心和呵护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扬子晚报记者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其实他们很多人长大后什么都不想。他们怎么才能长大?过多的限制和过多的干涉走向另一个极端,也会阻碍孩子潜能的释放。我们常常居高临下地对待孩子,装作“家长”:“你是我生的,我让你听,你不听,找揍!”没有《联合国儿童宪章》规定的“人格平等”——根本精神,家庭教育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
第三,很多家长忽视了自己的教育责任。因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家长更关注学校教育,忽略了他们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俗话说:三岁看老。童年接受的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孩子最初对世界的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家长通常对父母的概念,在英语中其实是一个贬义词,意为“家长式”和不民主。而孩子要完成一件事,必须要有真正的理解和接纳,才能做好。对教育责任的无知和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误。
第二,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通常,在优秀的孩子成长为杰出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当一个人形成不完美的人格时,也可以从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
父母送孩子上小学、中学,总喜欢说:“老师,这孩子归你了,求你了!”潜台词是“与我无关”。其实绝对不是这样。推动地球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好的家庭往往伴随着父母和孩子的成长;不良家庭往往对孩子有负面影响。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证明。张家港X学校的一名初二学生周日晚上在家复习备考。他父母请了几个朋友在家打麻将,噪音打扰了孩子。孩子无奈地说:“已经过了0点了,我还得玩。我明天怎么考?”麻友兴高采烈,不理会孩子们的话。孩子一生气就打开电视,把音量调大,弄得邻居都来抗议。他的父母觉得很丢脸,揍了他一顿。朋友经常问我每周花多少时间陪孩子。我说因为工作忙,和孩子交流不多,但是只要孩子看到我,我一定是在看书写字,不需要说话。身教远大于言教。父母在家有多少时间学习,家里有多少书,都是不一样的。2004年,中国出版社协会做了一个调查:中国45%的家庭没有书或书架;在韩国,96.8%的家庭平均拥有500本以上的书籍。没有书香门第,怎么会有书香校园和书籍来看待社会?如果父母不上进,怎么能指望孩子成为成龙、凤凰呢?
在学习型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甚至相互影响。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响方式,比如亲子阅读、亲子交流、讲述成长故事等等。父母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父母不断的进步和学习的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第三,道德重于学问,境界大于方法。
1.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构筑人格长城。生活中见到的人,往往是一个掩盖了一切丑陋的美男子。分数高,成绩好就当好孩子。其实在影响终身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是品德、性格、做人的快乐、人缘和尊重,而不是知识。一点一滴的影响,会为人格的健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注意到许多父母过于关心他们的学习。只要成绩好,什么都答应,什么愿望都实现,什么承诺都兑现。有的孩子撒谎,拿家里或别人的东西,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令人担忧。
我的孩子小时候也从家里拿过东西,但是我们让他知道犯了这个错误的惩罚远比考试没有学好知识好,让他知道他的爸爸妈妈不太注重成绩,但是很注重品德,这让他成为一个谦虚的人。养成行为习惯也很重要。我家孩子小时候,整天丢三落四。他今天买的尺子明天就会丢失。他三年级骑车上学的时候,经常丢钥匙,经常让我们送。不会吧!后来我们决定,如果再丢钥匙,就跑回去拿备用钥匙。四年级的时候,他自己把车扛回家。这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啊!但作为交换钥匙,我再也不会丢了。因此,家长要充分重视道德习惯的培养。
2、生活无声无息地摧残人,就像滴水穿石;同样,生活让人沉默。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步,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成就。新教育实验有一句口号:“状态大于方法,方法大于努力。”现实正好相反,就是“努力大于方法,方法大于状态”。其实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状态。有了状态,就有了方法。如果你有状态,你想做一件事,你可能会成功。
前不久,复旦大学一名研究生跳楼自杀。他是某省文科高考状元。应该说他的学习成绩很突出,但那又怎么样呢?他父母白养了他,还不如考上大学留在孩子身边,对社会没什么贡献。一位学者说,哲学家和普通劳动者的差距比野狗和家犬的差距要小得多。哲学家和工人的差距是分工造成的。一个单位同工种的人之间的差距是国家造成的。有些人很聪明,但如果他什么都不做,一味抱怨,那他将一事无成。所以,最重要的是境界,而不是心法。任何有助于精神状态培养的事情都应该去做;任何无助的人都应该少做或不做。
第四,把童年还给孩子
人们常常觉得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没有幸福。只要进了学校,就没有好日子过。在进幼儿园之前,父母有很多梦想。一旦自己的孩子进了学校,进了考试圈,很多家长就退出了之前的游戏。当然,学习不是给孩子快乐,而是寄予很多幻想。渐渐的,现实打碎了他们的梦想,到了初中,那些美好的幻想爱好都被掐断了。剩下的就是“苦”了。就像孩子们说的“我起的最早,睡的最晚,受的苦最多,最累,我,我还是我。”是的,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冲到路上的是孩子,每天晚上最晚关灯的也是孩子。现在的孩子真的比农民还苦!他们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幸福!
快乐是一种体验,享受教育的快乐,是教育的一种境界。问孩子快乐吗?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孔子的《论语》第一条说:学而时习之,其乐无穷!学习应该是有趣的。为什么孩子不能在游戏、活动、玩耍中学习?为什么叫学习被关在书房里?我们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幸福指数!不要让金范再次出现!
5.无限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
1,欣赏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先说男生女生。我们给女生的玩具是娃娃之类的,给男生的玩具往往是各种型号的,可以活动的。包含了我们希望女生温柔文静,男生勇敢活泼的意思。女生打架的结果会是一次训练:我现在这么疯狂怎么办?男生打架的结果是赞赏:淘气的孩子聪明。孩子长大了,人们说:女生中学不行,男生中学可以。要知道,谎言重复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女生被暗示“不”,男生被暗示“是”,这让他们有了不同的状态,所以正如作者在《享受幸福》中写的:“说你可以,你可以,你不可以;说你不能,你不能,你不能。”想要孩子做到,就要珍惜孩子成长的每一次机会,欣赏孩子的成长,欣赏孩子的一言一行;如果你不能生孩子,抱怨和责怪他们。
2.孩子的潜力永远大于已经取得的一切。现代科学研究早已证明,人类的潜力是巨大的。难道周舟这个残疾人没有成为一名伟大的指挥家吗?聋哑女孩周婷成长为美国著名大学的高材生,是她父亲周洪赏识教育的杰作。让我们无限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
第六,让孩子有自己的东西。
家长在培养孩子智力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非智力的培养。他们要让年轻一代有远大的目标,广泛的兴趣,温暖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人格。
一个人最幸福的事就是让自己喜欢一件事,哪怕是种花养小动物,让自己的业余时间和精力有寄托。每个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都应该有一个爱好。什么是最好的?特色。现在分数是最好的,其他人都是失败者。其实孩子学起来太难了,有些知识一辈子都用不到。价值是什么?教育要给孩子喜欢的东西,这样即使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名牌,也能有健康快乐的生活。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价值观。复旦自杀的研究生有什么价值?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学到的善良、勤奋等远远超过了大学的收获。每个孩子都可以有不同的成长道路,让他喜欢同样的东西,这样会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否幸福很重要。
七、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阅读是孩子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对于孩子的成长,主要任务是阅读。但是现在的学生除了课本,就是很少看书了。一般来说,读书多的孩子,会有开阔的胸怀,饱满的精神,远大的志向和执着的追求。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这个人的阅读史。
读书对人的成长最重要。世界上那些朝气蓬勃的民族,一定是热爱读书的,比如犹太人。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三位人物都来自犹太民族: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改变了人们对社会的看法,爱因斯坦用相对论建立了全新的宇宙观,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让人们更准确地认识自己。世界上40%的富人是犹太人。人数最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犹太人。他们的阅读态度近乎宗教。孩子一出生就用蜂蜜涂在书上,让孩子舔,意思是读书可以甜。他们永远不允许踩在书上。他们每人每年阅读60本书,而中国的平均水平仅为5本。一个不学习的人走不远。他是否读书和他是否大学毕业没有关系。书籍是真正的大学,是心灵成长的乐园。
安静可以走得更远。一个读书的人,不一定生活富裕,但可能是精神富裕。
八、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
写日记是一个好习惯。通过写日记,孩子可以总结和加深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思考;可以锻炼他们观察生活、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可以让孩子倾诉自己的感受,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培养他独立的人格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可以锻炼他的意志,开阔他的心胸,净化他的心灵。不只是孩子,老师,家长都会写,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有的甚至完全改变了一个孩子、一个家长、一个学校的状态。因为要想写得精彩,就要活得精彩,做得精彩。
父母特别期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因为觉得自己不是天才,这是很普遍的事实。一个命题肯定是对的。只要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虽然不是天才,但也可以成为天才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