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生种大米能做到年销售额8000多万?
作为一名外出打工后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他毕业后扎根农村五年,带领乡镇贫困农民种植“泥鳅大米”,然后通过电商模式高价销往全国。去年农副产品销售额达8000多万元,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的运营模式。
初创:第一年亏了十几万发现“互联网+”的潜力
陈于2010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武隆区凤来乡。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凤来乡虽然是武隆区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水稻的经济价值并不高。如果在稻田中饲养泥鳅,泥鳅的粪便可以作为水稻的肥料,稻田中的微生物可以作为泥鳅的饵料。这样两者“优势互补”,自然种植,对提高稻米品质有很大帮助。
接下来,他开始解决土地流转问题。他召集了四次会议给村民做思想工作,最后乡政府的干部下来做工作。他从农民手里租了40多亩地,加上亲戚朋友的地。第一年总实验地***80亩。
土地租下后,他开始种植。因为缺乏种植经验,种子的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问题成为难题。第一年下大雨,最后收获了4万多斤水稻,按照当时的市场价只能卖5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