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儒学的相关信息

出了诸暨南部,沿着22省道到了风景秀丽的东白山,这是一片迷人的土地,有着200多年的历史,千竹坞隐居在大山深处,群山环绕,绿树环绕。

江南奢侈品钱竹屋

千竹屋,又名“四圣居”,建于1798(清嘉庆初年)前后,是四家的住所。千竹坞至今仍有人居住,多为司氏后裔。虽然每个家庭都是相对独立的,但是游廊是相连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像一座微缩的城市,走在千竹坞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晴天见太阳,雨天不湿鞋”。

千柱屋,因屋内有千柱而得名,是司远如所建。司元儒(1753-1832),字翼圣。太学生,说说徐登世郎。道光二年(1822),七十岁,“五世同堂”。道光建县试验棚,赔了两千块钱。它被命令建造一个“慈善工场”。

朝北的前竹坞,宽124米,垂深60米。重檐门楼5座,均以石雕或砖雕装饰。全部由青石砖雕而成,人物山川皆刻,惟妙惟肖。建筑有五条纵轴和三条横轴,为庭院式组团布局,总面积约7400平方米。房子里有许多柱廊。据说* *有121房间,1200多列。门户厚重有序,以正殿为中轴线,两侧八个四合院,10天井,均以檐廊相连。千竹坞正殿上镌刻“兴于斯”四字,门前饰以砖雕人物、山水、龙凤等。过了门楼就是正殿,五架升降结构。正殿两侧有丛桂殿、双槐殿、福寿殿、仁寿殿,均用青石雕刻,镌刻在墙上。今天,这里有许多牌匾,如“孝节”、“潼关惠崇”、“雅阁”、“石溪亭听松”。大殿的墙上有一座百马砖雕。由21块青砖浮雕组成,长0.34米,宽0.30米,总长7.04米..整个画面东拼西凑,原汁原味。

千竹坞的建筑格局是中国封建礼教和家庭制度的典型体现。门户都是独立的,但整体是一个大家庭,有“小家”的私密,也有“大家”的和谐。整个千竹屋都被精心布置的和谐氛围所包围。虽然当时有辈分、年龄、男女、主仆之分,但同在一个屋檐下的现实使其在封建礼教中。

“唐瑜之际,盛于斯。”

千柱坞正殿门楼门楣上,刻有四个九折篆书大字,取自孔子《论语》“唐虞时昌”,意为盛世,其姓氏巧妙融合,寓意深远。

“兴于斯”二字,出自北宁画家米芾之手。米芾,有人物印章,名为襄阳蛮师,海月外史,流明居士。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宋代庄的《鸡鸣》记载,他的母亲原是一名接生婆。因为她经常出入皇宫,工作努力,朝廷就把米元璋充作了殿试,后来成为秀才。米元璋一生仕途平淡。他曾经知道邱勇郡和涟水军,太常大夫知道武威军。惠宗建立书画,被称为博士,并被任命为礼部外交大臣,被称为淮扬军。他有一种奇怪的气质,他擅长书法和绘画。中年“狂”,晚年学禅。米芾、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佛教和禅宗的影响,其中以苏黄最为重要,但迷上洁癖、书画和砚的却是米芾。黄庭坚虽然也学佛成功,但他那种脱俗洒脱的禅风远不如米芾,苏轼当然是第二。

米芾著有《书史》和《海岳名句》。

碧峰书屋

千竹坞后数百米处,有碧丰书屋,是司元儒为其子女学习圣贤著作而建,后成为村里的小学。光绪《诸暨县志·方斋志》载:“碧峰书屋在宋啸湾脚下。金山四面环水,蜿蜒幽静,门前是蜿蜒的池塘,还有红莲亩。道路上种的都是红白杜鹃,蔷薇玫瑰,桃杏李,山中夹杂着松竹。有三层,面对着五座古老的山峰。还有一个小水池,水从石龙之吻喷出。林泉的胜利是一座城市。”记录中记载的大部分内容今天仍然存在。图书馆前有两株槐树,枝桠苍老,枝桠横放。一只是绿色的狮子,另一只是白色的大象。它们是稀有的古树名木,颇具观赏性。房前古木参天,虽历经沧桑,却依然翠绿,生机勃勃。作为家族后代的私塾。虽然面积不到千柱屋的十分之一,但正是因为有了这家书店,传统的“耕读”观念才能有了现实的载体。

通往碧峰书院的道路两旁,紫薇、柏树、石南等珍贵花木掩映,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离书院约50米处,有两棵巨大的罗汉松,书院前有两棵盘古树,左似狮子,右似大象。花草树木层层叠叠,增添了一份宁静。读书声从宁静中传来,与远处飘来的甜美春声遥相呼应,或许悠扬的晚钟若隐若现。面对着苍凉书院里蔓延的淡淡月光,或许是司远如许下了一个庄严的愿望,以便在灵魂的核心刻下最深的痕迹,让后人好好学习。

碧峰书屋和千竹屋同时建成,是专门为子孙打造的家庭学校。教室位于楼上。据说更早的时候没有楼梯。学生来教室都要从竹梯爬上楼,学习的时候把竹梯拆下来,直到放学。白天看书的时候不允许学生下来。目的是让孩子心无杂念,对窗外的事充耳不闻,安心读圣贤书。这说明司家对读书的重视,可见司圣贤的良苦用心。现在图书馆有楼梯,是后来建的。

花果宫别墅与诸暨第一所近代学校

花果宫别墅,建于清光庚子(1840)十二月,朝西南,宽***3,三开间。总面积为1800平方米。门厅的石门框上有一石门槛,横刻“花果宫山庄”。是清代儒生俞樾写的。门厅外面有一个半月形的池塘(池畔)。门厅宽13.3米,深3.8米。屋架为提梁式,前槽用卷棚屋顶,屋顶为硬山石。第二个入口是中央大厅,内槽五梁,前槽棚顶,做工精致。飞檐柱托雕有人物和动物,小巧玲珑。檐檩上雕刻“双龙戏珠”图案,栩栩如生。中殿有三个开间,进深10.4米。在两侧山墙的内墙上,至今还保存着10多条清朝光绪年间学生在花果宫山庄读书的捷报。第三个入口是后厅,深度11.9米。屋顶为硬山,工艺略逊于中殿和前厅。大厅由天井连接,地板由石板铺成。主楼的两边都有房子。这里的“别墅”二字,真的是“家庙”(香火)的雅称。因地处香山脚下,光绪三十年(1904)改为香山民间学堂。

1840年,当英军的炮声炸开中国近代史惨烈的第一页时,另一所家塾——华国宫别墅,矗立在碧峰书店不远处。这是一座寺庙和学校的混合建筑,在国内极为罕见。现在花果宫别墅也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

花果宫庄主司,为人“酷而好学,富而能教,见文人甚恭,对师甚礼”。他姓,斯的后代一代又一代地继承了重视教育的风。光绪三十年(1905),清政府废除科举,提倡新学,结束了唐朝以来的科举制度和明朝以来的八股考试制度。曾在川鄂做过知府的华国公、司的后人,为了“保国在革命,革命在储人,储人重于乡学”的真知灼见,纷纷辞官回乡“学私塾”二字,性质不同。前者是家庭学校,后者面向大众。“学私塾”这个词,在私塾千年之后,变成了新的学校。光绪三十一年改为四民小学,是诸暨第一所近代学校。在学校开放之前,它是男女同校的。

1917,司之子司庚洲留日归来。他的父亲和儿子共同发起了新校舍的建设,这需要大量的木材。发起人看中了祖坟上的大树,但是祖坟上的树不好砍,立刻遭到了宗族中人的强烈反对。于是他们以修建祠堂的名义说服民众,化反抗为帮助,砍伐祖坟上的树木,修建学校。因此,学校主楼中间仍供奉着祖先牌位,拱形石门上的石碑“汉孝祠”是清末资产阶级维新派领袖康有为题写的,可见当时四民小学的地位。

漫步寺庙,面对山村再教育的历史,书香扑鼻而来。有了斯家圣贤对教育的重视,有了这样一个源远流长的学术环境,历代斯家子弟都在这个世外桃源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安心读书,纷纷发迹:

蒋(1895-1974),国民党军二级上将,原安营营长兼第十战区司令长官,陕西省主席。象山私塾1905;

司夏,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劳动英雄,全国“三八”红旗手,原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著名儿童教育家;

台北市诸暨文教基金会理事长、浙江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斯;

司行健(1901-1964),号石天是中国的古植物学家。1926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1获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49后,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兼任南京大学教授。1951起,兼任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1954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955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科员。他是中国古植物学的主要奠基人。他一生从事中国各个地质时期的植物化石研究。* * *已发表论文119篇,书籍16本。

江南造船厂总工程师杭生;

四民小学首任校长蓝欣是举人,后来在北京邮政部(相当于通讯邮电部)工作;

…………

发祥居

出生地以“长发吉祥相”的门厅命名,俗称“去新房”。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是思源儒弟任原的住所。面朝南坐。东西宽59.4米,南北深54.80米,占地面积3255平方米。平面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布局。中轴线建筑有三个入口,依次是门楼(屋)、大厅、建筑。东、西厢房设置在左右两侧,侧门进出。东、西厢房和中轴线各进建筑,由廊亭相连,相对独立,形成半封闭的院落格局。发祥居设计独特,布局合理,工艺精湛。其木雕技艺精湛多样,主题村内容丰富。用砖雕和石雕装饰,整个建筑就像一个雕塑馆。

关于思源儒学的传说

思源儒学兴盛。

俗话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相传司远如经常航行到无锡、太湖一带,做茶叶、桐油、木材等生意。有一次,船在太湖遇到强盗,因为没有现金只好留下货物,从一个小头目那里得到一个“小金元宝”作为回家的路费。途中用餐,用金元宝买单,店家找不开。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司远如看到邻桌一个大胡子在吃饭,时不时用金钩把胡子挂起来。他很好奇,于是付了饭钱,匆匆赶回家。听说他的饭已经定了,老胡很纳闷,让店员去找思远儒。见思远儒身高八尺,耳朵大,对其好感大增,亲切交谈,投机取巧,互相仇视一拍即合,结为兄弟。原来这个人就是太湖的土匪头子。第二天,司远如起身告辞,回到司宅。几个月后,司远如把货物装上太湖,遇到一个强盗,于是大喊:金钩先生是我大哥!强盗跪下来求饶,并及时通知了他。金钩胡老闻之大喜,设宴迎之,敬酒,赐红糖100袋。回家打开它。每一代红糖里都有一根金条。从此穷山沟里有了财主,于是买山买田,盖了千柱屋。

思源如麦砚石

有一次,司元儒去了嵊县青石坑,看中了当地的一座山,和店主约定以120块白洋成交,并在约定日期办理了具体手续。青石坑一个有钱人发现后,找到山主,卖给外人。这并不意味着他要以背叛祖先为由,用150元买下这座山。山主有些不好意思。谁敢得罪称霸一方的富豪?所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司远如第二次来到青石坑,山主艰难地讲述了这个故事。但司远如大方地说生意不人性化,说要把山上的石头卖了。司远如在桌子上放了一百两白洋,这让张耳山师和和尚们都很困惑。

这种交易的消息不胫而走,不胫而走,火如荼。“四寨的思源儒真是豪爽,我们圣县人的石头也卖得好价钱。”“思源儒学不折不扣,其言可当钱用。”“有山就卖给思远儒,值得交往。”四寨附近的圣县人赶到四寨,主动登门拜访,把自己的山卖给思源儒。而且嵊县人的脾气和诸暨人很像。他们最注重的是意气相投,对金钱却漠不关心。所以谈价格真的很有意思——往往是思源儒学出高价,圣贤要低价,讨价还价的论调不绝于耳。难怪不知道内情的人更疑惑。

日复一日,连片的山林渐渐回到司远如身边。眼看自己的山就要变成孤岛,青石坑的财主只好掉头卖给思源儒。就这样,思源儒学“十湾十脊”的疆域终于完好无损。

侠客报恩。

思源孔府金碧辉煌,富贵显赫。有一位侠客,与思源儒学并无芥蒂,但他讨厌思源儒学,因为它的名号太响,所以故意发难。给我点颜色看看。有一天,趁着人混的时候,侠客进了千柱殿。整个大院转了一圈,发现到处警卫都很严,大白天没办法下手,只能等到晚上。天黑了,见周围没人,跳离地面几尺,悄悄躲进“龟壳”里。“龟壳”是村民的俗称。它位于“百马图”前的大厅上方,顶部是一个滚棚,底部是方砖。是一个半圆形的空间,看不见,空间绰绰有余。夏天了,龟壳里闷热,蚊子轮番光顾。真是难为这位自讨苦吃的侠客了。锣声一响,侠客见时机成熟,一跃而下,像一根羽毛落地,舒展筋骨,准备探宝。不,就在刚才,黑洞洞的房子里灯火通明,到处都有人在走动。侠客大惊回头,在旱地拔葱,飞回龟壳。用心听,没有声音,低头看,没有光,等一会儿,侠客又跳下来,不想再出现,灯火通明,吵吵闹闹,只能回到龟壳里。如此反复,一夜徒劳。

我们必须从长计议。第二天,他混在人群中,用他雕虫小技,一次次把桂圆带进龟壳,老鼠驮着香,积了几筐。这东西既能填饱肚子,又有营养,就看谁能忍了。

夜深人静,侠客故技重施,却摆脱不了那个“怪圈”:只要躲在龟壳里,千柱府里的一切都是寂静而黑暗的,一旦到了地下,人如梭,灯如星。这很难。来这里的目的不是杀人和偷东西。宝藏只能被巧妙地拿走,而不能被夺走。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样一个难题呢?.....长话短说,奇怪的事情玩了七天七夜。

第二天早上,侠客迷迷糊糊闻到一阵诱人的香味。从砖缝里往下看,司远如亲自指挥,正在摆丰盛的酒席。哎,千竹坞正门大开,四周通道一尘不染,中厅设宴,内人尽避。这种排场一定非同一般。我倒想看看他请的是什么样的人。

当一切山珍海味准备就绪,司远如背过家人,深深鞠了一躬:“梁上君子,请轻食。斯穆特无礼,请问韩海。”他邀请了我?侠客自以为行踪诡秘,却不知砖缝中不时散落的桂圆屑早已漏出。谢幕一出,他不得不跳下来,红着脸站在思远儒面前。思远儒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对方的尴尬,把让座当做大礼,把他当作上宾一样毕恭毕敬。

饱餐一顿后,司远如客气地询问,但侠客不肯说自己的身世,口音好像是住在诸暨和圣贤交界的地方。司远如不再追问,让家人拿十五两银子给侠客,说是有权见他的小礼物,不会是贡品。以后有什么困难就问,Si会有效的。他们手拉着手,走了半里路,来到了干兔岭。离开时,侠客嘴角哆嗦了一下,只说了一句“回头见”,就飞走了。

当司远如回到家时,八仙的桌子上放着一包东西。当他打开它时,他惊讶于他刚才给侠客的十五两银子。司远如若有所思。

从此,连小偷小摸也逐渐销声匿迹了。当初几个小毛贼闹事,不是伤脚就是断臂,于是谣言满天飞,说思远的儒家财产是神赐,谁也觊觎不了。里面的道理,读者一定要明白,见龙不见尾的侠客成了保护者。

侠客以英勇善战报恩,也为思远儒立下了赫赫战功,思远儒从仇人口中亲耳听到。千竹坞不远处,有一个恶人,看不到思源儒学业日盛,竟种下毒计。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抬着一具尸体来到千竹坞,靠在中门,心想只要有人在黎明大喊,性命攸关,官司缠身。司远如跳进黄河也洗不掉了,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幸好恶人没有逃过侠客的鹰眼。侠客追到恶徒老巢,希望还尸治病,但念及生者虽有罪,死者无罪,鬼魂惨遭蹂躏,决定分清主次,先把死者安顿好,再教训恶魔。他把尸体抬到荒山,跪拜告解,培土安葬;每隔几天,书上就贴一张“勿作恶”的纸条,在恶人的门上放一把飞刀。我们来说说恶人。过了几天,他发现千竹坞风平浪静,没有官兵。一整天,他的心很虚弱,情绪激动。早起开门,突然看到纸条,就像法官要了他的命,立刻瘫倒在地,恶心不起。

思远儒听说村民患病,大发慈悲,多次上门救助。恶人精神错乱,疯疯癫癫,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司远如惊出一身冷汗。没几天,恶人就疯死了。(司学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