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大学教师
梦是一个人的底色。底色是初心,初心是追求。
那个曾经渴望爬上那座山的年轻农民一路上都在思考和唱歌。读书,教书,不断地读书,孜孜不倦地教书,不断地穿越,不懈地穿越。山还是山,心还是心。青春的底色和初心,青春的疑惑,中年的责任和使命,一路走来,从初心到善良,再到执着。一个天生的教育家,在这一方水土的滋养下,在这一方水土中成长,有时花开花落。
或许,读书人容易与教育结缘。1987大学毕业后,李代贵被分配到马鞍山四中任教。历史系出身的他,在传媒并不发达的矿大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底色——爱读书。30多年来,无论是学生还是同事,都认定李代贵爱读书爱思考。从1987到1996,四中的九年被他形容为“积累期”,似乎确凿地证明了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积累”!李代贵坚持尽可能多读有字的书和无字的书。他很清楚,只有不断“成为自己”,才能最终“成为人才”。他要想“成为人才”,首先要成为“人才”。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命运。1996,李代贵转入马鞍山二中。在被誉为“江南之花”的江东小城马鞍山,从“第四”到“第二”,绝不是简单的升级。二中十八年,李代贵的“厚积薄发”迎来了“薄发”,从一名普通的历史老师,到教研组长、校刊主编,再到从政,直到通过竞争成为二中副校长,四年后调任母校马鞍山外国语学校校长。这个轨迹似曾相识却又陌生。
李代贵尊崇胡适,爱读陶行知。他常常觉得我们的努力不如前辈。我们的学习是幸运的,能够“边做边学”,“边做边学”;知行合一很难,只有时间能给出一些答案。30多年的行走与思考,李代贵一直在翻山越岭的路上。什么是教育?有没有更好的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答案是一直在寻找。可能现在还没有答案。但30多年的行走,风尘仆仆,披星戴月,所到之处,都是故事,回忆起来,就在现场。
“校园里的紫藤”
李代贵认为,学校是人类文明史上“永不褪色的电波”。虽然身边有些学校看不见,迷失在社会进步的滚滚红尘中;或者纵横整合资源,重拾一方江山的豪情。
但是学校组织永远不会消失。不管你怎么批评它,它就在那里。
为什么会在那里?原因有很多。李代贵认为,学校有传承的使命,这是学校存在的第一价值。正如生生不息的生命本身一样,学校制度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内在的自我肯定与否定、自我继承与创新。或如植物般生长,或如流水般滴落,源于历史,立足现实,为传承与发展。即使道路是蓝色的,弦乐的歌声依然不绝于耳,在随意与不经意之间构建起一种渗透的学校文化。
那么,这样一个承担着传承使命的文化渗透场所,是如何影响到外地民众的呢?李代贵认为,一个学校如果能生存下去,一定有独特的文化密码,其标杆就是优秀的校友。
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名校在自我介绍中都以校友为荣——是学校的土壤培养了“他”。学习模仿不是目的,超越才是目的。内生的学校文化意味着超越标杆。于是,一代又一代新派人书写、改写、续写新的传奇。所以,在学校师生的代际传承中寻找标杆的最大意义在于传承过去启发未来。正如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所说,研究历史而不面向未来是没有意义的。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除了优秀的校友,还有很多令人难忘的文化符号,也承载着学校生存的密码。
在二中工作的后半段,学校新建。李代贵和他的同事们想拿回代表二中精神的“雏鹰”,邀请校友回来,成立教育基金会,树立学校文化的象征。
掌管外国语学校后,李代贵和同事们保管着腾飞日报和腾飞雕塑,在校园里找到了校园歌曲《紫藤》和歌曲中的紫藤架。
这是十多年前语文老师夏肇星和音乐老师蔡彬彬为建校30周年写的一首校园民谣。曾是昙花一现,但在马来西亚早已从外人的视野中消失。刚刚回到母校工作的李代贵遇到了一位年轻的音乐教师韩晶。听了韩晶老师的哼唱,他下定决心,要把校园里的紫藤和校园里的紫藤一起还回去。学校专门邀请学生进入录音棚录制MV和MTV,还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一遍又一遍的播放和演绎,让她深入人心。在不久前结束的民航空乘联盟学校论坛上,《校园里的紫藤》被外语课程实验班的孩子们用英语覆盖,震惊了现场的嘉宾。李代贵深有感触地说:“校园里的紫藤,不仅是一首歌,更是一种良苦用心。以后任何校长和教育者都不会把它扔掉。”
《校园紫藤》唱了几年,早已被师生公认为外国语学校的校歌,但李代贵执意要给她“校园民谣”的称号。因为在他看来,教育就是农业,文化是在内生中渗透成长的。当这首歌成为所有外来人来来往往的不可磨灭的记忆,当我想起这首歌的旋律,我立刻就想起了我的母校。不需要谁来认证,但是谁来公布。她早已深入人心。
歌曲中的紫藤架因学校安保工程的建设而消失了五年,如今随着这首歌的重新唱响,它又回到了校园。她静静的坐落在校园的角落,期待着与这个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学校再次绽放。
李代贵说,我们保留和还原这些文化符号,是因为它们是学校里来来往往的人* * *一样的记忆,体现了几代人* * *一样的价值追求。寻找过去是寻找一种温柔,也就是寻找一种文化的浸润。
历史系的人有一种独特的理解:每一位校长都是这所学校历史上的过客,他的使命就是把自己的一笔描绘好。而一个学校的文化,自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淀和留存,是以人为本的,是内生的,是* * *。
故事因为不同而精彩。
教师是学校的中心。有了老师,学校才能提供文化传承服务。在学校里,校长只是首席,是教师中的一员。在李代贵看来,学校教师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成为学习和研究的同体。
火炬传递计划是二中李代贵设计的一个系统。持续时间很长。历经四任校长,依然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李代贵认为,火炬接力计划中的名师和新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徒,因为师徒是农业时代的产物,火炬接力中的名师和新手是平等的,他们的学习是相互的。如果对待学生是教与学,那么火炬手和火炬传递就是教与学。火炬传递计划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火炬手和传递者每年都要呈现故事,每年出版一本我的教育故事集。
“我们一生都在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
只是让教育事业离开了人生的意义。
我们用智慧走过教育的理想,
只是不断地问我们的心。
我们手中的书,
它是我们与作者或书中人物对话的文本。
我们的教育故事,
可以把它看作是我们在教学世界里匆匆行进时对自己内心不断追问的记录。
在这里,我们交谈、记录、思考、回忆。
在这里,我们分享快乐、痛苦、彷徨和成功。"
这是李代贵为《我的教育故事——二中教师成长手册》写的诗意序言。他还为每一本成长手册的每一页精心设计了教育格言。他一直相信教育是关于成长的,成长是一个故事。十八年过去了,当时的星星之火早已燎原。
在外国语学校,也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教育故事。“蓝色计划”的意义不言而喻,这已经成为外国语学校的常态。青年教师一入职就参加蓝色工程结对。有人支持,有实例可参考,这无疑给了青年教师很大的希望。李代贵认为,这是一种教育人的胸怀,而不是简单的良师益友。只是我入职几年,向我学习是起点,超越我是照耀你的目标。
四中,二中,外国语学校,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文化。但是互学互教是* * *学问。
李代贵一直认为:“教育有一个根本,就是虽达不到,心向往之。”在学校的管理中,谈不上行政长官的意志,什么都不能进行。要充分尊重老师的个人想法,求同存异,求同存异。
所以,李代贵主张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甚至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平等。开会,有争论,有否决,有老教师站出来发表意见,这很正常。因为教育需要接受差异,教育的本质是让人变得不一样,而不是一样。
寻找差异,发现差异,然后按照不同的思路去发展。学校管理永远在寻找知识,因为永远存在差异。* * *什么是知识?* * *知识是目标,谁也不能统一谁的思想。只能尽可能统一大家的目标和步调,在互相帮助前进的过程中建立交集。
* * *学生不统一,正是因为有差异,才因人而异。
【注】本文刊登于《中小学德育》栏目第1、2019期,撰稿(特约记者):王建,编辑:。